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探访青岛老街上的博物馆 市南就有上百家(图)

来源:青岛晚报 作者: | 责任编辑:龙喵 2015-10-22 11:30:38

探访青岛老街上的博物馆 市南就有上百家

探访青岛老街上的博物馆 市南就有上百家

探访青岛老街上的博物馆 市南就有上百家

探访青岛老街上的博物馆 市南就有上百家

  走过许多路,看过许多风景,在脑海中逆流而上,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往往是激起了文化的共鸣。光阴不识你我,一路奔流,在不经意间,创造出了文化的格局。泡上一壶茶,却好似饮了一杯酒,文化的魅力,让人在一片浓郁的芬芳之中,百转千回,冥思苦想。前人沉醉,后来的人们也身不由己地要去追寻这份文化的悸动,便有了珍藏各种文化记忆的场馆。人们一边搜集,一边思考,一边建设,一边创造,又打开了崭新的文化格局。

  提起青岛的文化,很难用寥寥数语说得清楚。混合了多元文化的青岛,各种滋味起落,让很多人在这里找到了属于故乡的文化符号。来到一个城市,每个人都抱着读懂这个城市的渴望。来到青岛,想要读懂青岛,不能不去的就是散落在大街小巷的博物馆、美术馆。走过就会明白,深游青岛,下“馆子”才是正经事。

  走进博物馆,很多人第一次了解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就如同我们美丽的青岛,她的历史进程早在6000多年前就已经打开,绝不是章高元驻防青岛口(青岛湾畔)才作为青岛建制的开始,更不仅仅是德占之后的寥寥百年。我们试着去顺上一条思绪的线,面对历史思考自己,找到某种文化内核的相通,然后欣喜不已。面对着千年前的老物件,看着城市发展的脉络有物证可循,我们有了温暖的慰藉,便不再是文化的孤儿。走进美术馆,我们看到了与我们血脉相通的人们,千百年前就拥有的文化灵性,又领略一代代的美术大师勾勒出他们眼中的时局与未来。哪怕面朝黄土,注目之间,我们也拥有了文化的自由。

  随着经济的发展,艺术机构不再只属于权威,每个人都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打造自己的收藏馆。短短一两年的时间,在青岛文化颇为浓厚的市南区,雨后春笋般兴起了上百家博物馆、美术馆等艺术机构,让人欣喜的是,这些艺术机构都是私人建起,而不是在外地广被批驳的文化面子工程。这些散落的博物馆、美术馆,就如文化青岛播撒的种子,新苗虽然稚嫩,但却生机盎然。有一个这样的城市,有一个生长的故乡,疲惫时,大可依偎。

  博物馆篇

  收藏城市历史

  大部分人走进博物馆的初衷,都是看看这座城市的历史,看看无法重演的风云际会。让一个城市讲故事给你听,某种程度上,只有在博物馆能够做到。除了厚重、权威、全面的青岛市博物馆,青岛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有很多,人们首先走进的,往往是那些记录了历史变迁的博物馆。

  位于安徽路与广西路交界处的青岛邮电博物馆,是胶澳德意志帝国邮局的旧址。站在老城区的十字街头,很多人都会被这座建筑所吸引。它是青岛现存的最早的邮电营业楼,也拥有青岛目前唯一开放的百年木质塔楼。双塔哥特式的构造,展示了120年前的建筑技术,是了解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近现代史的见证。在这里的1000多件展品中,有全世界不到10部的爱立信壁挂式木刻电话,有法国早期能够实现“三方通话”的电话机,有美式报话机,成为青岛近现代史的缩影。

  走在咖啡香、书香醉人的大学路,最不能错过的就是骆驼祥子博物馆。1934年8月,老舍来到青岛,任职于国立山东大学。在青三年中的最后一年,老舍辞去教学专事写作。 1937年,老舍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为了纪念这位人民艺术家,市南区将老舍离青前居住的住宅辟为“老舍故居”,建成我国第一个以文学专著命名的专业性博物馆。流连于老舍的书房,走过老舍踱步的庭院,无声之中,仿佛也能揣摩几分老舍的心境。

  走过了历史,必定也要走向未来。如果说起现代城市给青岛留下的最浓墨重彩的印记,非“奥运城市”莫属。位于奥林匹克帆船中心的奥帆博物馆,在奥帆中心的山海之间,外形犹如相机将扬帆的瞬间一帧一帧记录下来,合并在同一个时空。奥运冠军的比赛用船、何振梁先生题写的博物馆馆名、澳大利亚画家比利奇的画作《大青岛》、奥运会开幕式的缶等,都能在这里看到。一座座贯穿青岛城市发展的博物馆,给青岛留下了珍贵的“传家”宝藏。

  记录城市特色

  三面环海,青岛与海有说不完的故事。一片汪洋,给我们留下千百年的深情。在青岛众多的博物馆中,有一个派系明亮透彻,那就是海洋博物馆。青岛水族馆、海军博物馆、贝雕艺术馆等,都可以归为此类。它们用蓝色的手笔,畅快的情怀,讲述了青岛与海的一往情深。

