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家长群里的那些事 qq微信响不停似遭信息绑架

来源:青岛晚报 作者: 2015-10-20 13:47:22 字号:A- A+

  如今家有儿女,微信和QQ上的家长群成了最基础的交际圈。每个班都有家长群,家委会成员还会被老师单独拉一个群,有的班每科老师都会建个群,学特长的学生家长有群……一个家长少则加入两三个家长群,多则加入六七个家长群。这些群在家长们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时刻关注动态,第一时间作出反应。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家长群,方便了老师和家长交流的同时,也让家长被每天刷不迭的信息“绑架”。

  “群”里的事儿

  幼儿园群

  第一时间响应老师

  陈女士的孩子今年上幼儿园中班,刚进小班的时候,班里就建了微信群,虽然孩子所在幼儿园有全天的监控,家长可以在网上看到孩子的一举一动,但陈女士还是愿意盯着家长群,看老师随手录制的小视频。陈女士是全职妈妈,因为她有空闲,中班的时候,陈女士被选为家委会成员。 “我们这个幼儿园活动很多,比如过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等等,都需要组织家长和孩子买节日的服装,家长排练节目,这样的事以前是老师在家长群里通知,会有家长议论,幼儿园活动太多,额外花销太多,后来老师就改变了策略。 ”陈女士说,老师建立了一个叫家委会群的家长群,里面只有最活跃的几个家长和家委会成员。在这个小范围的群里,老师布置任务,比如万圣节了,谁谁去班级家长群里讲一下,节日把孩子们打扮起来,谁谁紧跟在后面做动员,号召更多的家长参与,谁谁活跃气氛,发一些别的园孩子盛装过万圣节的照片……“这样一来,小群的家长带动整个大群家长参与到活动中,过程中老师并不发言,家长还以为这个活动是家委会号召的,一般家长看到好多人都拥护,就从众地参加了。 ”

  陈女士说:“这就是一个小江湖,比如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得在群里表现得很热情,对老师的各种活动都第一时间响应,但是语气得委婉,不能让别的家长厌烦,更不能让人发现她是托儿。 ”陈女士说,有时候老师会布置交照片的任务,假期去哪里玩了,发照片到群里,老师会在假期结束后上课的时候让孩子上台讲。 “刚过去的长假,有人发的是在卢浮宫,有人发在新加坡动物园,弄得我们去采摘一日游的都不好意思发图。孩子不懂事,但家长之间的攀比肯定是有的。 ”

  小学群

  有事不用挨个通知

  鞍山二路小学每个班级都建有微信群或QQ群。学校大队辅导员宋婷婷告诉记者,作为即时通讯工具,微信和QQ的出现,缩短了老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尤其是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家长担心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没有微信和QQ群之前,每天放学,老师都得挨个解答家长的疑问。 ”宋婷婷说,建立家长群后,老师都会实时发布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家长在群里就能知晓,不用再逐一通知解释了。

  寿光路小学也建立了家长群,寿光路小学副校长蓝季告诉记者,学校没有要求建立,但班主任为了便于开展工作,都会主动建立家长群。微信没有出现前,老师只能通过短信或电话等形式,和家长沟通。不过,这些方式都太慢了,影响了老师工作的效率。为了让家长群发挥最大功能,宋婷婷告诉记者,班主任们大多会避免在群里和家长聊天或说一些和孩子学习无关的话题,每当有通知或要求时,老师都会注明是否需要回复。

  初中群

  禁止发布心灵鸡汤

  王宁宁的女儿在超银中学上初二,在医院工作的她每个中午都要看看老师的留言,“我们是要上手术台的,上班绝对不能看手机,中午休息,各科老师会讲一下班里孩子的表现、进步,各科都说说家长应该怎么配合,怎么在家里辅导孩子。我觉得挺好的,这是个公开的平台,省得家长们千方百计找老师问孩子的情况。 ”她说,为了保护孩子的信息,老师都是只在群里点出学号。 “开始还有家长发各种心灵鸡汤文章,晒各种生活常识,后来老师出面了,说咱们这个群是学习群,家长们也就安静了,群里主要是老师发布,家长很少说话。 ”

