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正文
青岛冠状病毒肺炎平台

一对伉俪,两个传奇!

2020-07-14 10:30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

7月11日

我国著名化学家、教育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大学教授唐有祺先生

迎来百岁寿辰

他以自己和已故夫人张丽珠的名义

设立“北京大学

唐有祺-张丽珠奖学基金”

也于当日正式启动

将用于奖励和支持

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医学部的优秀学生

唐有祺先生在北京大学唐有祺-张丽珠奖学基金捐赠协议上签字

名满国际化学界的唐有祺院士

与中国试管婴儿之母张丽珠

这对科学家伉俪

家国为怀、初心不改

为中国的教育和科研事业殚精竭虑

他们的人生,充满传奇

图为1952年1月,唐有祺与张丽珠在上海结婚时留影

唐有祺:

醉心晶体结构倾情科教事业

1920年7月11日

唐有祺出生于上海市南汇县新场镇

一户小康人家

从小喜欢阅读课外书的他

偶像是岳飞和爱迪生

一次偶然的机会

唐有祺读到一篇文章

谈到科学界前辈任鸿隽先生

从美国学成归来后

向往的不是爱迪生这样的发明家

而宁愿以一个理论和实践并重的

科学家来自勉

这对唐有祺影响很大

他的崇拜对象不再是爱迪生

而是法拉第和麦克斯韦等物理学家

1936年在上海中学读高二时在新迁的宿舍中

1937年

唐有祺以优异的成绩高中毕业

正当他踌躇满志、准备报考清华大学时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清华大学在上海的招生考试临时取消

唐有祺只好报考了同济大学

大学毕业时

正值抗日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中华大地已经满目疮痍、生灵涂炭

国民经济脆弱不堪

面对此情此景

唐有祺一心希望利用自己的知识

开发中国特色资源来服务国家

1942年大学毕业照

毕业之初

唐有祺先去昆明一家兵工厂

工作了6个月

随后转往重庆一家钢铁厂工作

在考上中央大学研究生之时

他又与一位从国外回来的人合作

在重庆市区合营一个

专做电解铁片的试验厂

为此,他甚至放弃了研究生学业

而正是这番经历

让唐有祺发现

将来要在技术方面做出突破

还需要更高的学识

1944年春

唐有祺踏上了赴美的

“梅格斯将军”号轮船

抵美后

他直接去找了诺贝尔奖获得者

鲍林(Linus C. Pauling)

唐有祺对物理和化学的浓厚兴趣

及在这两方面的扎实基础

深深地打动了鲍林

鲍林爽快答应了唐有祺师从他的申请

在美国期间的学习和研究

唐有祺学到了

结晶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前沿知识

1947年在加州理工学院

1949年

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

唐有祺异常兴奋

迫切希望能够带着

自己的知识回到新中国去

然而1951年美国移民局

收到司法部的命令

所有属于科学部门的中国学生归国

一律不得离境

导师鲍林得知唐有祺要回国后

想极力挽留

但唐有祺真诚地对老师说:

“虽然中国的条件要比这里艰苦

但毕竟是我的祖国

中国的化学研究水平

和美国存在很大差距

正因为如此

我才更要回去

争取弥补这些差距”

在导师的帮助下

唐有祺从已经和新中国建交的瑞典

获得签证辗转回国

1951年,唐有祺回国前夕

1951年秋季

清华大学化学系的学生们意外地发现

课表上多了一门新课程——

分子结构和化学键本质

给他们上课的

便是刚留学归来的唐有祺

这是他任教于清华化学系后

做的第一件大事

也是他让晶体化学、

结构化学在中国迈出的第一步

1952春

全国范围内院系开始调整

唐有祺迁入新北京大学化学系

此后半个多世纪

他的生活和命运与北京大学紧密相连

当时

唐有祺痛惜我国晶体学和结构化学

几乎空白的现状

为了和时间赛跑

为新中国的晶体化学奠基

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

他自己编写讲义

不仅在北京大学开课系统培养学生

还在全国范围内开设师资培训班

推动晶体化学在全国综合大学的普及

唐有祺为中国的晶体结构

和结构化学研究做了奠基和发展工作

创立了自发单层分散理论

提出化学生物学的新概念

让中国的化学与生物学“联姻”

带动中国在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

并在推动中国化学

乃至中国科学的国际化

倡导中国在国家层面

重视基础研究、

建立科学研究资源和奖励的分配机制

关注科学研究人才的培育等方面

作出诸多贡献

1980年,唐有祺从美国引进了中国第一台四圆衍射仪。图为工程师(后左)安装调试完仪器后,唐先生检查四圆衍射义的运行情况

“唐有祺先生以晶体、

物化广探化学全貌,

极具战略宏图。

学广势伟气度非凡,

握美晶照亮北大校园。

分子工程,精巧绝伦,

绘蓝图导向廿一世纪。”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胡亚东先生的这首小诗

正是唐有祺科学研究的一生写照

张丽珠:

在生命与科学的道路上跋涉

唐有祺的妻子张丽珠

于1921年生于上海

她的父亲张耀

曾是同盟会早期成员

当过孙中山先生的助手

幼年时期的张丽珠

随家人在北京生活

直到1929年

父亲决定举家迁往上海

中学时代

张丽珠的志向是学习航空工程

一心想造飞机、开飞机

1937年,张丽珠顺利考进

南京国立中央大学的航空工程系

然而时隔不久

抗日战争爆发

中央大学迁往大西南

家里人不放心让她孤身踏上

前途未卜的报到之路

于是转学到圣约翰大学去读医科

抗战胜利后

张丽珠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和纽约大学医学院

进修妇产科内分泌学和局部解剖学

后又在霍普金斯大学

学习妇科病理和妇科手术

1950年10月

张丽珠获得英国皇家妇产科学院文凭

而正当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

张丽珠却决定辞掉工作

重返祖国

“出国就是为了学本领

学成后就应该回来

1951年起

我一心一意想回来”

1951年在从英国回国的海船上

归国后的张丽珠

经人介绍

结识了化学家唐有祺先生

两人于1952年年初结婚

她便随丈夫调入北京

被分配到北京大学医学院

附属医院妇产科

由此与北医结缘

1958年

北医三院创建

张丽珠直接参与了建院工作

并担任妇产科主任

张丽珠一门心思在工作上

身上涌动着澎湃的激情和忘我的干劲

“那时候我们住在城外老伴的宿舍里

我每天坐三轮车到西直门

再从西直门坐电车到医院

天天回来都很晚

第一个儿子生下来

我喂了一个月的奶就上班了

到了二女儿一口奶没吃过

就直接回奶了

她后来一直埋怨我”

妇产科早期部分医务人员合影

作为妇产科医师

张丽珠接触了大量不孕不育症患者

对她们的痛苦感同身受

出于作为医师治病救人的责任感

和作为母亲将心比心的悲悯情怀

张丽珠于1982年决定开展

试管婴儿的研究工作

此后多年一直将大量精力

放在这一研究上

然而一开始

没有科研经费、缺少仪器设备

张丽珠和同事步履维艰

经历种种困难后

1988年3月10日

我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

终于在北医三院诞生

但对于张丽珠来说

这远不是终点

而是新事业的开端

她继续开展相关研究

并先后取得一系列成果:

国内首例配子输卵管内移植婴儿、

首例赠卵试管婴儿、

首例冻融胚胎试管婴儿、

首例代孕婴儿均在她主持下诞生

……

唐有祺、张丽珠

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

贡献了全部力量

代表中国科学家的脊梁

一对伉俪

堪称两个传奇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