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社会 > 正文
青岛冠状病毒肺炎平台

小伙黄河极限漂流5400公里险象环生:冷静是最好的救援

2020-10-21 15:30 来源:银川晚报
分享到:

10月18日,银川90后小伙王海娃回到银川,给为期四个月的黄河漂流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在漂流黄河的这段日子里,他经历过险象环生,遇到温情相助,目睹许多关于黄河的故事。

10月19日下午,记者来到王海娃家中,听他来分享这一路的故事。

出发:生意惨淡,梦想却正要燃烧

原本就从事旅游业的王海娃,很早就对户外运动产生了兴趣,早在六年前,因为一个偶然的契机,他开车经过黄河大桥时,看着一望无际,波涛汹涌的黄河,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如果能在母亲河里漂流,该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

漂流母亲河的想法,像一颗种子在王海娃的心中悄悄生出萌芽,为了让梦想成真,六年来,他一直坚持锻炼身体,学习户外知识,等待机会的来临。

2020年初,王海娃梦寐以求的机会终于来了,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旅游行业受到很大冲击,王海娃在景区经营的项目也被迫关闭,大把空闲时间,待在家里也是虚度光阴,不如利用这段时间实现多年的梦想。

说干就干,3月底,王海娃就开始了准备工作,他先是在网上的相关平台上,查找之前漂流过的人的经验,并循着帖子找到本人,耐心求教,吸取经验教训。“用什么样的装备、带多少物资、在什么位置下水最合适,沿途有哪些要注意的,这些都要提前弄得一清二楚,半点不能马虎。”王海娃说。

6月20日,说服了一直反对的父母,带着妻子的牵挂和祝福,王海娃在北京路和贺兰山路交界处的黄河岸边下了河,正式开启了为期四个月的黄河漂流之旅。

几次险象环生,冷静就是最好的救援

对于王海娃来说,黄河漂流的第一个关键词,就是“险象环生”。怎么个“险”法呢?这要从他的漂流计划说起。

为了能够顺利地漂流完全程,王海娃把整个漂流分为两个部分,首先从银川出发,往黄河下游漂流,直到入海口,然后折返回银川,再往黄河上游漂流,直到源头,在他看来,下游漂流是为上游漂流做的“练手”。

到了上游漂流阶段,危险几乎潜藏在每一个河道和峡谷中,让王海娃至今记忆犹新的,是青海境内的两处峡谷。

到达青海境内的官仓峡时,水流十分湍急,急流将王海娃的小船打翻,他也被从船上掀了下去。“当时第一反应,就是抓紧时间把船扶正,尽快爬上船。”王海娃说,当时他紧紧抓着船桨,准备从船底下翻身上去,没想到迎面一个大浪,又把他掀了下去,连续努力了两次,他才顺利回到船上。

“为了迎接下一个大浪,我只能平趴在船上,尽可能地降低身体的重心,防止再次被掀下去。”

另一处,则是青海境内的拉加峡,这是黄河上游最危险的一处峡谷,曾有多名漂流者在此折戟而归。

这条峡谷最窄的地方不到20米,呈“之”字型,水流特别湍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王海娃漂流到此,漩涡带着他的小船撞向两侧的悬崖,崖壁上翻起一层卷皮浪,将他从小船上打了下来,落入了漩涡中。

“当时遇到这种事情,虽然很紧张,但总体来说还是冷静的。”王海娃说,他一直紧紧抓着船桨,耐心等到漩涡里水流不那么急的时候,赶紧用放开船桨,用牵引绳攀住船身,用最快速度爬了上去。

“如果说这次漂流给我带来了什么,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意志力更加强大了,一路上好几次遭遇危险,我都尝试着冷静下来,用最快的速度想出应对方式,这个过程让我不断成长着。”王海娃说。

一路温情满满,接受和给予一样暖心

有险象环生,自然也有温情满满,漂流黄河的过程中,无论是始终在直播间里陪着他、驱车几十公里来为他送食物和物资的网友,还是邀请他去自己的民宿住宿,给他传授许多漂流经验的漂流界前辈,还是主动邀请他去家中做客的当地居民,都给这段黄河漂流之旅,添加了几分柔情。

在漂流黄河下游阶段经过壶口瀑布时,曾经驾驶摩托车在此飞跃黄河的达人朱朝晖邀请王海娃到他的民宿做客,带着他在壶口一带游览了一番,还根据自己多年来的经验,把壶口一带的峡谷、河道等信息都告诉了他。

“在这个过程中,还认识了80年代时候漂流黄河的前辈,圈里人称‘炮爷’和‘八爷’,年轻时候都漂流过黄河,他们把自己印象中哪个峡谷水流比较急,哪个地方浪比较大,哪一处的地形需要格外注意等等信息,都耐心地告诉了我,这让我受益匪浅。”王海娃说。

除了网友的支持和前辈们的支援外,在黄河上游漂流时,王海娃还被当地牧民的质朴和热情深深打动了。漂流黄河全程第56天的时候,王海娃来到四川省阿坝州的唐克乡,黄河边上的牧民看到他后,邀请他到自己家中做客,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还为他端上了热气腾腾的酥油茶和藏粑。“在牧民家里,我尝试了最接地气的牧民食物,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藏族同胞的热情和淳朴。”王海娃说。

被温柔以待的王海娃,也没有忘记对别人伸出援助之手,在漂流到达北武当山一带时,他遇到了一名只用两个汽车轮胎,就来漂流黄河的小伙子,这个小伙子的全部家当就是两个轮胎和一大包物资,前面一个轮胎是坐人的,后面一个轮胎装着物资,小伙子就坐在轮胎上划桨。

“他这个装备,在平缓区还可以,到了前面的大峡谷就太危险了,没办法继续漂。”王海娃惦记着他的安危,主动提出把他带到中卫,避过沿途比较危险的地方。

“这个小伙人很实诚,一直让我不要等他,怕拖累我。”

尾声:收获满满,画下人生精彩一笔

“曾经,我以为自己很了解黄河,可是这一趟漂流下来,我才知道,曾经的自己对黄河真是一无所知。”

结束了全程5400公里的黄河漂流,于10月18日到达银川的王海娃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他告诉记者,这一路“漂”来,自己收获满满,亲眼看到了黄河的源头和入海口,了解了许多黄河两岸的典故。

“以前以为宁夏的黄河水就已经很浑浊了,可到了入海口一看,简直就像是泥汤一样。”“黄河的源头,看上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清澈,河岸边也会飘着塑料瓶。”王海娃给记者分享到。

增长见识之外,王海娃也结识了一些朋友,他称之为“贵人”,这些人包括支持自己的妻子、默默点赞的父母、一路同行的助手,还有许许多多的陌生人,是他们的默默支持,让王海娃的梦想之路更加顺畅。

而最大的收获,则是自身的成长,如果说,在这次漂流之前,王海娃只是一个热爱户外运动的90后小伙,那么有了这次经历,他在面对任何困难时,都会想到自己是如何冷静对待最危险的时刻,从而涌现出勇气来。“这将是我人生中最精彩的一笔。”他说。

下一步,王海娃还将到新疆罗布泊去走一走,了解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也为下一个梦想的实现“探探路”。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