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工匠】卷烟厂设备调试 他开创青岛模式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徐恺 | 责任编辑:郑言 2016-05-28 06:53:18

    【青岛新闻网系列报道】

    青岛新闻网5月28日讯 在青岛卷烟厂,要说设备维修高手,卷包车间的王彬以及切丝车间的栾树勇那是最有发言权的。两人虽属不同的车间,但维修手艺在同事们眼中那是杠杠滴!

    王彬:上班围着设备转 下班抱着图纸看

    王彬1992年参加工作,从一名一线工人成长为如今的高级技师,他付出了很多。24年的时间,上班围着设备转,下班抱着图纸看成为王彬最真实的工作写照。

    对于自己最得意的工作成就,王彬介绍道,2013年,青岛卷烟厂率先引进ZB48国产超高速包装机组,由于该设备属首次引进,毫无经验可以借鉴,再加上原辅材料及设备本身的设计等原因,调试过程出现了诸多困难。

    为了少绕弯路,王彬费劲心思研究问题的发生机理,有时为了查出问题根源,他甚至会在设备上一靠就是十多个小时。

    经过不懈努力,王彬最终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可行性的改造意向与方案,并先后完成700小盒包装机烟库拍烟板改进、750美容器烟包冷却系统设计、778入口检测清洁系统设计等近20项技术革新。

    随后,ZB48国产超高速包装机在仅仅安装调试45天的情况下以750包/分钟正常运行且最长连续运行时间达33分钟。从安装调试到设备验收,整个过程用时仅为4个月,远远低于行业平均6-10个月的调试时间,创造了国产超高速包装机安装调试新记录,被行业誉为国产超高速卷包机组安装调试“青岛模式”。

    此外,2012年,卷包车间成立“王彬劳模创新工作室”,依托各级劳动模范、科技创新能手、技术能手以及企业“四条跑道”人员,组建创新团队10余个,深入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等活动。

    为帮助徒弟们尽快成长成才,王彬每天都要召开班前会,并提出了“三多一勤”的工作要求,即多学、多问、多记、勤动手。师傅的以身示范,让徒弟们懂得了准确、严谨对于自身工作的重要性。

    对于工匠精神的解读,王彬表示,既然自己选择了包装设备维修这一行,执着、精细和苦拼的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凡事都得问个为什么,对待工作中的任何细节都不能怠慢,认真执着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栾胜勇:立志成为烟机维修行业中的佼佼者

    栾胜勇是青岛卷烟厂制丝车间机制维修工,在从事维修工作的近20年里,他凭着一股子韧劲和勤学苦练的精神,练就了一身过硬的维修技能和本领,积累了丰富的维修经验,成长为车间切丝机维修技术骨干,也是车间最年轻的一名高级技师。

    2008年,由于技术过硬、善于学习、头脑灵活,栾胜勇被确定为山东中烟参加“泰山杯”SQ3系列机型竞赛的唯一选手。

    胜利往往是基于周密而艰辛的准备。对于理论考试,栾胜勇在强化训练的同时将理论知识与设备实际紧密结合,互相考证。而对于实操,栾胜勇深知,必须经过大量的训练,才能稳操胜券。

    在日常训练中,他自觉加大训练量,把教练组制订的训练计划反复练习,不断总结经验、掌握技巧,使自己的实操水平得以显著提升。在大赛集训期间,栾胜勇开始了他近乎“魔鬼式”的百日训练,每天早晨7:30准时到厂进行一次实操模拟演练,有时甚至一天进行两套、三套试卷的模拟演练,晚上回到住所他便埋头钻研理论知识,经常凌晨一两点还有他苦读的身影。

    终于,他凭着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遥遥领先的成绩在大赛中一举夺魁。面对荣誉,栾胜勇说:“这只是我今后工作中的一个新起点。知识、技能永无止境,我还需要继续努力。”

    此外,由栾胜勇主持的技术革新项目——《微波水份仪的改进和使用》在青岛市第二届青年职工创新创效活动评比中获得铜奖,主持的小改小革项目《加料机控制系统改造》使车间加料精度由98%提高到99%以上,料液温度误差控制在±3℃以内,成功解决了加料工序技术难题,余料多回收1-2kg,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150余万元,该项目荣获企业小改小革评审一等奖。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虽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维修工,但我要立志成为一名烟机维修行业中的佼佼者”。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语,是栾胜勇一生为之奋进的目标。同样,这也是栾胜勇努力践行“工匠精神”的不竭动力。(青岛新闻网记者 徐恺)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