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头条图片 > 正文

争创国家试点 瞄准全国前列!青岛推出优化营商环境“90条”

2022-04-14 05:20 来源:青报观象山
分享到: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营商环境是发展经济的“先手棋”、招商引资的“强磁场”、释放活力的“稳定器”。

刚刚闭幕的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为青岛今后五年的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市党代会报告中对“加快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作出了明确部署要求。

近日,市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领导小组印发《2022年青岛市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工作要点》,紧紧围绕国务院、省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重点工作任务,对标对表先进城市创新做法,深入结合青岛实际情况,以“十个坚持”为统领,内容涉及41项改革任务、90条具体举措,对青岛统筹抓好2022年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作出了明确的安排,列出了详尽的工作计划。

“十个坚持”——

坚持创新突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坚持便民利企,持续精简行政审批;

坚持创新驱动,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坚持公正有序,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坚持公平可及,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坚持协同高效,强化统筹协调力度;

坚持依法行政,强化法治保障基础;

坚持数据共享,强化信息资源整合;

坚持宣传引导,强化改革创新氛围营造;

坚持科学决策,强化智库作用发挥。

工作要点坚持点面结合、重点突出,既有宏观政策的统筹谋划,也有具体工作的详细措施,并制定了详细的分工台账,明确了具体的完成时限、责任单位、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确保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工作要点明确提出,以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为契机,积极争创国家试点城市。力争国家营商环境评价结果进入全国前列。

01

顶格推动,青岛营商环境走在全国前列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乃生长繁荣之根本,须臾不能缺少。

深入优化营商环境是青岛一直以来的孜孜追求,这已经不是青岛第一次针对优化营商环境下如此大“力气”。近年来,青岛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实。

去年,青岛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为导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主线,建立了“顶格推进”的营商环境工作体制机制。7月份,调整组建了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由两位市委常委任双组长,专班办公室设在市行政审批局。9月,市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领导小组升格为市委议事协调机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

经过调整,青岛正式建立了“顶格推进”的营商环境工作体制机制,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实施“顶格倾听、顶格谋划、顶格部署、顶格协调”。

去年10月,青岛聚焦办事方便、法治公平、成本竞争力强、宜居宜业四个重点领域,发布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推出46条创新突破政策,提出服务企业、自然人、项目建设、创新创业“四个全生命周期”,提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数字化、专业化、品牌化“六种服务能力”,推动青岛营商环境进入全国前列。46项创新举措中,13项全国领先,8项北方领先,7项省内领先。

去年6月,青岛组建了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业领军专家、企业家等为主体的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专家咨询委员会和社会监督员两支队伍,聘任了首批12名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和23名社会监督员。

去年3月1日,《青岛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实施。这是青岛第一部优化营商环境领域的地方性法规,标志着优化营商环境制度建设进入新阶段,也为青岛深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1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结果中,青岛成功入选营商环境最好的十个城市;在《中国地方政府互联网服务能力发展报告(2021)》中,青岛居全国第五,与北上深广共同位列领先发展类梯队中的A+等级。

02

创新突破,以最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对于2022年工作,工作要点提出要坚持创新突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市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工作要点提到:研究营商环境创新突破政策,对标一流,制定《青岛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三年行动方案》。业务未动,政策先行。通过名字不难看出,这将是引领青岛未来三年营商环境优化的重要指南,规划出一个清晰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决定着三年后青岛的营商环境将达到如何的高度。

积极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以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为契机,积极争创国家试点城市;对标《国务院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重点任务,对101项改革举措全面研究落地方案。去年9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在部分城市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支持地方深化改革先行先试、更大力度利企便民,6个试点城市为北京、上海、重庆、杭州、广州、深圳。据专家解读,选择这6个城市,一方面是因为市场主体比较密集或集中,另一方面是这6个城市的营商环境总体上走在全国前列,试点效果会更好。虽未能入选首批试点城市,但通过工作要点清晰表明,青岛要按照试点城市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探索营商环境数字化解决方案。探索建立营商环境运行“监测+预警+对比+研判”系统,通过实时监测、预警预判、对标对比、研判分析,对营商环境优化推进工作进行精准“画像”,借助营商环境大数据辅助政府决策。将指标建构与数字技术充分融合,能够更充分地从宏观、中观、微观等层面,实时监测营商环境运行态势,掌握各指标数据的异常预警,与对标区域开展横向对比,同时挖掘存在的痛点、堵点和难点问题,进而更好地规划营商环境优化的具体目标和实现路径。

