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冠状病毒肺炎平台

连续进阶 跻身世界前排 青岛“大航运”梦想正照进现实……

2020-07-20 05:45 来源:青报观象山
分享到:

一百多年前,在欧洲鹿特丹的海港上,当鳞次栉比的货船巨擘鸣笛声首次响起那一刻,各地的经济学者们已预测到,这座城市被装上了发展推动器,当地的财富会快速翻滚。

彼时,在亚欧大陆的另外一端,位于黄海之滨的青岛港口恰好开埠。之后的百年风雨中,这座城市的荣耀和繁华,都沿着这片波澜壮阔的海洋舒展。青岛也从一个小渔村演变为一座繁华大都市,一举成为山东半岛经济之巅。

在全球航运版图上,青岛的“位置感”不断增强。日前在上海举办的“2020年中国航海日论坛”,发布2020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

该指数包含3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从港口条件、航运服务和综合环境三个维度表征国际航运中心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指数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航运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前10位分别为新加坡、伦敦、上海、香港、迪拜、鹿特丹、汉堡、雅典、纽约-新泽西、东京。

在这份榜单上,青岛位列第15位,较2019年的17位提升了两个位次,较2018年的19位提升了4个位次。

在这个“只有努力奔跑才有能留在原地”的时代,青岛不仅站稳了,还连续进阶,站上了全球航运中心城市的“前排”,实属不易。

梦想是前行的灯塔。因海而生,因港而兴,青岛心中始终有个“大航运”梦想。

肩负着“推动形成中国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提升核心城市竞争力、发挥港口门户城市优势”等国之重任,青岛“大航运”梦想有了新的内涵和更为广阔的“造梦空间”。

以梦为马,青岛“大航运”梦想从未如此接近现实!

1

一个港,一座城

航运业的优势难以比拟。在人类历史上,航运业往往是沿江沿河沿海城市发展繁荣的“发动机”。

纵观全球,那些拥有世界核心交通枢纽站港口的城市,无一例外不是大城市中的佼佼者。这得益于它们承载着不同大陆之间、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它们是链接世界的桥梁与纽带。

“兴城”的基础是经济,经济增长离不开贸易,而贸易最重要的载体就是航运。航运业始终处于全球供应链的关键环节,是世界经济走向的晴雨表。

翻阅历史,全球多次工业革命,港口城市总是能“第一个听到枪声”,且能快速跟上不掉队。

欧洲第一大港鹿特丹是港口兴城典范。16世纪之前的鹿特丹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直到19世纪,逐步建立完善了港口运输网络,让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河流和运河连为一体后,鹿特丹经济前行齿轮才被“驱动”。鹿特丹港长期为欧洲最大的海港,到了19世纪80年代曾是世界上第一大港。

作为依港而建的城市,青岛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区位优势等天然禀赋让青岛发展港口经济长袖善舞。

秦朝的琅琊港,是徐福东渡入海的出发点;到了唐宋,板桥镇和塔埠头,是商船云集的出海口,也是对朝鲜、日本乃至东南亚的贸易港口;1891年,青岛建置,为青岛港的大发展提供了可能。

1901年,汉堡轮船公司开辟欧洲至青岛的航线,这是青岛第一条远洋航线。港口拉近了青岛与世界的时空距离,打通了与内陆腹地的经济联系,借助港口与胶济铁路,青岛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青岛的商业区和港埠区齐头并进,奠定了现代城市的格局,到了1910年,青岛港已经成为东亚贸易中心之一。青岛航运基因由此奠定,百年逐梦的故事由此展开。

青岛的港口如同从历史深处出发的一艘巨轮,穿越历史云烟,引领城市变迁。

2

转型,破局“港强航弱”

如上所述,港口是城市宏观和区域经济的“温度计”“晴雨表”,青岛的“城市根脉”,是青岛实现“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国之重任的重要支点。

在亚欧大陆桥以北,青岛港、天津港、连云港、大连港等诸多港口,因地缘较近,沿黄流域、中原地区被这些港口作为共同的目标市场,竞争激烈。这其中,青岛港实力最为雄厚。

和全球航运前几名相比,青岛的航运实力差距在哪里?

