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市民 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和雕塑你都见过没有?

2018-05-16 15:36 来源:青岛晚报
分享到:

城市公共雕塑,不仅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符号,更折射出一座城市的艺术修养与精神追求。当你走进西班牙马德里,看到“唐·吉诃德”;踏足丹麦哥本哈根,欣赏“美人鱼”;站在纽约的“自由女神”雕塑作品面前,无需更多语言,你就能触摸到这座城市的文化品位与精神气质。同理,当你第一次来到青岛,走近五四广场的“五月的风”,仰望这火红的螺旋上升的“劲风”,再环顾海天相连的背景,就知道,青岛是一座融合传统与现代、兼具生机与活力的城市。雕塑与青岛有着百年的历史渊源,因地处沿海,外来文化广泛融入,早在1907年的福山路上,青岛便有了最早的“雕塑一条街”,也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青岛的城市雕塑浸染了中西文化交融的血液。

上世纪五十年代,因城市建设的需要,青岛雕塑迎来了它的持续繁盛,以李轲民、母振远、连义乾、刘玉珍、吴文家等为代表的第一代青岛雕塑艺术家创作了大量以人物雕塑、事件表现为主的城市雕塑作品,青岛雕塑开始在山东、乃至全国崭露头角。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个业余雕塑小组——四方雕塑小组的成立弥补了这一时期城市雕塑创作减少的局面,也孕育了个体化的创作风格。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涌现了一批致力于雕塑创作并取得建树的雕塑家,张白涛、姜伯玉、邢成林、徐立忠……他们的雕塑立于城市之中,成为富有代表性、具有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作品。新世纪以来,雕塑艺术在学术、展览、交流层面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2009年青岛市雕塑家协会成立,2012年青岛雕塑馆成立,从青岛走出的以隋建国、李秀勤、于凡、孙璐等为代表的雕塑家,成为中国雕塑界的领军人物和中坚力量。

雕塑作为凝固的艺术,是跨文化、跨国界的“特殊语言”。近年来,青岛的城市影响力不断提升。2014年11月,青岛市当选“2015东亚文化之都”,为巩固发展这一成果,青岛特别开展了“青岛文化周”“不朽的城雕”等150多项国际文化交流活动。2017年9月15日,青岛举办“2017青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雕塑邀请展”,展览以“雕塑”为沟通桥梁,遴选展出120余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名雕塑家雕塑作品,为青岛留下不朽的城市文化标识。

青岛的美不只是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各类主题、各种表现形式的雕塑作品如同一颗颗珍珠,散落在这座城市里。从中山公园到音乐广场,从五四广场到雕塑园,随处可见优秀的雕塑作品,甚至城市里的口袋公园、小区里,也布局着许许多多的小型雕塑。《五月的风》、《蓝色的帆》、《顶天立地》、《琴女》、《干杯》……这些雕塑见证了青岛的发展,体现了青岛的无限魅力。(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李德银 摄影 徐常青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