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芳到乡村学校参与支教。(资料图)
□本报记者 肖芳
周末人物·中国新闻名专栏
“我刚办完退休手续,前来向岛主报到,可随时送教下乡!”
“有位同事是音乐老师,听说‘支教岛’后很激动,想加您微信报名!”
“哪个学校的新教师培训做得好?请帮忙引荐,我们要去学习!”
“我们数学成绩总是全区垫底,能不能找位老师来同课异构?”……
隔三差五,李淑芳的微信里,就会收到类似信息,有人毛遂自荐想做支教教师,有人求知若渴想寻标对标,有人陷入困惑请求支援。对于每一个诉求,她都会认真思考,作出回应。
今年55岁的李淑芳,是青岛市教育局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她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青岛“支教岛”的“岛主”。这是全国首个致力于乡村学校发展及教师成长的教育扶贫公益组织,迄今已走过15年历程,拉起了一支涵盖国内顶尖教育专家、一线校长、知名教师等万余人的强大志愿者队伍。
“支教岛”支教的对象,不是乡村学校的学生,而是那里的教师。十几年来,支教岛累计到全国贫困地区送教下乡1450多次,遍及山东、贵州、甘肃、内蒙古、安徽、江西、河北等10余个省、自治区,近20万名乡村教师从中受益;举办乡村校长和教师跟岗研修180期,吸纳了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3000多名乡村教师。
眼下,这张青岛“教育扶贫”的闪亮名片,正在加快“复制”。近日,山东省教育厅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广青岛支教岛经验,打造教育志愿者专业团队,建立名师名校长支持服务乡村教育制度。
尴尬的第一课
为什么要发起做“支教岛”?很多人问过李淑芳这个问题,而她的回答,每次都一样:我的自身经历,让我理解乡村教师多么盼望成长,也知道教师的成长对乡村孩子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1985年,即墨移风店乡(现移风店镇)后古城村办小学二年级的教室里,李淑芳第一次踏上讲台。彼时,她刚刚从高等职业学校毕业,从未接受过专业师范培训。
登上讲台前,她忐忑不安地去找校长:“我不知道怎么教,能不能让我听听其他老师的课?”校长一口回绝:“人家初中毕业都能教,你高中毕业,怎么还教不了二年级?”
教室里26个二年级孩子,瞪大眼睛打量着新来的老师。李淑芳紧张得手心出汗,硬着头皮开始了她教师生涯的第一课。
李淑芳还记得,那堂课的内容是学习除法。12÷4=3,她会算,但不会讲。
一阵尴尬的沉默后,她急中生智,问学生,谁会做?不少学生举手。再问,谁会讲?有一个学生举手。她马上把那个举手的女生叫上讲台,搬开讲桌,让全班同学都能看到女生的讲解。
“我至今记得那个女孩的名字,也记得第一课的尴尬。”李淑芳说。从此,钻研教学方法,为乡村孩子做点实事,成为她的教育初心。
但对一个乡村民办教师来说,想要系统地学习教学方法并不容易,身边无人可以切磋,也不知道该去哪里寻找榜样。李淑芳回忆说,当时学校的老师都是“包班”,不仅语数英等主课全教,连美术、体育这样需要有专长的课也要承担起来。这需要老师是个“全能手”,而李淑芳经常觉得“本领恐慌”。
1987年底,即墨启动培养音乐骨干教师,李淑芳踊跃报名参加,到青岛教育学院进修。在那里,她遇到了一生的教育启蒙老师——青岛教育学院的高鸿秀。
“为鼓励我继续深造,高老师和另外两位老师一起,为我争取学费全免。每当看到家境贫寒的我带着地瓜干和饼子风尘仆仆地进城上课,高老师都会把两块喷香的桃酥塞到我的书包里……”幸遇恩师,李淑芳亲身体会到了“人民教师”这个称号的伟大。
培训结束,李淑芳还是常往高鸿秀家跑。吸引她的除了高鸿秀的音乐课,还有难得的“偷师”机会:高鸿秀来自教师之家,丈夫是一所小学的教导主任,女儿也是教师。高鸿秀的丈夫会指导女儿如何批改作业、如何备课。“从来没有人给我讲过这些教学经验,听他们父女的谈话,特别受益。”
