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青岛冠状病毒肺炎平台

中科院在青岛又有大动作,国际一流能源科技创新中心将在这里崛起!

2020-11-12 06:23 来源:青报观象山
分享到:

当蔚来市值超过宝马,比亚迪市值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宁德时代股价超过260元,当新能源产业越来越多地在生活中被提及,是否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能源产业?

能源是什么?煤炭、石油是能源,风能、水能也是能源。就像万物生长靠太阳,经济发展离不开“能源”。现在,伴着产业结构升级的呼唤,我们对这个“助推器”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推动发展,还得要清洁、低碳、节约、高效地推动经济发展。

这不是件一蹴而就的事儿,但青岛已经在全国率先动起来了——11月11日,在崂山景区、小岛湾畔,一个嘹亮的声音掷地有声:山东能源研究院奠基开建。

这是一所依托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在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青岛)基础上,由山东省、中科院、青岛市三方共同出资建设的研究院。扎根青岛、立足山东、面向全国,可以预见,山东能源研究院在黄海之滨快速崛起,将引领国内能源发展大势,抢占国际能源科技竞争制高点,让全国乃至全球看到山东这个能源消费大省的能源科技创新能力。

山东能源研究院正式成立并落户青岛,这是山东省科技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青岛市的巨大荣幸。

因此,青岛不仅为山东能源研究院的建设做好了资金、土地、政策等方面的坚强支撑保障,更在资源禀赋上与研究院“情投意合”,将实现“同频共振”,携手发展。

1、为什么要建?有需求,更有底气

2019年6月17日,山东省、中科院、青岛市三方签署山东能源研究院共建协议,标志着山东能源研究院建设正式启动。

2020年1月9日,中国科学院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在济南举行山东能源研究院成立座谈会,标志着山东能源研究院正式成立。

2020年11月11日,山东能源研究院奠基开建。

合作的步调像鼓点一般密集又有节奏,这既是青岛、山东产业升级发展的需求所使,也是能源产业发展的底气所致。

不管是从生产力还是消费力上看,山东都是我国的能源大省。但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能源的消费也快速增加,能源消费总量已经超过能源生产总量,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山东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透露的数字描绘了山东这个能源大省的“困境”:虽然2013年以来全国煤炭消费呈现逐步下降趋势,但山东却同期继续小幅微涨;2015年山东煤炭消费总量达到4.09亿吨,位居全国首位,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比重达到80%左右;山东省电力供应结构也不合理,火电占82.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个百分点;截至2016年中国地方炼厂炼油总产能25790万吨,这其中,山东地炼产能11265万吨/年,占了近一半……

所以某种角度上讲,山东省要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能源配置、发展循环经济的需求背后,就是要优化能源问题。

打造国际一流能源科技创新中心,山东有需求,更有底气。

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山东风能、光能等新能源资源十分丰富:据测算,风能资源可开发规模超过3000万千瓦;山东大部分地区为Ⅲ类太阳能资源区,三分之二以上的面积年日照时数在2200小时以上;山东东部沿海地区也拥有适合发展核电的厂址,其中烟台海阳、威海荣成已启动相关项目建设。

而山东能源研究院落地在青岛,更是恰逢其时、恰如其分。

青岛有雄厚的能源产业研究基础。青岛能源所是全国能源研究的“先锋梯队”,在人才培养、产业合作、平台搭建、成果产出等领域表现出色。

一组数据可以佐证:截止去年底,青岛能源所拥有两个博士后流动站,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培养点,形成了涵盖生物、化学、化工、材料等领域的学科培养体系,博士后流动站连续多年引进博士后人数位居驻青科研机构第一名;目前建有中科院生物燃料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生物基材料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等16个省部级平台;与波音、宝洁、壳牌、道达尔等世界500强企业及牛津大学、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香港大学等知名科研机构/大学建立科技合作,共建8个合作研发平台;在全固态锂电池产业化系统、新一代HN材料生物合成技术、生物质废弃物先进能源转化技术、特色生物资源开发与高值利用等方面产出了一批重大成果;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800余项,申请专利1088件……

有研究基础、有产业“出口”、有人才梯队、有重点平台,青岛能源所为青岛能源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科研基础。

不久前,青岛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压实专班责任统筹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重点任务落地落实的工作方案》更是“顶格推进”,建立起了一套严密、有效的产业推进机制,成立了13个产业专班,压实责任,推动13个“中流砥柱”产业发展。新能源产业赫然在列,从产业发展方向、企业培育以及集群培育等等领域,被青岛拿出“最高待遇”助力发展。

有能力,更有“诚意”,对于能源产业的发展,青岛也已经站在了新时期的新起点上,等待着与山东能源研究院共同携手,加快实现山东能源产业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2、怎么建?立足青岛、面向山东,抢占全球制高点

虽然建在青岛,但这不是一个只属于青岛的研究院,甚至也不是一个只属于山东的研究院。立足青岛,面向山东,辐射全国——这才是山东能源研究院的出发点。

山东能源研究院要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和世界能源科技前沿,立足山东能源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洁净能源科技基础性、前瞻性和重大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创新“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形成集前沿技术研发、人才集聚培育、优势产业育成和科技创新服务为一体的国际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持续为山东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青岛能源所发布的内容显示,山东能源研究院的近期目标是,2023年,将集聚以院士、杰青、长江学者等牵头的1600人左右的高水平人才团队,建成先进光源等大科学装置,搭建5个以上功能实验室,在山东落地转化60项以上重大成果,孵化企业50家以上,争创1个以上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撑生物能、太阳能、氢能与燃料电池等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服务煤、石油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这不是一个小目标,但却“切实可行”、可以期待。怎么实现?

