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 正文

青岛80后小伙演香道:削沉香轻嗅 动作优雅(图)

来源:齐鲁网 2014-03-26 13:33:27

    香,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逢年过节上香祭祖,居室厅堂熏香除味,这是一种由来已久的传统,早已根深蒂固。但香不仅仅是祭祀、祈福用的“道具”,其中蕴含的文化更值得人们去品析,流传千年的“香道”则是对焚香文化最精致的诠释。香道是通过眼观、手触、鼻嗅等形式对名贵香料进行鉴赏和感悟的文化,起源于古代中国,盛行于唐宋时期,满清统治后走向衰微,进而被人遗忘。本期“老·青岛”的主人公就是一位重拾香道文化的80后,他用3年的时间揣摩香文化,并将香道发展成事业,让更多人了解这门曾经辉煌的文化。

    满清统治后,香道在中国走向衰微,但在邻国日本,这一文化却被长久保存下来,并与茶道、花道并称“三雅道”。改革开放后,各种传统文化纷纷被整理恢复,香道也是其中一个。现如今,在青岛懂得香道的人为数不多,专门钻研香道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孙志文摄)

  画中人叫张坤,今年29岁。三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接触到了香道,凭着一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他开始钻研这门没落已久的小众文化,此后便深深地喜欢上了香道。“芳香养鼻、颐养身心,这是古人热爱香道的原因”,张坤说。2011年,张坤放弃白领的的工作,在闽江二路开了一家小店,传播香道文化,他把香道做成了事业。(孙志文摄)

  张坤向记者展示了香道的全过程——首先挑选香料,他做的香道焚的是沉香,一种名贵的香料,第一步工序就是用专门的切刀将沉香木削成屑。(孙志文摄)

  然后,将削成屑的沉香盛放至云母片上。(孙志文 摄)

  点燃特质的木炭。(孙志文 摄)

  在盛满炉灰的香炉中打一个洞,大小与木炭一致。(孙志文摄)

  将燃透的木炭放入炉灰中。(孙志文 摄)

  将炉灰抹成圆锥状,用金属簪子在表面按压条纹,这样利于木炭散热也起到美观的作用。(孙志文 摄)

  将云母片放至圆锥状的炉灰顶端,通过木炭放热熏蒸沉香木,散发出淡淡的沉香香气。(孙志文 摄)

  接下来便可细细品闻沉香的香气,整个过程安静自然、一气呵成。(孙志文 摄)

  张坤告诉记者,香道的优雅最令他着迷,对宋元明清的文人来说,香也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讲到这里,张坤有些失落:“而今了解它的人却少之又少”。图为张坤收藏的沉香。(孙志文摄)

  现如今,张坤时常给别人讲课,传授香道文化,也会外出表演,以维持小店的正常运转。对此,他的想法很简单,“香道在中国消失了300年,这是我们本土的文化,却被别人发扬光大了。我这样做,就是要让更多人了解这门没落已久的文化,重拾这传统”。(孙志文摄)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