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新闻 社区 房产 汽车 财经 旅游 健康 教育 美食 婚嫁 打折 营销
青岛天气 青岛挂号 违章查询  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锔瓷匠让破瓷重圆 3年修复破碎瓷器上千件(图)

来源:青岛早报 作者:康晓欢 2017-07-22 07:36:30 字号:A- A+

    没有金刚钻,别拦瓷器活,说的是我国一门老手艺——锔瓷,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订书钉的金属“锔”重新修复的手艺,在宋代的《清明上河图》中,就有锔瓷艺人锔瓷的情景。从上世纪70年代后,这门古老的手艺慢慢消失,居民生活中打碎的瓷器也无处寻找修复之地。不过,这门消失的“锔瓷”手艺,在即墨市有了新的传承。 54岁的市民潘明灿从小在集市上就通过 “锔瓷匠”耳濡目染,经过10多年的苦练,掌握了这门手艺。 3年时间,为当地村民修复破碎瓷器上千件。老潘说,当“锔瓷匠”不为赚钱,而是喜欢这门传统手艺,重要的是想把古老的文化传承下去。

    街头“锔瓷匠”日渐消失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坚硬耐磨,可持久使用,但也易碎。每当一件瓷器破碎后,便无计可施,留着无用,弃之可惜。匠人们经过艰苦的摸索实践,发明了金刚钻和锔钉,后来产生了锔补修复瓷器这一行当。”今年54岁的潘明灿说,他从小生活在即墨市蓝村镇,因蓝村在古时一直处于经济比较繁荣的区域,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集市上总能看到“锔瓷匠”的身影。当地村民谁家的瓷器破碎了,就拿到集市上,让手艺人帮着修一下。

    也就是从那时起,潘明灿开始喜欢上了“锔瓷匠”。这门古老的手艺让当时还年轻的他,感觉十分神奇。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潘明灿发现,集市上前来修复瓷器的村民越来越少,已经为数不多的“锔瓷匠”也慢慢不见了。后来,潘明灿便开始涉足锔瓷手艺学习,一开始为的并不是赚钱,而是想让这门老手艺一直传承下去。刚开始学锔瓷时,一连几个月总也修不好。尽管遇到了困难,老潘并没有放弃,在接下来的10多年间,一直没有放弃练习锔瓷这门手艺。平时到处搜集一些破碎的瓷器,拿到家里练习。后来他又向一位民间锔瓷老手艺人请教,加上自己的勤学苦练,终于掌握了锔瓷的技巧。

    锔瓷老手艺全靠手感

    “居民家里的瓷器用具破碎了,尤其是精美的茶具裂缝了,觉得丢掉很可惜,就找我帮着锔瓷。 ”潘明灿介绍,他平时喜文玩,又擅锔瓷。在他的工作室里,一张大桌子上摆放着各种破碎瓷片和锔瓷工具。锔瓷时,一般左手固定瓷器,右手握着金刚钻,认真地在瓷碗裂缝两侧钻出小孔,再用铜丝将裂缝铆固,打碎的瓷碗经过这样的锔补后,恢复到滴水不漏的状态,神奇至极。

    潘明灿说,锔瓷的每一步靠的都是锯匠人经年累月练出来的手感。锔钉眼的深度要控制在瓷器的三分之二,这种精确到毫米的活儿,完全靠经验,用力稍欠,深度不够,铜线穿不过去;用力稍大,瓷器壁钻透,水会渗出。

    “从前的锔子不会像现在这样做得光亮,而是将它的技能特性与器物的肌理相融合,看似随意,却满是玄机。 ”老潘说,每一件需要修复的瓷器,都要经过找碴、对缝、定位点记、打孔、锔钉、补漏……要经过少到10多道、多到几十道复杂的工序才能修复完成。经过复杂的修补,原本四分五裂的建盏在张桂聚手里恢复了原貌。经锔瓷修补后的瓷器,滴水不漏。另外,锔瓷不仅是为了修复瓷器,锔瓷本身就是一种装饰。如今,锔瓷匠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而一些文博机构,仍有沿用这种古老的工艺。

    修复破碎瓷器上千件

    几片碎瓷器在潘明灿手里摆弄了几十分钟后,几颗锔钉便有序地钉到了瓷器碎片上,一件原本破碎的瓷器,便成了完整的瓷盘。潘明灿说,钻眼上锔子后,虽然看上去已经成型了,但距离一件完美的锔瓷还差很远,要保证锔瓷后滴水不漏,需要精准对接。一件普通的瓷器,需要经过半天的时间才能完全修补好,原本四分五裂的大瓷盘才能恢复原貌。

    “锔瓷,就是把破碎的瓷器拼好,用金刚钻钻孔再用锔钉嵌住抓牢,使其恢复原样,既能再使用,又有观赏价值。 ”潘明灿介绍,随着自己的锔瓷手艺越来越纯熟,当地的居民大多都来找他锔瓷,粗略算下来,3年共锔瓷器、陶器、砚台等上千件之多,最小的有比拳头还小的紫砂壶,最大的有装粮食和水的大缸。

    对潘明灿来说,当锔瓷匠收入并不高,根据瓷器碎裂的程度以及锔子精细度来定价,5块钱起价,最贵的活也就100多块。尽管收入不高,但潘明灿依然乐此不疲。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这门老手艺发扬光大传承下去。在传承老手艺的同时,潘明灿将现代人的实际需要和审美需求结合起来,在弥缝补阙中加以艺术上的巧妙装点,让一件件受伤的瓷器,在他手下枯木逢春,再次绽放艺术的魅力。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朗拿度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