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局从民间挖宝若干 6道明清圣旨曝光价值高

6道明清圣旨成“镇馆之宝

6道明清圣旨成“镇馆之宝

    60多年前的老宅基地档案、明清时期的圣旨、清代留存下来的遗嘱……昨日,市档案馆召开发布会,为加强我市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市档案局从本月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档案文献遗产评选活动,入选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档案文献资料,仍归保管者所有。市档案局将设立保护奖励基金,并无偿提供修复等服务。

    圣旨极具历史价值

    崂山区档案部门发现了明清时期的多道圣旨。这些圣旨都是在民间保存下来的,后来在档案馆里保存至今。圣旨经历无数次战乱和辗转迁徙,流传至今实属不易,是省内稀有文物,被视为崂山区档案馆的“镇馆之宝”。四道圣旨不仅揭示了当时的封建皇权制度和官吏制度,是中国古代帝王权力的载体和象征,同时还反映了纺织、防伪、书法和彩印水平,其价值已远大于圣旨本身所蕴含的内容。除了为市民所熟知的这四道圣旨,周兆利说,崂山档案馆还有两道明清时代的圣旨。它们,都是多年沉淀下来的藏品。 “明代的档案资料,青岛并不是非常丰富,这些圣旨,也丰富了我市明代档案资料的内容,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周兆利介绍说,此外,他们摸底还发现了民国时期在岛城开展象棋推广的珍贵档案资料。

    城阳区档案馆的家族遗嘱,也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这份遗嘱,是清代宫仲木因的遗嘱,因为目睹了清廷的腐败无能,宫仲木因自杀殉国,临死前留下遗嘱。 “德占青岛,之前一直听说遇到过反抗,有真实档案资料的主要集中在北京,青岛没有档案,这份遗嘱,填补了我市的空白。 ”周兆利说,这份遗嘱此前保留在其家人手中,但起初并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意义。

    从民间“挖宝”若干

    市档案局工作人员介绍说,前期,我市各区市档案部门已从民间发掘了不少档案文献资料。其中,平度市档案馆发掘出了1000多卷解放初期的宅基地档案。 “档案上,把宅基地范围都标注得非常清楚。 ”工作人员介绍说,近年来随着平度旧城改造力度的加大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村民兴建房屋的日益增多,邻里、兄弟之间的宅基地纠纷也较为频繁。此时,老档案就成了最好的“证据”,不少村民都找到档案部门,调取当年的宅基地档案。

    据平度市档案馆介绍,平度麻兰镇居民高某,想要拆了旧房盖新房,但和邻居界墙权属不清,于是找到档案部门,想查查界墙究竟是谁家的。工作人员调出档案,根据该房屋的四邻判断,正与高家的房屋相吻合。由此,此前纠纷不清的问题得到了解决,高某的新房也如愿盖了起来。

    “不仅平度,我们在莱西也发现了许多解放前基层党组织的档案资料,这说明,当年莱西的基层党组织就发展比较好。”市档案局宣传处处长周兆利说,根据规定,优秀档案文献资料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入选仍归保管者所有

    为加强我市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和开发,青岛市档案局将从11月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档案文献遗产评选活动,凡能反映青岛市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鲜明地方和行业特色的档案文献,能记录青岛重要历史转折、重大决策实施的首份或典型性档案文献,以及反映党和国家领导人在青的档案文献等等,都可在11月21日前将原件及相关材料报送市档案局二期402房间,或者拨打电话85810509报名咨询。 12月,市档案局将向社会公布评选结果,并编辑出版《青岛市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所有入选文献仍归保管者所有。

    对入选的档案文献遗产,市档案局还将设立保护奖励基金,并向保管者无偿提供修复等服务。 “郊区市的居民,可以先到当地档案馆申报,然后再由他们统一集中报送过来。”周兆利说,申报档案文献以纸质为主,包括文书、照片和期刊等,有重大价值的音视频和实物也可以申报。(记者 徐美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