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即墨移风店镇的七级东南村因暖宝宝而出名,如今全村发展到30多家网店,每年有6000多万片暖宝宝通过电商平台“飞”向全国,并连续两年被评为“淘宝村”。虽然村庄每年的销量不断增长,但是人才缺乏成为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瓶颈。
工人加班生产,暖宝宝堆成山
即墨移风店七级东南村以生产销售暖宝宝而闻名,并且电商发展异常迅猛,是青岛地区有名的“淘宝村”之一。15日上午,在即墨移风店镇农村电商仓储物流园的暖宝宝生产车间里,生产、整理、打包、贴单、装货……几十名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的忙碌着,车间里已经打包完毕准备发货的暖宝宝已经堆成了山。
“现在天气转冷,到了暖宝宝的销售高峰,加上‘双11’的订单,最近几天忙得真是不可开交。”负责人焦富勇说,“双11”期间,他的网店一共销售了4万多笔暖宝宝订单,销售额在200万元左右。最近几天,车间里的50多名工人每天都加班加点地生产暖宝宝,一天10个小时大约能生产30多万片暖宝宝,全部都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但是,相对于蜂拥而至的订单和巨大的工作量,人手难免显得有些捉襟见肘,焦富勇不得不亲自上阵。“现在忙不过来的时候,我就帮着装货、卸货,一天能装卸7、8吨的快件。”焦富勇说,现在基本上每天他都要在车间里工作15个多小时,有时候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全力以赴保证订单及时发出。
据即墨移风店镇电商指导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在即墨七级东南村大约有30多家网店,全部以销售暖宝宝为主,今年预计有6千多万片暖宝宝从七级东南村“飞”向全国各地。经过近两年的发展,七级东南村已经形成以暖宝宝设计、研发、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成为名副其实的“暖宝宝村”。
农村电商中心为村民提供孵化平台
即墨七级东南村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偏安一隅的村落,电商的发展为何会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异军突起,并连续两年被阿里研究院评为“淘宝村”。“2015年,我们成立了青岛地区首个农村电商平台,为当地农民和回乡创业大学生提供一个孵化平台。”即墨移风店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移风店镇有着众多特色农业产品,为整合特色资源,2015年移风店镇借助青岛淘优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网络资源,率先建起了青岛地区第一个农村电商平台,将当地具有特色的农产品进行集中展示,定期对当地农民进行电商技术培训开设网店,并且引进物流快递公司,打通制约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实现农产品从地头到直接销售到全国各地的电商格局。
今年35岁的孙正琰作为青岛淘优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他之所以放弃在外打拼选择回到家乡带领村民一起创业,除了可以享受当地农村电商平台免费入驻的优惠条件外,他对农村电商广阔市场前景也非常看好。孙正琰从2010年就开始做电商,主要销售暖宝宝并陆续开了数家网店,销量也非常可观。“那时候一年能销售7、800万片暖宝宝。”2015年,孙正琰回到即墨七级东南村后,在当地电商中心的支持下,免费对周边村民进行电商培训,手把手教村民如何开网店,带领村民一起触网。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电商队伍中来,主要以销售暖宝宝为主。此外,村民家中的鹅蛋、石磨面粉等特色农产品经过包装后,也通过网店出售。由于成本低,大量特色农产品通过网店销售到全国各地,七级东南村也一下子火了起来。如今,全村一年销售暖宝宝达到6千多万片。2015、2016连续两年,七级东南村被评为“淘宝村”。
人才缺失令农村电商处境尴尬
对于电商来说,人才流动大是普遍共性,尤其是对于农村电商来说更为明显。“招来10个人,最后差不多只能留住两三个。”经过近几年发展,孙正琰深刻感触到在农村电商发展中,由于农村远离城市基础条件差,大多数年轻人或大学毕业的农村学子都选择了留在城市谋发展,而在农村很难留住电商人才。尤其是涉及到技能型、运营管理型的电商人才,需要经过多年的电商实践,或才能在电商领域有所成绩,这并不是仅仅能考电商培训满足的。孙正琰说,目前他们公司有15个技术人员,但是距离满足正常的工作需要还差一半人员。
“有个名牌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应聘,一听工作地点是在农村直接就拒绝了。”为此,他们公司除了用高薪留住电商专业人员外,还从当地招聘一些常年在家的年轻人,对他们进行电商技术培训,但是这部分人对于电商认识十分有限,也很难培养成专业电商人才。
为此,即墨移风店镇除了加大对当地农民的电商技能培训外,还定期组织电商经验交流大会,邀请一些在电商方面成功的店主,介绍推广成功经验。(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宋祖锋)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