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独家】
(记者 张晓楠 徐斌)
“回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但对于很多流浪乞讨人员,却是一场艰难的旅程。
为2200位流浪乞讨人员入站登记,跨越千里护送200多人回家;提出“五维立体寻亲法”,开展寻亲服务720余次,帮助75人与家人团圆……作为一名90后社会工作师的丛淑丽,已经在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一线奔走了七年,为他们送去温暖,照亮他们的回家路。
坚守救助一线 让流浪者不再流浪
2014年,大学毕业的丛淑丽选择来到青岛市救助服务中心工作。大街小巷、地下通道、桥梁涵洞......只要发现流浪人员,丛淑丽就会和救助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奔赴现场,苦口婆心地劝说露宿的流浪人员前往救助中心,而这些便成了她日常工作当中的缩影。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她,只要人员没被接回中心,就一遍遍地跑。
这位90后姑娘在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一线,一工作就是7年。她受到过流浪人员的白眼甚至辱骂,看到过围观群众不理解的指指点点,也与传染病人、危重病人近距离接触,但她从未抱怨过工作,她知道,流浪乞讨人员需要自己,绝不能放弃。一如既往地帮他们寻亲,为他们购买返乡车票;买好了车票,她还会不厌其烦地嘱咐注意事项,送到火车站,注视他们踏上回家路。那些可能外人眼中看来脏兮兮的流浪乞讨人员,成了她最深的牵挂。
送去温暖 帮走失人员早日回家
将流浪人员接回救助中心只是她工作的开始,有许多流浪乞讨人员由于精神障碍、智力残疾或其他疾病,说不出家庭住址,一直无法回家。有的更是拒绝沟通,沉默不语,这些都在增大寻亲的难度。寻亲道路困难重重,但丛淑丽不愿放弃,她时不时走进流浪人员的宿舍,努力和他们谈心聊天,交谈中可能出现一丝线索她都不愿错过。
“有时候一点线索都没有,或者他提供的线索去核实发现仍旧无法找到,内心还是很失落的,但是只要去想一想他们的家人团聚的场面,就又有动力再坚持下去。”2019年9月,为更好开展寻亲服务,中心成立小丛工作室,丛淑丽结合7年的寻亲经验,总结出“五维立体寻亲法”,明确寻亲5大关键节点,整合14种寻亲方法,与公安、媒体、社会力量加强合作,实现寻亲全程可溯、覆盖面广、传播力强,目前已帮助75人与家人团圆,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温暖团聚。
坚守初心 用爱照亮回家路
丛淑丽曾经在日记上写下这样一句话:“工作不只是简单的朝九晚五,更是必须坚守的责任与使命。而自己的使命就是帮助无家可归的人,不管多苦多累,只要在这个岗位一天,就要干好该干的事。”
丛淑丽说,她刚到救助中心的时候,看到身边的同事对流浪人员非常耐心,把他们像家人一样对待。有时候护送流浪人员回家,需要驱车三十几个小时,路程很遥远,但他们仍旧不辞辛劳的照顾他们。在同事身上,她看到了责任的力量。深受鼓舞的她也希望能尽自己一切力量帮助流浪人员解决困难,实现回家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