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21日讯 “对于重点地区来青人员,一定要做好全面排查和精准管控,除了老年人群体,流浪乞讨人员等也应纳入重点人群的防控……”8月20日上午,青岛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科副主任医师、疫情防控流调专班骨干成员贾静正在办公室内撰写一份疫情风险评估报告,分析此次国内多点散发疫情的特点,总结经验教训,同时对照青岛的防控情况,进一步完善、织密这座城市的疫情防控网。
半年多来,青岛市域内没有出现本土病例,但青岛是一座知名旅游城市,是一座国际性港口城市,同时面临着空港、海港疫情输入的风险。因此,贾静和同事们仍然要24小时值守,关注国内其他省市及境外疫情发展情况。“此次国内发生多点散发疫情以来,我们就比较忙碌,一方面要紧盯国内其他地区的疫情变化,第一时间排查可能出现在青岛的‘密接’‘密接的密接’等风险人群,另一方面对我市的疫情防控风险进行专业评估,并提出防控建议。”贾静说。
疫情防控流调是一项与病毒“赛跑”的工作,谁抢得了时间,谁就抢得了先机。去年9月份,青岛港大港公司应检尽检人员在定期核酸检测中,发现了两名装卸工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凌晨5点,贾静接到单位紧急通知,立即赶往大港开展流调工作。为了尽快查明传染源,切断病毒传播链条,贾静和同事们做了大量的排查工作,发现两名确诊病例没有流行病学接触史,也无境外人员接触史。最终,他们从工人搬运的进口冷冻鳕鱼的外包装阳性样本中检测分离出活病毒,这是国际上首次在冷链食品外包装上分离到新冠活病毒,并证实接触新冠活病毒污染的外包装可导致感染。
疫情防控流调工作就像是“侦查敌情”,贾静和同事们就像是“侦察兵”,不能遗漏丝毫有用的信息。“流调工作需要非常细心,必须要抓住每一个细节,才能确保万无一失。”贾静说。有病例或者风险人群出现时,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跟他们了解情况,有时候是打电话,也有很多时候是穿着厚厚的防护服面对面交谈。
“有些病例或风险人群会因为恐惧而变得紧张、害怕,甚至隐瞒流行病学史,这就要耐心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疏解他们的压力和情绪,打消他们的顾虑,让他们认识到新冠病毒并不可怕,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病毒的信心。同时,流调时要从病例的角度出发,要尊重和理解他们,保护好他们的隐私,也就是所谓的人文流调。”贾静说。
除了交谈,他们还要借助公安部门的大数据、视频监控等手段进行流调,将病例或风险人群的流行病学史调查得更细致。这些人什么时间到了什么地方、停留了多长时间、做了什么事情,他们都要弄明白,时间上则要精确到“分”。通常,当病例或风险人群的活动轨迹确定后,贾静和同事们还要再走一遍他们走过的路,进一步排查可能存在的风险点,确保万无一失,“比如有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是在隔离酒店隔离期间发病,我们现场排查时,诸如酒店后勤服务保障人员怎样脱防护服这样的细节,我们都要进一步排查。”
流调工作非常辛苦,夏天30多度高温时,贾静也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与病患交谈,在本子上写不了几个字,护目镜就会起雾,身上的衣服也被汗水湿透。情况紧急时,一天到晚连轴转也是常有的事,早上六七点钟出门,回家时却已是深夜。家里年仅3岁的双胞胎宝宝,有时几天都见不到妈妈。
不过,这份工作不仅仅带给贾静辛劳,也让她收获了许多感动。有一次深夜,贾静给一名60多岁的老人打电话流调,任务完成后,这名老人不但没有埋怨她打扰了自己休息,还表示:“只要是疫情防控需要的,只要是我们能做到的,不管有多晚,我们都会第一时间配合。咱们一定能够战胜新冠病毒!”在那一刻,贾静觉得一切的付出与坚守,也都是值得的。(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王世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