勤勉好学、乐于钻研的李淑芳,很快成为当地乡村教师队伍中的出类拔萃者。她带的班级学习成绩从乡里排名垫底,一跃变成前三,甚至超过了乡里的中心小学。她上课时,教室窗户外经常趴满了其他班的学生和老师。
1989年,李淑芳考上师专,主修艺术教育。1991年毕业后,她进入青岛基隆路小学任音乐老师。1996年,她又顺利通过了青岛市公务员公开考录,进入青岛市教育局师范教育处工作。
一个农民的女儿,通过自我努力,过上了捧着“金饭碗”的好日子,亲戚朋友说起来都是称赞和羡慕。但是,李淑芳并没有就此心安理得地过起安逸生活。
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又曾在农村任教的她,深切地感受到,城里学校和乡村小学的差别,不在于高楼或平房,而是教师队伍的建设。只有改变乡村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她一直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平台或组织,让乡村教师们都得到接受专业高水平培训的机会。
做老师们喜欢的培训
成为教育领域公务员后,李淑芳拥有了实践教育理想的更广阔舞台。
2005年,在一次教师评课活动中,李淑芳遇到了青岛市职业技术学院退休教授、青岛陶行知研究会会长周加惠。曾经在农村任教的周老,一直关注农村教育,而且有着深入的思考。两人一见如故、聊得投机,决心一起为乡村教师培训干点事儿。
一番商量后,李淑芳拿出4万元,周加惠捐助5000元,筹措起一笔助教资金,成立了全国首个致力于农村地区学校发展及教师成长的公益组织——琴岛教师成长工作室,后来改名为“支教岛”。
接着,李淑芳请来青岛当时最有名的首批四位“齐鲁名师”——小学数学教师李玲、小学语文教师杨屹、小学英语教师刘青、初中语文教师赵春凤,坐在一起吃了顿包子,敲定了乡村教师培训的构想。由此,“支教岛”有了第一批名师志愿者。
李淑芳说,“支教岛”的出发点非常朴素:捐助一个孩子只能保证一个孩子有学上,帮助一位校长或老师则能解决一群孩子上好学的问题。“支教岛”要做的,是校长和教师的“希望工程”,为乡村教师提供优质、免费的培训。
开局并不顺利。乡村学校和教师们一开始对“支教岛”并不认可,李淑芳到处吃“闭门羹”。
她回忆说,当时乡村教师对培训的接受度不高。政府财政拿出了很多钱和精力组织教师培训,但是受形式、经验所限,效果并不是很好。很多教师来参加培训“只带耳朵不带脑子”,还有不少人直接抱怨培训没用,占用了大家的休息时间。
“我们学校小,公用经费除了水电费所剩无几,哪有经费派老师出去学习?”“我们学校老师平均年龄50岁,这么大年纪怎么培训?”“我们学校一个萝卜一个坑,老师出去培训,谁给学生上课?”……这是李淑芳联系培训时,很多学校给出的回应。
另一个阻力,来自外界的质疑。李淑芳还记得,有一次到一所乡村小学联系培训,有位老师悄悄告诉她:“你别白费力气了,我们校长不让参加,觉得你们这个项目就是为了出名,说你想出名想疯了!”
困难一个接一个,风言风语扑面而来,但李淑芳从未怨恨过任何人,也没有想过放弃:“我和周加惠老师都有从乡村到城市的从教经历,但大多数人没有,也就无法和我们产生共情,这并不奇怪,也无需怨恨。”
“乡村教师出不来,那我们就送教下乡!大家对培训很反感,那我们就做不一样的培训,做老师们喜欢的培训!”李淑芳下定了决心。
培训不受欢迎,还是方法不对头,怎样的培训才能真正吸引教师?苦思冥想之际,李淑芳想起了自己“尴尬的第一课”,由此产生了“同课异构、实境研修”的解决方案。
这种模式采用送教下乡的形式,选择一所乡村小学,安排岛城名师和乡村老师同上一堂课:上课时间由乡村学校安排,上课内容由乡村教师指定,听课学生就用乡村学校的学生,城乡教师同上一堂课。上完课后,大家不出教室,就地围成一圈,进行自我剖析、相互点评、取长补短。由于城乡教师自身素质、理念方法存在差异,两堂课的教学风格、构思设计也就各不相同,学生们的课堂反馈、学习效果也就迥然有异。
“为什么城里教师用我们的学生、用我们的选题、用我们的教学设施,教学效果却和我们有如此大的差异?”相同条件下产生的不同现场,让参与其中的乡村教师深受震撼,恍然大悟:原来只要多讲一句、多引导一下,就可以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到课堂上!原来读书和不读书的教师,讲出来的课真不一样!
