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冠状病毒肺炎平台

【青青岛观察】提升空气质量 青岛在这场"蓝天保卫战"中理出决胜新思路

2020-11-06 05:30 作者:李倍 徐斌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青岛新闻网独家】

(记者 李倍 徐斌)

10月初的青岛,秋高气爽,碧空如洗,云光粼粼的蓝天“霸屏”朋友圈,被网友称赞“颇有漫画般的感觉”、棉花糖般“青岛蓝”现已全面上线。而这“青岛蓝”的完美呈现,皆是因为连续数月来青岛市空气质量优良率的不断提升。今年前9个月,青岛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6.5%,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为3.64,两项指标分别位列全省16地市第二名、第三名。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是青岛独具魅力的城市名片,为了让蓝天常在,青岛市制定了各区市空气质量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优良率年度改善任务。为此,青岛市生态环境部门迅速理清思路,构建起堪称“最严措施”的大气污染防治新机制,积极跟踪工业企业排放动态、提高移动源污染防治水平、攻克臭氧防治污染难题、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科技资金支持,打出一套蓝天保卫战的“组合拳”。

如今,青岛已是秋意盎然,而秋冬季的大气污染防控工作对打赢“蓝天保卫战”至关重要。为巩固大气污染防治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全面完成2020年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目标,青岛市“亮”出重污染应急减排“三源清单”,精准锁定3600余家企业作为应急管控对象,实施“一厂一策”精准落实;同时,在全省率先印发《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结合目前全市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超前谋划,采取“1+14”攻坚模式,全面推进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在这场“蓝天保卫战”中理出决胜新思路。

治污攻坚刻不容缓 青岛规划行动方案打响“蓝天保卫战”

2018年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各地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利用3年时间大幅减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协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明显降低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

同年9月,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制定印发了《青岛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作战方案暨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三期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了我市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到2020年青岛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不低于80.1%,重污染天数不超过4天,这标志着青岛市的“蓝天保卫战”就此打响。

新机制下层层监管 青岛打出大气污染防治的“组合拳”

用三年时间让青岛市的空气质量迈上新台阶,如何实现这个攻坚目标,最根本的就是需要各相关部门协同“作战”。基于此,青岛市生态环境部门迅速理清思路,启动了“每周通报、半月调度、全月考核”的大气污染防治“新机制”。

“新机制”首次将具有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职责的区市、部门、镇街及相关单位全部纳入成员管理范围,统一要求、统一监督、统一考核,严格实行大气工作分级排名管控措施。市政府每半月召开一次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调度会,各区市每周召开调度会,通报突出问题,对排名靠后、问题突出的区市、部门、镇街采取预警提醒、约谈、问责、派驻帮扶等措施抓好整改落实。同时实施镇街大气污染源网格化精细管控机制,建立各类污染源分布图和管控清单,进行区域内污染源动态管控。新机制在落实主体责任方面,针对各区市、市直有关部门、辖区各镇街,分别提出了“6+5+4”约束性工作目标要求,堪称近年来最严厉措施。

青岛市的大气污染既有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等深层次的问题,也有建设扬尘、燃煤散烧、道路积尘、柴油货车污染、工业无组织排放等一些管理层面的问题。“新机制”的实施运行,有力推动了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各方面工作的深入开展,从积极跟踪工业企业排放动态、提高移动源污染防治水平、攻克臭氧防治污染难题、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科技资金支持等方面入手,青岛市结合自身实际,打出一套“蓝天保卫战”的“组合拳”。

在移动源执法监管方面,青岛市出台《2019-2020年冬季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强化攻坚20条措施》,从抑尘、控车、压煤、减排等重点方面全力攻坚。检查环检机构368家次,加油站699家次;申报登记非道路移动机械15556台,审核编码14155台。制定出《青岛市2020年煤炭消费压减工作行动方案》,明确各区市煤炭消费压减量。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治理,建立完善工业炉窑、无组织排放、挥发性有机物、散乱污企业4项重点工作动态管控机制,进一步削减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2850吨。

