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四小海鲜上央视啦!mohuo、haogen…老青岛都未必吃过
作为一枚资深吃货
小编充满期待
因为咱们青岛的小海鲜大量上市啦
吃货们有福了!
昨天上午
央视财经频道《第一时间》栏目
向全国吃货介绍了青岛上马的小海鲜
是不是看着就流口水了
mohuo、haogen……小伙伴们知道这都是什么吗?平时吃得很过瘾,看字恐怕就觉得陌生了吧!
没关系,小编为大家科普一下。
末货
末货是一种很小的虾仔,现在俗称“纳米虾”,身长只有五六毫米,肉眼看起来像白色线头,呈半透明状,前端有两个黑点就是眼睛。
说来也奇怪,本是一种小虾仔,却缘何称之为“末货”?原来从海里捕捞的海产品,当地渔民俗称海货。以前,前海西一带小红尾虾居多,所以一网捕上来的海货中小红尾虾就是大流货,而其他大一些的鱼虾蟹和八带蛸叫做大货。起网后拣出大货后剩下的全是小红尾虾,用箩在盛有干净海水的容器中漂洗,由于小虾仔比红尾虾轻,便漂浮于上层,最后用捞篱捞出数量较少的虾仔,这就是末货。所以说,末货是从大流货中提取的精品。
末货之所以在城阳周边如此出名,除了当地人的生活饮食习惯外,与红岛蛤蜊节的举办也密不可分。蛤蜊节举办期间,末货与泥蚂、海沙子、蚝艮并列为青岛四小海鲜,使得它的名气大增。
酒店里吃末货,多采用原汁原味,生怕略作加工便失了特色。清水煮开,放入新鲜末货,出锅后配以甜葱。葱也是要嫩的小葱,将葱白掰开,这样便于蘸取。掰开的葱白蘸着末货吃,鲜味降低了葱的辣度,那叫一个爽。除了原汁原味,还可以做汤、炒鸡蛋,口味因人而异。
泥蚂
泥蚂长得像蜗牛,只不过壳非常小也非常透明。泥蚂是海滩上的一种泥螺,有手指头肚大小,颜色呈灰白色,外壳很薄。涨潮时钻于泥中,落潮后大多喜欢在平坦的水湾软泥中爬行,乍看上去像蜗牛,体软壳薄,味鲜美,是上等佳肴。多生长在胶州湾沿岸的泥滩中,新鲜的泥蚂自身带着黏液,当地人习惯上称黏液为“邪鲜”,用手一拿,黏液拉得很长。
泥蚂捡回来后,用水洗去泥沙,放于锅中加少量水,放入少量盐,加火炒熟即食,其味鲜美。可以酱爆,也可以辣炒,炒菜时还可以加入,以增加菜的鲜度。泥蚂最绝的不仅于口味,更在于“吃相”上。两指夹起一个送入口中,泥蚂的“舌头”对着人的舌头,上下唇夹住外壳,轻轻往里一吸,肉、壳瞬间分离,俗称“一口鲜”,吃的就是这种感觉。
海沙子
青岛人吃蛤蜊那是出了名的,但还有一种很小的“蛤”说起来未必都认识——海沙子。
海沙子学名“兰蛤”,身体幼小只有0.3厘米左右,故又称“珍珠蛤”和“纳米蛤蜊”。海沙子口味鲜嫩,不仅蛋白质含量丰富,还含有丰富的无机元素。像蛤蜊一样,海沙子也有外壳,薄薄的,但个头太小去皮不易,捕捞后,渔民们多回家煮熟,去壳后才拿出去卖。严格说,市面上卖的是海沙子肉。
海沙子在吃法上有很多,可以凉拌,可以炖豆腐,还可以加入玉米面做糊糊。沿海居民最常见的吃法是做汤。将拉瓜切成块状,加海沙子肉一起馇汤,配上一碗小米焖的干饭,鲜香无比。
蚝艮
蚝艮是一种小鱼,现在比较少,只产于河套,且有季节性。
由于量少,海鲜市场很难见到蚝艮的身影,个别有卖蚝艮的,一般凌晨时候就被酒店采购人员买走,市民想从市场上买到蚝艮很难。小海鲜变“稀罕”的同时,价格也在抬高。最贵的要数蚝艮,便宜的时候批发80多元一斤,贵的时候都100多元一斤。基本一天一个价格,这与蚝艮的数量有很大的关系。蚝艮少了,吃起来自然稀罕。将新鲜的蚝艮煮熟,用韭菜拌着吃,又鲜又香。
青岛银
吃起来吧!
(早报新媒体综合整理)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