除了教学方法上的沟通,教育理念的影响更是润物细无声。有位支教老师应邀上一堂一年级数学课,由于不熟悉学生,点名请学生到黑板上做题时,发现孩子个头太矮够不到黑板,这位老师就很自然地一把抱起孩子,让孩子做完了题。就是这一抱,以及孩子做完题后害羞又幸福的表情,让当地老师很受触动,明白了什么是“眼里有学生”。
“支教岛”首创的同课异构送教方式,在乡村学校一经实施便广受好评,在青岛教育圈产生了影响力,很快便有一批乡村学校和教师发来了送教邀请。李淑芳、周加惠和“支教岛”名师志愿者们,坚持不收一分钱培训费,自筹助教资金,借来朋友的车辆,放弃休息时间,奔走在青岛城乡学校之间。
“支教岛”对乡村教师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参与其中的学校和教师最有发言权。
王建娥曾在城阳区棘洪滩街道中华埠小学当了十几年校长。2007年政府投资对学校进行改造,合并了其余3个偏远学校,学生数量猛增到1000多人,而当时45名教师的平均年龄48岁,多数有明显的职业倦怠,有的甚至连每年的先进都懒得参评。
焦虑万分之际,王建娥多方打听找到了“支教岛”,请李淑芳到学校举办了一场名为《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的讲座。李淑芳生动的演讲,仿佛在学校一潭死水中投入了一颗石子,溅起了一片涟漪。紧接着,李淑芳又帮王建娥联系到开平路小学现场观摩。“一进学校,老师就给我们讲学校的桂花香文化,虽然都是普通老师,但谈起学校文化和工作,点点滴滴都是热爱,在他们心中,学校就像自己的家一样,这一点对我们老师的震动很大!”王建娥说。
再后来,“支教岛”又协调青岛市广水路小学校长王淑芬,带着4名骨干教师来到了中华埠小学。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实境演练:4名骨干教师只知道自己是来听课的,没想到下课后,王淑芬却临时通知他们,10分钟后要在另一个班级讲授同一堂课,完全没有准备的老师们就这样站到了讲台上。这场临场发挥的同课异构,让中华埠小学的教师们看到了城乡教学的真实差异。“老师们很受震撼,开始认真思考到底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精气神儿’终于又回到了中华埠小学!”王建娥说。
从青岛走向全国
随着影响和经验的不断积累,“支教岛”送教的步伐,很快从青岛扩展到山东、全国。
“支教岛”走出青岛的第一站,是菏泽曹县。这源于李淑芳和曹县的一段特殊缘分。
2004年,根据省委省政府“东西结合、突破菏泽”的战略部署,青岛市积极推进结对帮扶曹县,青岛市教育局也开始帮扶曹县教育。有一次,李淑芳跟随青岛市教育考察团到曹县实地考察。临行时,她带了600元钱,想到曹县赞助两个和女儿同龄的孩子。
当她来到当地一所偏僻乡村小学时,即便是农村孩子出身的她,还是惊呆了:学校屋顶露着天,土坯墙掉土;教师窗户是用塑料糊的,不停地往里透风;炉子里没生火,孩子们小脸蛋上都是冻疮;墙角虽有扫帚,但纸屑垃圾满地没人扫;更让她久久不能释怀的是,黑板上老师板书了7个字,有2个是错别字……
“600元钱捂在我的口袋里愣是没敢往外掏,因为感觉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李淑芳说,“当时,我就在心里对自己说,我一定要为这片土地上的孩子做点什么!”
硬件条件的改善,是政府作为的范畴,而提升教学师资水平,则是“支教岛”可以作为的天地。李淑芳决定,让“支教岛”走出青岛、进军曹县,通过提升教师的素质来帮助乡村孩子。
2006年,“支教岛”为曹县制订了大规模、多层次的全县教师培训计划,并派出骨干志愿者团队帮助实施,一举改变了曹县历史上没有干部教师培训的局面。
此后连续三个多月里,李淑芳和志愿教师每周末都奔波在青岛和曹县之间:每周五下班后,大家在火车站集合,乘坐20:25发车的绿皮火车连夜奔赴曹县,第二天清晨7:30到达曹县后,在火车站附近的小餐馆简单用餐,然后急急赶去教师培训现场。周日培训结束后,顾不上吃晚餐就匆忙赶往曹县火车站,周一清晨6∶30返回青岛,直接到岗开始新一周的工作。有时候,因为买不到坐票,大家只能在绿皮火车上站一晚,但没有一个人为此耽误本职工作。
在曹县,“支教岛”主导参与了安全培训、班主任培训、仪器管理员培训、中小学教育干部培训、教师全员培训、校长培训、新教师培训等多项培训活动,选派教师61人次,培训学员13602人次,使全县近30万名中小学生受益。同时,支教岛还组织捐赠了电视、电脑、书籍等教育物资,为当地的教育发展解燃眉之急。曹县县委县政府专门向青岛市委、市政府发函致谢,李淑芳也被曹县人民称为“功勋教师”。
“我们来回奔波,啃着面包、喝着热水,却觉得很幸福、很值得,因为我们看到了努力没有白费!”李淑芳说,随着培训的不断拓展和深入,曹县教育生态开始优化,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曹县教师王艳桂联合当地6位志愿教师,成立了“琴岛教师成长工作室曹县分室”;曹县教育圈有了自己的读书联盟、班主任联盟、英语教育联盟、普通话联盟、校长联盟;曹县出了一大批优秀教师,韩景被评为正高级教师,王爱忠获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支教岛”的努力却并没有就此止步。
