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深秋,遍地金黄,行走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大场镇凤凰庄内,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主题公园干净整洁,村前的草莓棚、木耳棚等特色大棚连成片,村后的猫薄荷、八仙花等花卉作物竞相争艳,村民们绽放着幸福满足的张张笑脸……那时时洋溢着的美丽乡村的文明新风,那处处跳动着乡村振兴的律动脉搏,无不令人陶醉称叹。
近年来,新区紧抓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举全区之力,聚全民之智,乡村春晚、先进评比、百姓宣讲……各类活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一个个村容整洁、乡风文明、产业兴旺、文化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脱颖而出,新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以活动为载体催生文明实践新思潮
以琅琊镇为例,今年,该镇依托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启线上+线下结合模式,线上利用智慧琅琊官微、微信群、“学习强国”等平台推送脱贫攻坚、复工复产、移风易俗、城乡环卫一体化等信息300余条,线下发挥广播喇叭、宣传栏、惠民政策宣讲员作用开展“中国梦·新时代·话小康”宣教活动73次,惠及群众4000余人。在61个村居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立娱乐活动室、宣传文化室等,为热爱文化体育运动的居民提供活动场所;定期开展广场舞、太极拳等健身活动,共吸引800余名群众参与。
新区坚持以群众为中心,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载体,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进基层、走进群众,不断推动新思想、新文化在基层落地生根。持续开展“中国梦·新时代·话小康”百姓宣讲比赛活动,打造“宣讲进基层理论惠新区”宣讲品牌,组织各类宣讲1000余场次,受众10万余人次。出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规范,每月发布活动主题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形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年年有计划、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局面。
以文化为引领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
步入新区张家楼街道大泥沟头村,处处可见油画的身影。精美油画延展出艺术长廊,让人每一步都走在艺术圣殿。大泥沟头村被誉为“中国江北第一画家村”,是青岛市首批建成并全部回迁的集聚类农村新型社区。这里聚集了绿泽画院、泽丰生态园、墨泽文化创意等9家文化旅游公司和山川画廊、大地画廊等10家画室,总资产达2亿多元。大泥沟头村先后荣获中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为丰富乡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新区整合公共文化资源,现已建成23处镇街图书馆分馆、文化馆分馆,70处流动图书服务点。今年新建了王台徐村、灵山岛文学部落等2处流动图书服务点,并打造海岸万科城、绿泽画院、海王路社区3处文化馆特色分馆,依托分馆开展艺术展览等文化活动。
开展乡风文明建设,推进乡村振兴。疫情防控期间,征集各类抗疫主题文艺作品1500余件;线上推出战疫情•暖人心丨主题艺术创作、“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主题艺术作品展、公益课堂等86期。开展“小品进社区”优秀剧本征集,启动第十五届青岛西海岸新区小戏小品优秀剧目调演活动,组织戏曲进乡村演出100余场次。组织开展“多彩文化幸福生活”等文化惠民活动28场,举办绘本阅读、手工制作等活动20期,常年开展“书香七进活动”,年均送书5000册。
以传承为主题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人民群众保护传承非遗的参与感、认同感和获得感,6月13日,青岛西海岸新区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产传承、健康生活主题活动举行。活动期间,新区对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19年度青岛西海岸新区“最美非遗传承人”等给与了表彰并颁发标牌和证书。现场,新区海韵茂腔艺术团为群众带来了大型茂腔古装戏曲公益演出,非遗中心结合新区非遗资源特点,开展了非遗宣传传播活动,普及非遗知识,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为加强农村传统文化传承,新区持续推进“乡村记忆”博物馆建设,在新区灵珠山街道办事处驻地有一家以展陈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灵珠山乡村记忆博物馆,馆内有家居类、民俗类、玉器类、农具类、文房类等不同种类的民间收藏,在这里可以领略中国农耕文化的勤劳智慧、源远流长的家园文化以及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夕阳西下,在宝山镇宽大的广场上,村民们身着统一服装,伴着欢快的乐曲扭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山地秧歌。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一条条美丽的风景线,见证着新区美丽乡村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美丽蜕变,一处处“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农村越来越多地在新区大地涌现。(韩丽 耿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