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服务
关于青岛新闻网
APP下载
正文

走在前 开新局 | 青岛:三个维度的双向奔赴

2022-07-05大众日报

扫描二维码 下载客户端

青岛对标省“十强产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个维度的双向奔赴

青岛董家口经济区正在加快培育千亿级高端化工产业链。

青岛要在山东勇当龙头,关键是要在产业发展上当好龙头。

根据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监测季报,今年一季度,青岛市“十强产业”增加值1180.8亿元(不含现代海洋产业),同比增长11.5%,对全省贡献率16.15%,全省排名第1。

对标全省“十强产业”,青岛市梳理了31条重点发展的产业链,增量崛起与存量变革并举、招大引强与育苗倍增并举、关键细分领域突破与全产业链发展并举,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

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新兴产业增量崛起

位于青岛董家口经济区的金能青岛新材料与氢能源综合利用项目,是山东省首批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优选高端化工项目。

7月1日,记者走进项目现场,与传统化工企业不同,没有轰鸣喧嚣、刺鼻气味,十几米高的反应装置静静运行,工程师们则在控制中心通过大屏幕紧盯生产进度。一路之隔,该项目的二期建设如火如荼,将建设世界单套产能最大的丙烷脱氢装置。

“前段时间,我们进行了停车检修,5月18日才恢复生产,今年上半年实现产值31亿元。”金能化学(青岛)有限公司外事办主任甘绍龙介绍,与传统化工项目相比,金能化学项目引进国际一流装备,打造了区别业内其他企业的“3+3”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了煤化工与精细化工的科学利用与资源整合,单体装置产能和工厂整体产能为全球最大。

青岛拥有完备的工业体系,41个工业门类中占有39个。近年来,形成了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高端化工、海洋装备、食品饮料、纺织服装七大优势产业链。“七大产业是青岛多年以来积累的财富,我们将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方向,全力支持七大产业做大做强,形成1000亿级、2000亿级、3000亿级产业梯次发展格局,打造参与全球竞争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青岛市发展改革委主任解宏劲表示。

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实现存量变革之余。青岛也加速布局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实现增量崛起。

这个六月,是青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收获季:6月9日,青岛首个新兴产业园——青岛集成电路产业园,迎来了首批总投资201亿元的10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6月21日,京东方物联网移动显示端口器件生产基地项目全面封顶;6月23日,9个显示产业项目、2个半导体产业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达206亿元。

“缺芯少屏”是中国制造业壮大的拦路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2022年行动计划》提出,推动集成电路“强芯”、高清显示“补面”,青岛更是被数次点名。在青岛市确定的十大新兴产业中,这两者位列前二。截至目前,青岛已有集成电路产业链企业111家,两个产业集群上榜“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

与芯屏产业一样,虚拟现实产业也在加速布局。不久前,《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发布,力争到2030年,全市虚拟现实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从全产业链角度来看,中国虚拟现实产业的优势集中在头显整机、生产制造这两个环节,青岛在这个赛道上已经领先。青岛的崂山区汇聚全国约70%的虚拟现实科研力量,拥有北航青岛研究院、山东大学青岛虚拟现实研究院等10余家虚拟现实研究机构,集聚110余家企业,产业规模已超过50亿元。

引育结合,让优质项目“入吾彀中”

大项目、大企业是产业做大做强的基础。青岛市引育结合,一手抓招大引强,一手抓育苗倍增,让优质项目“入吾彀中”。

《青岛市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提出,各产业链每年力争引进20亿元以上或行业引领性项目2个以上。

6月20日,第三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举行。近水楼台先得月,青岛市揽下重点项目13个,总投资23.37亿美元,合同外资12.43亿美元。

其中,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企业——阿斯利康宣布在青岛设立阿斯利康中国区域总部,成立以罕见病为主题的创新中心、生命科学创新园及产业基金,并计划在青岛高新区投资建设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

