青岛新闻网6月18日讯(记者 任俊峰、张鸣飞) 2017青岛·中国财富论坛正式召开第二天,本届论坛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将围绕“财富发展的新全球化时代”主题展开精彩演讲,旨在聚拢行业精英,为财富管理行业提供一个多元而开放的思想市场。
演讲嘉宾:蔡 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我们希望通过青岛财富论坛这个平台跟业内的人士围绕家族信托这个话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蔡昉:中国经济未来是靠什么来推动?过去有很多学者总结了,中国的高速增长是靠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的积累,是积累型、投入驱动型的,我们在做进一步的研究的时候,学者们发现中国高速经济增长至少有一半的因素来自于生产率的提高。
未来会是什么样的?首先我们知道,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可以作为劳动力的这部分人口是15-59岁,到2010年达到峰值,所以2010年就成为了中国的一个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含义就是人口红利达到了峰值,从此以后转入负红利。劳动力短缺了,过快的资本替代劳动造成资本回报率下降,所以做企业的人会看到,过去只要融资、得到投资者的支持,我做什么都赚钱,但是现在不差钱,可是回报率不高,找什么项目都赚不到多少钱,这就是总体资本回报率下降在所有行业当中的一个基本表现。
因此,传统的经济增长动力消失是必然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动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这部分会怎么样呢?我想它也是在逐渐的下降。其中资源重新配置的部分,一部分叫做静态的重新配置效率,这些因素在今后同样也会下降,另外劳动力转移速度一定会大幅度下降,大家一定可以看到农民工在过去这几年里面没有什么增长,大概每年只增加几十万人而已,但是过去都是每年几百万的人的增长。因此,劳动力转移速度放慢,资源重新配置对生产率的贡献就会显著的下降,因此当传统的投入因素不支持原来那样的经济增长速度,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也不支持原来的经济增长速度的时候,经济增长速度就进入到了一个新常态,这并不是我们犯了什么错误,而是我们到了这样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长速度要下行。
但是,我们跟发达的经济体不太一样,因为他们经过长期的制度变迁已经把所有的潜力发挥出去了,所以保持在3%的速度已经算很不错的了,但是对中国来说,我们还有很多体制性的障碍在妨碍着生产要素的积累和配置,比如说户籍制度改革让我们的农民工可以进城、打工、住下去,但是不能享受到基本的公共服务,孩子受教育也有问题,这个问题是可以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农民工的市民化解决的。
根据统计,中国目前的中等收入群体大概是37%,也就是说5亿多一点,可以见得我们中国已经有一个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了,而这部分中等收入群体在国外是企业家投资者非常看重的一个群体,而且它是动态的,是在不断增长的,平均水平也是不断提高的。
我们目前有2.7亿农民工,从农村进到城市的有1.7亿农民工,而农民工目前平均收入是每个月超过3千元,按购买力评价折下来,每天大概能有30美元,这个数字就意味着他们确实也可以算做中等收入群体,但是我们也知道,农民工就业是不稳定的,社会保障是不健全的,基本公共服务享受的也不充分,因此这部分群体还有一个如何从人口意义上的中间层转变成经济社会意义上的中等收入群体的过程。因此,未来一定要他们转化成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而中国消费需求侧的重大的源泉和潜力来自于不断提高和扩大的中等收入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