  位于鲁迅公园中心的青岛水族馆,依山傍海景色宜人。秋末的青岛,阳光如银子一般洒向海面,山、海、城融为一体,水族馆是青岛人心里当之无愧的海边明珠。青岛水族馆作为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水族馆,曾被蔡元培先生誉为“吾国第一”。青岛水族馆的诞生过程,凝聚着许多近代中国文化人对青岛的钟爱,直到今天,还让我们感动不已。青岛水族馆于1931年1月动工,1932年2月建成,同年5月8日举行了开馆典礼,9日起正式对外开放。在当时青岛纷纷采用欧式建筑的情况下,唯独青岛水族馆选择了中国城垣式古典民族建筑造型,是中国现代水族馆和海洋科学研究事业的摇篮。青岛水族馆现有海洋生物标本二万余件,馆藏数量居全国同类科普场馆之首,青岛水族馆也是全国唯一的以展示海洋生物为主题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博物馆,历年来发表的科学论文、专著和科普著作、研究成果之丰硕,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在这里你会发现,青岛海洋城市的名号绝不是说说而已。

  离着水族馆不远,还有一处国内著名的博物馆,那就是海军博物馆。海军博物馆由海军创建,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全面反映中国海军发展的军事博物馆,海上展区还能看到功勋卓著的舰艇,这里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除了临海的博物馆有海洋特色,在青岛的大街小巷也散落着海洋特色的博物馆。位于市南区的贝雕博物馆,展示着青岛贝雕历年来的获奖作品和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珍品佳作。这些作品构图新颖、工艺精湛、色彩绚丽、寓意深切。

探访青岛老街上的博物馆 市南就有上百家

探访青岛老街上的博物馆 市南就有上百家

探访青岛老街上的博物馆 市南就有上百家

探访青岛老街上的博物馆 市南就有上百家

  在青岛的马路中间,大学路是有着自己的“精气神”的。让大学路神态自若的重要的一个文化符号,就是位于大学路7号的青岛市美术馆。这座被黄瓦红墙包围,被名人故居环绕的大院,原为“万字会”旧址,又经历了原青岛市图书馆、原青岛市博物馆的驻址变化,最终于2006年成为青岛市美术馆。它以三进布局,将罗马柱廊式、中国宫殿式、阿拉伯式三种不同风格的建筑集中于此,成为岛城建筑的典范。

  秋日的下午,温暖的阳光都带着丰收的富足。走进青岛市美术馆,站在画作前凝视,时光仿佛在一瞬间停止,历史的积淀、文化的厚度,随着阳光,在身边流淌。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让这里的展览也散发出独特的韵味。在美术馆大殿和西厢展厅,纪念崔子范先生诞辰100周年书画展正在举行。 “崔子范的作品大朴不雕,气概成章。上承青藤八大,老缶白石。下开大气厚重、朴稚相晖、气势磅礴,创作了具有鲜明个性和时代特征的崔家画派,将中国大写意花鸟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提起崔子范,市美术馆的工作人员也是神采飞扬。

  作为艺术传播机构,青岛市美术馆也致力于让普通百姓接触美术,在青岛市美术馆艺术工作坊,没有任何基础的市民从画稿、刻板到印刷,全过程完成作品,感叹于艺术的奇妙。在“书香墨韵别有天——扇面国画”活动中,市民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在扇面上进行国画写意创作,体会别样的书香墨韵。或许我们并没有艺术的聪敏,也没有被上帝吻过的灵巧之手,但当我们开始创作时,我们便拥有了与艺术对话的奇妙力量,为自己打开了崭新的世界。

  私人美术馆兴起

  与“大家”对话,所有的感官都得调动起来,着实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如今,艺术与生活已经实现高度的融合,只要我们愿意,便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生活艺术。当经济文化发展到这个阶段的时候,我们不必一下子就站上高台,而是有了更多的艺术选择。植根于群众中的艺术是最有生命力的,表达群众诉求的艺术总带着温情,私人美术馆就在这个时候兴起。

  选址于老城的嘉木美术馆,把“温情的平民姿态、公益精神与独立性”作为自己的要素,希望自身可以将这种公民文化所代表的精神品质与公共方式扩大化,从而推动城市的进步。置身老建筑,嘉木的展览形式不拘一格,让人更加轻松愉快,它也是中国唯一的常年集中收藏、展览反映单一城市主题的油画、水彩画私人美术馆。馆内收藏有近百位画家的数百幅不同时期的油画、水彩画作品,并定期举办表现青岛的历史之美、建筑之美、风景之美、风情之美的油画、水彩画展览,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展现“碧海蓝天、绿树红瓦”的青岛之彩。不仅成为游客的必经之地,很多老市民也都定期来看看。

  位于市南区南京路的赞一美术馆,是青岛为数不多的一家专业展示油画,版画,现代水墨、陶艺等艺术品的专业美术馆。相比于为更多的城市爱好者营造文化氛围,这里给了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交流艺术的平台,尤其是一些年轻画家,在这里找到了展示的舞台。专业的布局和灯光,细节处体现出馆长的独具匠心。

  散落于城市的美术馆,让很多没有提起画笔的人也开始相信,艺术与生活一脉相承。崇尚艺术,崇尚自由,崇尚创造,文化青岛正演绎出全新的时尚内涵。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