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直言:“作为新经济发展先行区、高水平改革开放引领区,青岛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完备的工业体系。近年来,青岛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把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新兴产业进行重点布局。同时,青岛以及山东独特的区位优势、强大的科技实力以及开放的投资环境也为大健康产业的高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截至今年4月,累计有173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青岛市投资设立381个项目。

眼光向外盯招引的同时,青岛也开启了一场内部提升的“育苗倍增”计划。以海尔“四年5000亿”、海信“五年3000亿”、青啤“百亿投资”为引领,青岛计划实施百家龙头和骨干企业倍增计划,壮大百亿级、千亿级企业阵容;同步实施“育苗”行动,每年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20家以上、隐形冠军企业15家以上、瞪羚企业2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三年“三个翻番”。

“青岛迈向2万亿,海信迈向3000亿。这是一座城市的能级跃升之战,也是一家企业实现倍增计划的蝶变之战。”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贾少谦表示,“海信将通过加大技改投入、引领产业集聚、拓展业务版图,不断向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挺进,在税收、工业产值、产业链等方面为青岛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6月30日,青岛以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冲刺上交所科创板的审核状态更新为“已受理”。作为青岛西海岸新区诞生的AI领域独角兽企业,2021年5月,“出走”六年的以萨技术将总部搬回了西海岸,如今,迎来了资本市场的青睐。

数字经济的本质是算力经济,以萨技术自研的AI视频图像全息融合一体化识别算法和“雷霆”实时高速分析数据库,填补了国内以及国际空白。新冠疫情发生后,以萨技术仅用3天就推出了新冠疫情防控动态感知预警平台、手机端防控App及疫情防控信息登记系统,并向全国公安机关免费推广。

2022年,青岛重点推进357个省、市级重点项目建设,截至5月底,344个实施类项目年度累计完成投资1003.1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73.2%。

创新链产业链双向赋能,挖掘新增长点

7月3日,青岛西海岸新区204国道北侧,多辆大货车正排队进入青岛申飞安达环保材料有限公司,装载货物后运往附近的建材生产企业,现场一片忙碌。

不久前,该公司董事长王伟还在为一个技术难题头疼。申飞安达是一家科技型环保企业,主要产品是将废钢渣制成环保新材料,但进一步提高废钢渣分拣再利用效率,活性激发剂、助磨剂等原料的供应却成为“卡脖子”难题。就在此时,青岛西海岸新区启动科技攻关“揭榜挂帅”,王伟将“废钢渣分拣再利用”的技术需求发榜。不到三天时间,山东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就与企业进行了联系,成功揭榜,目前已顺利解决了这一难题。

今年4月,青岛市上线推出“揭榜挂帅”数智对接平台,所有市场主体和各类机构都可以通过平台,随时发布榜单内容,发榜方借助平台资源,自主开展揭榜方遴选、过程管理以及成果验收。

“揭榜挂帅”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鼓励科研机构面向价值链中高端环节进行科技攻关,实现创新赋能。而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则是以创新驱动布局潜力产业,推动全产业链发展,挖掘新增长点。

“应用实验室”就是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典型做法。5月17日,青岛市发展改革委公布第二批青岛市创新应用实验室和场景应用实验室名单,至此,青岛市共建成11家创新应用实验室和23家场景应用实验室。

青岛镭测创芯科技有限公司正是首批实验室的承建者之一,授牌“青岛市遥感监测创新应用实验室”。“我们做雷达技术或者仪器装备,一定要放在应用场景中去检验优化,才能走向产业化应用。”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吴松华告诉记者,“在青岛市发展改革委的支持下,目前,我们正与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联合开展飞机尾涡监测及低空风切变预警的场景运行,希望能够拿到民航部门的许可,前期数据来看,可以让通航效率提高15%左右。”

截至目前,已有1家实验室依托企业实现科创板上市,1家实验室在作上市准备,13家实验室获融资支持,累计融资已突破4亿元。(记者 杨国胜 张忠德 白晓)

编辑:刘文蕾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