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青岛新闻 > 正文

百年里院的时光印记:黄岛路17号平康五里

来源: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 作者: | 责任编辑:中石 2017-07-26 14:56:38

百年里院的时光印记:黄岛路17号平康五里

    红瓦绿树、苍翠掩映。青岛,这个与近代历史纠缠紧密的城市年轻而又古老,随着时间的洗礼变迁,她俨然成为一座引人瞩目的国际大都市。在钢筋水泥的环绕下,人们越发想找寻那些专属于老青岛的元素,想重新拾起年代久远的记忆。和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一样,里院建筑是青岛地域性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

百年里院的时光印记:黄岛路17号平康五里

    里院与欧洲古城街道建筑相似,是西式建筑和中国四合院的一种巧妙结合,是一定历史背景下城市文化在民居上的反映。黄岛路17号的平康五里青岛老城区最典型的里院建筑之一。

百年里院的时光印记:黄岛路17号平康五里

    里院最早诞生于20世纪初的大鲍岛中国城内,是由当时青岛着名的德国建筑公司之一的希姆森公司(中文名祥福洋行)的建筑设计师阿尔弗莱德·希姆森设计的,后来随着不断改进逐渐演化成了最具青岛本土特色的民居形式。

百年里院的时光印记:黄岛路17号平康五里

    里院建筑大多建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属于院内天井式的居住院落,多为两层,少数三层或四层,其依据青岛地势而建,高低大小不一,造型各不相同。作为中西式合璧的独特建筑,一层临街的房屋面积较大,常用于开办店铺,楼上为多个小型单间用来居住,是典型的商住两用房。

百年里院的时光印记:黄岛路17号平康五里

    里院分为“里”和“院”,居住在“里”中的,大多是旧青岛各机关的小职员、下级军官、铁路员工等,“院”则多为下层市民的居住场所,赶海、捡破烂、拾煤核等人员。根据1933年青岛市社会局的统计,当时全市的里院有506处,房间16701间,住户10669家。

百年里院的时光印记:黄岛路17号平康五里

    平康五里即是二三十年代青岛老城区最为出名也最为高档的一处红灯区,一段于小脚的故事,给这里平添了许多传奇,解放之后,平康五里也以民居楼的形式又被还给了普通市民。

百年里院的时光印记:黄岛路17号平康五里

    平康五里是青岛里院中少有的四层建筑,如今每层都居住着约二三十户的居民,整座里院便是一个拥有100多户居民的“小社会”,这里大多被租给了在青岛的打工者,本地人已经为数不多了。

百年里院的时光印记:黄岛路17号平康五里

里院建筑大多已经年久失修,无法满足现阶段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亟待整改。

百年里院的时光印记:黄岛路17号平康五里

    但同时,里院作为青岛城市历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留给后辈的宝贵财富,无论是从建筑、文化、艺术、社会等领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百年里院的时光印记:黄岛路17号平康五里

    或许每个城市都有这样一个地方:嘈杂、凌乱、拥挤,它往往是城市改造的首选,也折射着城市最真实生动的性格。它就像一根剪不断的脐带,连结着一方特有的烟火蒸腾,温热着一脉真实的岁月轮转,叫人慢慢沉淀出生命本身的重量。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