在到曹县送教的过程中,李淑芳感受到相对封闭的环境给乡村教师成长带来的局限,也感受到了乡村校长和教师走出来开拓眼界、增强本领的渴望。支教岛同课异构培训模式的局限性开始显露:“实境”学习只能帮助乡村教师接触到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而“实地”的考察则更能帮助他们全面认识先进的学校管理和教育理念。
组织乡村教师进入城市学校现场观摩、系统学习,日益成为“支教岛”再上层楼的关键点。可是,由此而来的吃、住、行以及安全问题都不易解决,更不用说联系青岛学校在教学管理方面作出针对性调整并妥善接待了。
经过反复考虑,李淑芳在自家饭桌上向家人提出,将全家用20年积蓄购买的100平方米的新房,作为接待各地来青学习的乡村教师的临时住所。丈夫思忖片刻后,以“这个想法不错,可以试试”表达了同意,早就盼着不再睡地铺的女儿却陷入了委屈和焦灼。李淑芳回忆说,1993年女儿出生后,她就把父母从农村一起接了过来,三世同堂居住在7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女儿长大分床后就天天打地铺,一直梦想着有自己的房间。李淑芳了解女儿的心思,便趁着自己送教的机会,带着女儿到曹县青岗集乡郭花园小学,现场感受了乡村教育环境的不易,懂事的女儿当场表态同意,成了妈妈的坚定支持者。
很快,这个100平方米的新家搬进了六张上下铺,贴上了“让爱满天下”和“教育是我们共同的信仰”的彩色标语,“支教岛爱之家”诞生了。这个温馨小屋里的每一个物件儿,都有一段暖心的故事:电冰箱和微波炉是海韵琴行捐助的,空调是海利尔药业杨博涛捐助的,电脑是志愿教师薛跃娥获奖后捐献的奖品,米面粮油则由“支教岛”的核心成员轮流购买……由此,到青岛研修的乡村教师食宿实现全部免费。
为了保证辗转来青的乡村教师学有所成,“支教岛”推出了“浸润式跟岗研修培训体系”:基于问卷调查,制订培训包,精心选择接待学校;乡村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参与城市教师主导下的“影子培训”和“同课异构”活动,甚至参与学校的办公会议,全面了解从班级管理到学校管理、从班级文化到学校文化的特色和经验;培训目标明确为系统提升文化意识、课程建设、课堂变革、课题研究、班级管理、同伴互助、反思提升和心理健康等八个方面的自主学习素养……夜幕降临,参与培训的乡村教师回到“爱之家”,一边热烈交流研讨,一边撰写研修日志,共同总结一天的收获、探讨如何学以致用。
“德不孤,必有邻。”李淑芳说,自己对这话深有感触。多年来,“支教岛”得到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感动青岛道德模范群体奖”“全国最美教师志愿服务团队”等荣誉纷至沓来,“支教岛”成为青岛一张闪亮而温情的城市名片。青岛市委宣传部、青岛市委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青岛市教育局曾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向“支教岛”团队学习活动的通知》,为“支教岛”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政策支持。青岛慈善总会爱基金、北京西部阳光基金会、上海华杰仁爱基金会、恩马基金、玫瑰基金、银河基金等也主动伸出援手,为“支教岛”组织外地乡村校长和教师来青研修提供经费支持。
“2018年,青岛慈善爱基金租下了一处200多平方米的房子,成立助教中心,帮助‘支教岛’把每批来青跟岗研修的教师规模从12人一下子扩展到了近30人!”李淑芳举例说。
如今,全国各地都有了“支教岛”的拥趸。曹县教师李胜楠复制李淑芳善举,拿出自家120平方米的房子打造了“曹县爱之家”,建立起曹县支教岛读书会,不到一年时间会员人数从9人拓展到500人满员,当地2017、2018、2019年三年招聘的教师群都成立了曹县支教岛读书群;甘肃省陇南市礼县教育局教研员黄红娃,发起组建了礼县历史上第一个网络教育教学研讨公益微信群——礼县小学教研群,乡村教师跟着名师线上研讨教育方法,每周一次、每次两小时的晚间研讨成了雷打不动的教育人“夜宵”……
“支教岛”依然任重道远。李淑芳告诉记者,今年9月份开学后,她在青岛城区一所学校听了两堂课,老师们的专业素养之高、教学构思之巧,让人抚掌称快,随后又到一所乡镇学校听了一堂历史课,却感觉有点“坐不住”:老师在课堂上讲基督教的兴起,原本很有趣的内容却成了照本宣科,还有好几个孩子趴在桌子上睡觉……
“‘支教岛’不仅靠爱心支撑,更靠专业说话,我们的志愿者是一批名师名校长组成的专业队伍,我们相信一定能探索出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教育振兴、教育扶贫新模式!”李淑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