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小港儿 青岛人的记忆

    精彩君说几句:

    这是青岛著名摄影家张岩的系列作品《怀念小港儿》,勾起很多老青岛的回忆。有多少隽永的作品,随着“改革开放”的口号消失殆尽。最早的老东镇、辽宁路、西镇还有小港儿……

    所有美好的一切只有在图像中才能一一重现。

    小港湾自开天辟地时就依偎在美丽的胶州湾畔。小港码头百多年前便随着这座城市的诞生而降生,从那时起,就日日夜夜帆起帆落的泊着岸、卸着船,一筐筐泛着银光的鱼、一篓篓活蹦乱跳的虾从这流到了城市的各个集市、流到了千家万户的餐桌上、流进了男女老少的胃口里。

    半弧状的莘县路牵着波浪式的小港一路、小港二路,勾勒出了迤逦的小港湾。老马路莘县路两侧、冠县路街西路东的一片片二层楼院均被“老青岛”称呼为“小港儿”,也有人叫“后海沿(yai)”。老胶海关北边的邱县路、朝阳路、平阳路、长安路、惠民路等这方街巷群落,老住家儿叫它“海关后”。四个别致的老铁路桥洞子手牵着手,亦然成了小港儿与老街里的边界线。

    菜市楼。在民国时期可谓生意兴隆、远近闻名,挎篮子的、提篓子的、背孩子的老百姓从早到晚进进出出络绎不绝。

    码头。鱼汛旺季之际,每天清早和傍晚后,这一带就人挤人、车靠车,海潮气、鱼腥味瞬间在沸沸扬扬的马路上空弥散开来。船老大在船头上叫着号、渔民在船尾上点着数,上船下船、你抬我搬,好象不要钱似的。

    莘县路。解放前小港对面的这条街上就一忽拉的紧挨着一家家的杂货铺。‘恒兴德’、‘裕丰祥’、‘义发祥’等土产品老字号和五花八门的客栈在这儿扎堆。土陶的、精瓷的、锅碗瓢盆花样繁多;扫帚、拖把、便盆尿壶千姿百态;钓鱼的、捕鱼的钩线绳网号码齐备。解放后虽然老字号没有了,但这里仍然繁花似锦、万千气象……。哦,还有莘县路炉包铺里那韭菜肉块儿馅儿的大炉包儿。

    海关后。邱县路、朝阳路、平阳路、长安路及惠民路等幽静的老街巷,午后街头上总是坐着些晒太阳的老太太、侃大山的老爷们儿,他们的悠哉日子与一街之隔大马路上喧闹的人流、车流形成天壤之别。

然而,在2007年的一天,一切戛然而止。

   

阅读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