健全审管协同机制。明确审管衔接机制和职责边界,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流程监管机制。审批部门与监管部门之间只有形成协同配合、服务联动的工作格局,才能真正提升行政效能和群众满意度。工作要点还明确提出,对新增划转事项后工作任务较重的,可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原则,从行业主管部门办理该业务的人员中择优划转人员,统筹调配人员力量,厘清权责关系。

培育特色政务服务品牌。建立健全营商环境“专家委员会+媒体观察员+市场主体体验官”制度;开展2022年青岛市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案例”评选活动;深度培育“首席审批服务官”“青年政务团”“市民中心回家日”等青岛特色政务服务品牌。通过一系列创新活动,青岛将力争培育一批有地方特色的营商环境 IP。

03

深化措施,具体工作目标切实可行

优化营商环境,极其重要的一环就是让企业、群众感到办事方便。市党代会报告提出: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和谐稳定的人文环境、公开透明的法治环境、优质温馨的服务环境。

围绕这6个“环境”,工作要点中提出了一大批具体可行的措施。

推进功能区差异化赋权。聚焦“上合示范区、青岛自贸片区”等国家级重点功能区发展需要、承接能力和实际条件,深化差异化赋权新模式,推动实现市级事项应放尽放、全链条下放,助力实现“区内事区内办”。青岛已经多次向以上合示范区、青岛自贸片区等国家级功能区“放权”。2020年9月,青岛就向“两区”实行负面清单放权,除不能下放的77项行政权力事项,其他市级行政权力事项,由“两区”根据工作需要、承接能力和实施条件等情况分步分批承接落实。

在“简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手续”方面,将市政公用服务中的5个审批事项、7个报装服务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需要告知、协调的事项全部集中至审批管理平台运转办理,切实解决项目企业折返跑、多头跑、重复开挖等问题;对一个施工许可手续涉及多个单位工程的工程建设项目,已满足使用功能的单位工程,可单独组织竣工验收,实现“先竣工、先使用、先收益”;对于引进的同类型或相近类型建设项目,可由园区管理部门或工业楼宇建设单位申请环评打捆审批。

深化“一事全办”场景服务。聚焦社会民生、项目建设和涉企经营全生命周期,打造精品型“一事全办”主题,实施个性化、精准化“点菜单”式定制服务。围绕企业群众办事需求,重新梳理关联事项、设计办事流程,将“一件事”涉及的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列入联办范围提供最大化“套餐”选项服务,推行全市统一标准,制定标准化提交材料清单和规范化文书样本,实现“一件事”同标准办理、集成化服务。

市场主体活跃度是反映营商环境好坏的重要“参照系”。工作要点提出“坚持创新驱动,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2021年,青岛市市场活力稳步增强。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30.1万户,其中企业12.6万户。年末,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95.4万户,比上年末增长8.2%。其中,企业72.9万户,增长10.0%。实有民营经济市场主体191.9万户,增长8.4%,占全部市场主体比重达到98.2%。

工作要点中提出了诸多具体目标——

深入实施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力争年内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超过1.4万个就业机会;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年内争取新增20个工业设计中心、100个创新产品,争取新增5家单项冠军,争取新增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700家,覆盖率65%以上;年内争创2家技术创新中心;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遴选不超过1000家企业入库培育,年内争取新增上市高新技术企业6家,争取科技型中小企业达6500家以上。

优化营商环境永无止境。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道路上,青岛已经取得一些成绩,但也清晰地认识到“营商环境仍需提升”。提升需要抓在手上、干到实处,有了这样一份全年“工作指南”,相信营商环境优化工作必将实现更大突破,再上全新水平。

作者|薛华飞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