青岛港与世界180多个国家及地区700多个港口保持贸易联系,拥有集装箱航线165条,航线密度虽然在中国北方港口中领先,但距离国际航运中心仍有提升空间。

“青岛港是中国长江以北最好的港口,是沿黄流域最大的出海口。但青岛港现在只是一个运输港,没有成为贸易港,只能挣点车马费。”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对这个中国北方第一大港对城市的带动寄予厚望,“我们经营城市、经营港口,就要充分挖掘港口的经济内涵,把运输港变成贸易港。”

国际航运中心比拼的不仅是港口吞吐量,更是航运、贸易、金融等综合影响力;更为重要的是,航运中心能够形成航运服务业以及临港产业集群,对城市以及区域经济有巨大的带动作用。

就吞吐量而言,上海港超过英国伦敦港10倍不止,但迄今为止,伦敦仍然是世界公认的一流航运中心,排名一直最靠前。因为世界20%的船级管理机构常驻伦敦,世界50%的油轮租船业务、40%的散货船业务、18%的船舶融资和20%的航运保险交易都在伦敦进行。

从伦敦港的一些数据可以看出,打造集散地和贸易地才是航运硬实力。“就像一座飞机场,比的不是多豪华多现代化,比的是有多少飞机愿意停留。”

紧握城市发展步入重要时点的全新契机,青岛开始用更广阔的视野、更开放的格局,审视和定位自己的航运实力。曾经豪迈地喊出“世界上有多大的船舶,就有多大的码头”、有着我国第二个外贸亿吨吞吐港骄傲的青岛港,在“打造国际知名的航运服务中心”这一全新愿景的驱动下,看到的更多是差距和不足——

青岛港尽管吞吐量已排名全球第7,但港口功能过于单一,发展模式粗放,只是一个运输港、商业模式主要是赚运输费,交易、贸易、金融等服务支撑航运中心的功能依然十分弱小……

“要实现港口向贸易港、向航运中心的转型,青岛港首先需要将主营业务做强,开辟更多的国际航线、实现‘港通四海’,延伸更多的经济腹地;更为重要的是,需要从单纯物流到人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临港产业等全要素的集聚。”对于港口的转型方向,青岛港集团董事长李奉利如是说。

3

乘风破浪“新航向”

正视差距只是为了更好地出发。“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的殷切嘱托犹在耳边,打造我国北方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也一直是青岛的志向。

为了搭建内陆地区的最佳出海口,这些年青岛港拿出了各种政策优惠——“减免空箱疏港费及青岛港场站操作费、提箱操作费”“减免退关、换船、改港产生的搬移费、库场使用费”“减免疏港拖车费”“通关效率提升25%”……

强化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属性,加快由目的地港向枢纽港、物流港向贸易港的转型,发挥港口作为物流、人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综合枢纽优势,更多地与城市和腹地经济发展相融合……

紧紧围绕“打造国际知名的航运服务中心”,青岛港精准锁定一个个制约发展的瓶颈,变革的动作紧锣密鼓——

拜访世界各大船公司,增开集装箱航线和海铁联运班列,携手铁路、海关、口岸办、船公司等一路向西推介,持续深耕全程物流服务,构建国际航运中心的产业生态圈……

这个百年大港,正坚定地走出“舒适区”,在深刻的变革中去创造和发现“新蓝海”。

此外,在政策上,申请和给予了更多关于港口贸易、财税和金融的政策倾斜,这也青岛航运去匹配“国际航运中心”的应有之义:

在去年青岛所发起15个攻势中,明确提出了“增开航线,拓展市场,加快提升货客运输量,完善国际航运交易、贸易、金融服务功能,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目标。

而去年8月成立的山东省港口集团,掀开省沿海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新篇章——将以打造世界一流海洋港口为目标,推动全省港口向集约化、协同化转变,实现全省港口规划“一盘棋”、管理服务“一张网”、资源开发“一张图”,不断提升全省沿海港口一体化发展水平,推动我省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全国前列。

去年,青岛港吞吐量超过6亿吨、全球第6,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100万标准箱、全球第7,成为北方地区最大的港口。

今年截至5月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43亿吨,居全国第4位;完成集装箱845.76万标箱,居全国第5位。

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在中国北方港口中,青岛港距离率先实现从物流港到航运中心的转型的目标越来越近。

不过,“航运中心”不仅要拥有航线稠密的集装箱枢纽港、深水航道、集疏运网路等硬件设施,更要拥有为航运业服务的金融、信息、服务等软件功能。如何让金融、法律、人才、担保、经纪等产业链发展的市场软环境满足航运发展需求,是主政者们要思考的。

大城,大港,大航运!向着梦想的方向,这座城市还需要奋力前行。(作者 奈飞 策划 沈默)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