  家长说“群”

  妈妈:一天“泡”上几个小时

  “班级群、学游泳的家长群、练跆拳道的群,你看看,我手机上有5个群。”在岛城一家国企上班的张女士,打开自己的超大屏幕手机向记者说道。张女士的儿子在岛城东部的一所小学上五年级,从入学开始,班主任就统计了家长的手机号,并建立了QQ、微信群。为了让孩子多掌握几门技能,张女士给他报了多个兴趣班,包括游泳、跆拳道和长跑等。而无论哪个兴趣班,张女士都会找到孩子同学的家长,建群后彼此交流。 “一天怎么也得有几个小时吧,我是家委会主任,孩子班里的情况要多发言。 ”张女士的性格比较外向,除了正常的学习交流外,她还喜欢和其他家长交流沟通,希望能通过孩子多认识几名志同道合的家长朋友。记者调查多名家长发现,他们的手机上,平均至少有2个群,一人手机上有三四个群非常普遍。且妈妈手机上的群比爸爸手机上的要多。

  爸爸:过度沟通如被“绑架”

  平时不爱在微信上发言的孙先生把各种工作群、同学群都设置了“消息免打扰”,只有孩子的家长群不敢屏蔽声音,“一时不看就显示上百条信息,一时不关注就漏掉了活动报名或者集体买书这种事儿。”被家长群“绑架”的孙先生说,家长群里大有门道,只要老师一发声,就是一片山呼“老师辛苦了”,老师发个孩子在班里的照片,就有一群人点赞,说谢谢老师,还有一群人在问“怎么没拍到我们家孩子?他表现怎么样? ”“过度沟通”,让繁荣的家长群有点尴尬。

  一位孩子在市南区某优质初中读书的家长告诉记者,家长群是方便了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但老师频繁发出的信息让他每天都惴惴不安。 “学习好的孩子,家长一天收到五六个老师的微信表扬,那是什么滋味,像我们家孩子,老师发在群里的信息叮咚叮咚地响,语文老师说今天上课的时候他开小差,数学老师说单元检测他多是粗心错,我这一天的活儿就没心思干了。”他说,老师的信息非常及时,经常是一下课就发送到群里,可他觉得有的信息并没有必要事无巨细。

  家长群

  各方声音

  老师:不敢在群里多说话

  “我轻易不爱在家长群里说话,除非要布置什么事。 ”一家私立幼儿园的班主任苏老师告诉记者,家长们关注度太高,只要她说一句话,全班家长都在下面喊“收到”,瞬间刷屏。 “有一次我跟一个家长在群里多聊了几句,就有家长找幼儿园,反映老师没平等对待孩子,对某一个特别关注,所以为了避嫌,我都让家委会发布通知。 ”苏老师说,有一段时间上课的任务不重,她就拍视频发到家长群,后来没空发了,家长就在群里追着问:今天怎么没有视频了?老师帮我看看孩子是不是穿多了?老师帮孩子扎扎头发,她不会扎辫子。 “家长群太安静了不好,毕竟一个班里家长心齐我们也好管理,方便做活动,太热闹了也挺愁人的,上课的时候不让带手机,一到中午孩子们睡了,我们吃完饭大部分时间都在刷手机。 ”

  专家:其实没那么多道道

  青岛寿光路小学副校长蓝季表示,家长群给学校和家长间的沟通提供了特别好的渠道,有的老师用得特别好,班级所有事物都在群里公开,此外班里有什么活动,也都会在群里跟家长们商量。 “信息化条件下,运用新技术为教学服务是必然趋势。 ”蓝季说,无论微信群还是QQ群,都只是老师和家长沟通的媒介,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只要老师和家长真诚交流沟通,就能将这个媒介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大力推进信息化教学,是教育部门的要求,不能因为家长群存在的个别问题而否定它在教学上所带来的便捷性。 ”宋婷婷说,老师和家长之间有共同的目标:把孩子教育好。因此只要双方做好沟通交流,就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了。(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赵黎 徐美中)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龙喵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