争取国家支持。开展先进光源、能源大数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研和建设,未来争取获得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立项。

找到合作伙伴。联合省内外研究机构和高校,先期建设化石能源、太阳能、生物能源、先进储能、氢能与燃料电池等功能实验室;联合国家能源集团、神华集团、山东能源集团、兖矿集团、潍柴集团、北京新能源汽车青岛公司、青岛国轩电池公司等能源龙头骨干企业共建10个左右产业技术创新中心。

借助“智库”力量。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建立以培养硕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等为主的人才培养体系,联合企业培养高水平技术人才和工程化人才。

依靠基金的推动。成立百亿级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基金、建设一批产业化示范基地,落地转化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

体制创新“松绑”。探索构建灵活高效开放的引人用人和科研组织模式,实施更加灵活的分配和激励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推动重大成果产出与转化。

当然,背靠中科院这样的“智库”,山东能源研究院也将得到中科院将更多优势资源倾斜,得到院士专家亲力亲为的指导。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说,山东能源研究院未来发展要不断深入学习领会习总书记关于能源革命的重要论述;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以能源技术革命推动能源革命;要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

李玉良院士说,科技创新要加强与地方的协同发展,要从传统的知识技术和单方面的转移到多层次互动,针对性地深层次地推进基础研究成果向工程技术转化。

谢克昌院士说,山东能源研究院建设要立足于学科的交叉,立足于能源的多样性,能源产业链条,立足化学能源和再生能源的使用,同时也要加强与生态环境尤其是雾霾的污染防治、社会经济等相关学科的交叉,为能源创新发展提供无限的源泉。

向海平总工程师说,要将山东能源研究院着力打造成为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力、服务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希望研究院早日建成我国能源技术的创新高地,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清洁能源做出自己的努力。

汇聚人才、汇聚平台、汇聚成果,山东能源研究院要做的,事联合省内外能源领域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完善技术方向和机构设置,探索新型研发体制机制,构建起平台、人才、项目、成果等高度集聚、相互协同的创新体系。根据预期目标,山东能源研究院 2023年全面建成;争取到 2028年,成为国际一流能源科技创新中心并争创能源国家实验室,为山东省能源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核心技术与关键人才支撑。

立足山东能源产业发展实际,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和世界能源科技前沿,着力打造人才汇聚的凹地,科技创新的高地,成果转化的基地,交流合作的平台和机制创新的样板,可以期待的是,在不远的未来,一个集科研、教育、创新创业于一体的新型科研园区将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能源产业转型,增添强劲的动力。

3、青岛魅力:国家级科研机构纷至沓来

山东能源研究院开建,意味着中科系在青岛又有了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对于青岛来说,这是荣誉但并不“稀奇”,因为谈及吸引全国顶级“大院大所”,青岛的“魅力”放眼全国也不逊色。

除海洋所、青能所两个整建制的院所之外,中科系还有光电院、兰化所、声学所、软件所、长春应化所、自动化所、工程热物理所等多家院所已经纷纷在青设立了十多个研发基地和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大等一批双一流高校也不甘落后,纷纷在青扎根;“国际系”迅速在青扩张,以日东电工青岛研究院、德国史太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为代表的国际知名企业、研发机构也已把青岛当成创新创业的沃土。

大院大所纷纷落地,带来了人才,带来了项目,也带起了产业的腾飞。青岛借力进行前瞻性布局更显得顺理成章。当下的青岛,以需求为导向,城市发展呼唤更多前沿科技;以前沿科技发展为引领,城市的产业升级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青岛是一座青春之岛,是一个正在创业的城市,是城市中的“独角兽”。而现在,青岛创业城市的气质愈发凸显。《关于加快建设创业城市的十条意见》提出打通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打造“四链合一”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环境的“4+1”发展生态,构建“政、产、学、研、才;金、服、用、奖、赛”十个方面政策支持体系。通过为各类创新创业主体提供丰富的产业应用场景、完善的资本市场服务、专业的创业辅导、精准的扶持政策、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青岛正在形成“乔木”参天、“灌木”茁壮、“小草”葱郁的“热带雨林”,在青岛创业也将变得越来越简单。

山东能源研究院开建,一座创业城市迎来了新的研发和产业机遇。期待青岛与山东能源研究院步调一致,在黄海之滨,为山东乃至全国树立起能源研究的新“标杆”!

作者|耿耿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