同时,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科技资金支持,建成全市出租车道路走航监测系统,利用固定式遥感监测设备和黑烟车抓拍系统加强超标排放车辆监管;建设重型柴油货车车载诊断远程监控系统。利用卫星遥感实时观测技术,严密监控,科学管控,实现全市域秸秆焚烧“零火点”。争取中央、省级大气污染治理资金8021万元,用于支持工业企业、机动车污染治理和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建设。

而随着青岛市环境空气质量PM2.5、PM10指标的不断改善,夏季臭氧污染开始显现。这其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作为臭氧生成的重要前体物,成为防治重点。为此,青岛市自2016年起连续四年开展大气源清单动态更新编制工作,每年对全市6000多家工业企业VOCs的基础活动水平数据进行动态更新。为进一步攻克臭氧防治污染难题,青岛市生态环境局以“云视频”的形式,邀请行业“大咖”为青岛臭氧污染治理远程“把脉、问诊、开处方”,积极推进全市重点大气污染协同防治。

青岛环境空气质量显著提升 四项主要指标达历年来最低浓度

2020年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青岛市统筹布局,联防联控,让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据记者了解,今年上半年,青岛全市整体环境空气质量同比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4.6%,同比升高8.9个百分点;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省前三位,同比改善幅度为14.8%,这意味着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状况为近六年来最好。

而据2020年1-9月份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青岛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6.5%,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为3.64,两项指标分别位列全省16地市第二名、第三名。其中,PM2.5浓度29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 21.6%;PM10浓度56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 22.2%;臭氧(O₃)浓度149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5.7%,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显著提升。

“三源清单”搭配“1+14”攻坚模式 大气污染防治有了“新思路”

做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控对打赢“蓝天保卫战”至关重要,而企业的生产也同样不可忽视。为进一步巩固大气污染防治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青岛市以科研为支撑,制定出“三源清单”,即污染物排放量位居前列的工业源、移动源和扬尘源应急减排清单,这项动态变化的数据清单成为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的重要抓手。据了解,“三源清单”从最初的100多家重点管控企业增加至今年的3600余家,重点管控行业从21个增加至39个,数量多、覆盖面广、数据详实,有了这份清单便有利于对企业提供技术帮扶,实施“一厂一策”精准落实,为秋冬季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提供准确“靶向”,这样的做法既坚持了“公平、公正、公开”,又避免了对企业简单粗暴的“一刀切”。

在近期的青岛市“网络在线问政”活动中,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杨钊贤表示,青岛市已在全省率先印发了《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综合考虑目前全市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超前谋划,采取“1+14”攻坚模式,全面推进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为青岛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理出“新思路”。

杨钊贤介绍,“1+14”攻坚模式包括一个总方案和14个单项子方案,以煤炭消费压减、民用散煤清洁化治理、清洁取暖建设、建设工地扬尘整治、绿化和园林扬尘整治、交通工程扬尘整治、运输结构调整、促进国三营运柴油货车淘汰、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扬尘整治、加强道路保洁管理、强化油品质量监管、给水排水扬尘整治、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强化环境综合执法等14项工作作为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措施全面、重点突出,为后续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进提供了有力抓手。

杨钊贤指出,今年新增加了煤炭压减专项子方案,从能源结构层面应对秋冬季大气污染。同时,《方案》重点细化了施工扬尘污染控制方案,如建设工地扬尘整治、裸土扬尘整治、交通工程扬尘整治、给水排水工程扬尘防治、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扬尘整治、加强道路保洁管理等工作都是在城市扬尘方面下细功夫。

10月初的青岛,秋高气爽,碧空如洗,云光粼粼的蓝天霸屏朋友圈,被网友称赞“颇有漫画般的感觉”、棉花糖般“青岛蓝”现已全面上线。而这“青岛蓝”的完美呈现,皆是因为连续数月来青岛市空气质量优良率的不断提升,而这提升的背后,是青岛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