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社会 > 正文

失明老人开杂货店三年未收假钱 找钱、进货有妙招

2019-07-16 14:41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

在贵州省毕节市百里杜鹃管理区黄泥乡石丫村,村民们总喜欢来梁先学老人的食杂店买东西,顺便和他唠唠嗑,给他讲讲村里最近发生的新鲜事。虽然梁先学双目失明,但老人开店三年来,钱物一样也没少过。

失明老人要开店 家里从不解到支持

梁先学今年68岁,三年前他在村里开起了这家食杂店,方便村民生活的同时也给自己找点事情做。可开店的想法刚提出来,家人们却一致反对,因为梁先学老人虽然身体康健,却双目失明。

梁先学老人 毕节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当时家里人觉得他眼睛不好,没法去进货、管理、收钱,万一赔本了怎么办?这么大年纪了,还要折腾。”梁先学的老伴黄阿姨告诉记者,家里的四个子女都已成家,自己除了负责家务还要种庄稼,所以当时家里人都不支持梁先学一个人的“瞎折腾”。

虽然家里人一致反对,但这次,梁先学却有点“倔”,一定要把食杂店开起来。

“我是1997年眼睛才开始出问题的,当时一只眼睛在一天起床后突然看不清楚了,另一只眼睛有一次干活中受了伤也看不清了。”梁先学说,不到一年时间,自己的双眼都看不见了,从此很多事、很多活都做不了,每天除了坐就是睡,偶尔才能和来家里的亲戚朋友、村民聊聊天。

梁先学老人 毕节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食杂店开起来,赚多赚少是小事,关键是可以和来买东西的人摆摆龙门阵。”梁先学的坚持得到了家里人的理解和支持,没多久,食杂店在家人的帮助下在石丫村开门营业。

找钱、进货有妙招 开业后钱物一样没少过

食杂店开门后,由梁先学一个人负责打理,这家位于路边的食杂店,是一座面积不足10平米的砖墙平房,简易的四层货架上,整洁有序的摆放着商品,味精、食盐、饮料、果冻、卷笔刀、大米等一应俱全,整齐按品类码放在一起。

梁先学老人的小店 付永林供图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梁先学一边娴熟地整理货物,一边告诉记者,虽然店里的面积比较小,但通过合理归置,还是可以放下不少商品,而每次进货,只要给在黄泥乡街上开超市的姚先生打电话订货就可以。

“他都记在脑袋里了,比笔记本还清楚。”负责给梁先学送货的姚先生笑着说,自从给梁先学送货后,每次收货时都会告诉他这次送了什么商品,数量是多少,梁先学虽然眼睛看不见,但他都记在脑子里。

梁先学老人在整理货物 付永林供图

送货的问题解决了,可收钱、找钱怎么办?梁先学老人独辟蹊径,通过手摸的方式,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收钱和找零方法。

老人胸前的皮包,就是他的“独门武器”,一元纸币和五角纸币、五元纸币、十元纸币、二十元纸币,百元纸币都规规矩矩的躺在老人的皮包和身上的口袋里,每次给顾客找钱,老人从不同的口袋拿出相应的钱来找零。

“以前钱都装在一个小纸箱里,每次给人家找零都要很久,特别耽误时间。”梁先学说自己摸索了很久,发现这个方法是最方便的,每次顾客来买东西时,只需告诉他给的是多少面额的纸币,就能很快找零。

梁先学老人展示放钱的皮包 毕节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开店三年来,梁先学也从需要村民告诉他给的是多少面额的纸币,变成手一摸就知道收的是多少钱。进货、收钱、找钱这些家里担心的环节都被梁先学一一解决,许多不知道详情的顾客走进店里,看到梁先学熟练的整理货物、收钱、找钱,都意识不到这是一个双目失明的老人。

开业以来,虽然赚的钱不多,但并没有出现家人原本担心的“赔本”,这个“倔”老头的“瞎折腾”让家人刮目相看。

“大家都知道我眼睛不好使,村里来买东西的人都很自觉,凭良心付钱后拿走东西,从来没有少给一分钱,货物也一样没少过,大家都讲诚信。”梁先学说,别看我们这里是山沟沟,大家的素质和觉悟其实都很高。

村民成老人的“眼睛” 分享传递快乐

食杂店的营业,方便了村民的生活,也成了很多村民每天都要来逛逛的“打卡点”,村民张国珍告诉记者,就算不买东西,也可以在这里和梁先学以及其他村民聊聊天,分享一下最近的趣事。

梁先学老人在整理货物 毕节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我虽然看不见,但大家经常在这里摆龙门阵,村里好多事情我都晓得。”梁先学说,只要有空,家人就会带着他到处走一走,给他讲讲村里的变化,外面的故事。

村民正在向梁先学老人付钱 毕节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一间小小的山村杂货铺,一位敢于“瞎折腾”的失明老人,和来来往往的顾客一起,用诚意回报信任,用善意温暖彼此。

梁先学老人的故事不是个例,近年来,国内各地陆续出现的无人值守的商店、报摊、菜摊,在方便居民生活的同时,也传递了一份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的力量与美好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