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上网,最近一定逃不过“打工人”这个词。不仅有各种段子和表情包在网上流传,就连朋友之间聊天,可能都会先问候一句,“你好,打工人”。在这里,“打工人”是对所有从事体力劳动或者技术劳动的人的统称。无论是在工地搬砖的工人,还是坐在办公室“996”的白领,或者创业者,都可以自称“打工人”。但不少年轻人虽然自称“打工人”,却并没有停下努力工作的脚步,自嘲的背后,是一种坚韧奋斗,和坦然面对压力挫折的勇气。
铺天盖地
都是“打工人”的梗
10月底,双十一预售拉开帷幕,随之而来的,是“打工人”这个词猝不及防地火了,微博、微信出现大量“打工人”的表情包,和“早安,打工人”等口号,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热门话题,仅24个小时,“打工人梗为什么会爆火”这一话题的微博阅读量便超5亿、讨论量超13万。
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有趣的段子,比如“今日打工人,明日人上人”,“今日搬砖不狠,明日地位不稳”,“没有困难的工作,只有不勇敢的打工人!”“世上有两种最耀眼的光芒,一种是太阳,一种是打工人努力的模样。”
“打工人”的爆火还带来一系列周边产品的热销,淘宝上定制相关手机壳、车贴和水杯的商家多了起来,其中销量最好的每月卖出一百多。就连不少公司也跟着蹭热度,天眼查App显示,“早安打工人”目前已被广州一家公司注册商标,“打工人”也已被陕西一家公司注册商标。
源自视频网站
土味励志口号
“打工人”这个称呼是从哪来的?目前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源自绘本艺术家陈志勇的新作《Cicada(蝉)》,其讲述了一只老实巴交、辛劳打工的“蝉蛹”,它在公司没有朋友,被同事排挤、老板欺负。在漫长的忍耐后,终于有一天,它跳脱了蛹壳,展翅飞走。很多人看后,发出感叹,这不就是我嘛!
也有人考据,“早安,打工人!”最早出自于网友“抽象带篮子”之手。9月末,他在视频网站哔哩哔哩的个人专区出现多条以“早安,打工人!”为主题的短视频。视频中,“抽象带篮子”比划着双手,对着镜头高喊:“有人相爱,有人分开,有人夜里看海,有人八九个闹钟都醒不来。早安,打工人!”“朋友们,累吗?累就对了,舒服是留给有钱人的。早安,打工人!”等土味励志口号。
迅速接受 有自嘲有励志
“打工人”的迅速爆火,和年轻人的迅速接受分不开。不少人几乎将这句话当成最近的口头禅。家住巨野路的赵辉是一名80后,从事审计工作,他觉得“打工人”这个名词简直就是自己的真实写照。“去年跳槽去了一家私企,每个月开1万多,但相应地,几乎把所有时间都奉献给了公司。”动不动出差,荒郊野外一待就是两三个月,小卖部只有矿泉水、泡面等日用品。这个词火了后,他收藏了不少“打工人”的表情包,和朋友聊天自嘲、抱怨几句工作太累的时候,配上表情包,“特别能表达情绪”。
知乎网友“清闲的九夏”说,就像把悲剧包裹上喜剧的外衣,有着自持清醒的讽刺。简单来说,“打工人”反映的就是普通人的样子。从一腔热血一往无前,到被冰冷现实淋湿的清醒,再到每天被生活反复敲打,但依旧努力与生活斗争,并且能够乐在其中。而一切的一切,包裹上微笑的金色外衣,化成了这句缓释着情绪但又无法言明是何种情绪的:早安,打工人!
不同年轻人,对“打工人”也有不同的理解。有网友认为,自称“打工人”是对自己的一种自嘲,工作辛苦、薪资待遇一般,但为了生存不得不“打工”;也有网友认为这个称谓是对自己的一种鼓励,虽然生活很难,但每做出一份成绩都让自己很有成就感,都在为自己想要的生活努力着,体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还有网友说,大家互称“打工人”意味着现在大家职业观念已经有了很大地转变,职业不分高低贵贱,大家都是“打工人”。
嘲讽背后是自我接纳的表现
国家认证高级心理咨询师张旭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网友的这几种观点都可圈可点。就像一部分年轻人所说,首先这是一种自我嘲讽。“作为打工者都会感受到职场的压力,压力是从上向下传递的,越在基层对这种压力的感知越会强烈。”现在的90后00后在心理层面是追求自由,也是更进步更优秀的一代,他们深刻地认识到,职场上不管在什么位置都是一种打工,也是自己能力最大化的发挥,只是这种辛劳有时候透露着无奈和厌倦。
“这种自嘲可以算是积极的防御机制,接受真实的状态,并通过一些渠道进行了表达。”张旭说,有时候不需要做什么,客观真实的表达,得到很多人的回应,就会让我们觉得原来自己并不孤单,“单单这些就会生出力量。”作为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没有任何一种情绪可以用好坏来形容,即使是痛苦、无助、愤怒、厌倦,也是有它存在的意义的,这恰巧是我们可以内观,更加了解自己,找到自己前行方向的的一个契机。
张旭认为,自嘲的同时也是自我接纳和内心强大的表现。适当的自嘲是高情商的表现,带有幽默的感觉,它可以减轻自己的焦虑和压力,通过开玩笑的方式,表达了负面情绪,实现了情绪调节。自嘲还能帮助人们接受自己的缺点,接纳那个不是很优秀、很完美的自己。“但是要恰当,如果过度地去用一些词语去防御,那就是一种避免别人说自己,先把自己说得很低的一种自卑的表现了。”张旭强调。
“我认为,‘打工人’的梗走红,也是一种责任担当的表现。”张旭说,之前的上班代名词是“搬砖”这是一个动词,表现的是一种辛苦劳作的工作的动态。打工人之前有打工仔、打工妹,这些体现的是一种临时性的、会被任意解雇、可替代的不稳定劳动者的辛劳的状态,而打工人,词义上看是个中性词语,不褒不贬,反映了普遍大众的状态,非常真实,虽然工作中有辛劳,但这样的辛劳中有收获,让我们更加踏实并且在生活中履行了我们的责任感和义务,平凡中透露着追求,勤奋的努力中表现出倔强。“打工人”与“领导人”“管理人”“创业人”一样,只是客观真实地描述一个职场身份的代名词,不分高低贵贱,如此而已。大家不避讳用这个来形容自己的状态,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对自我真实状态接纳的进步,也是愿意主动承担自己责任的一种担当。(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 高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