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岛启动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
吕剧、柳腔、茂腔等均在此次普查之列。
今天青报君就给您盘点一下:
青岛这些地方戏曲,你听过吗?
吕剧+茂腔+柳腔,构成青岛本土的戏曲矩阵柳腔:即墨、平度
即墨有民谣“进了即墨地儿,踩了两脚泥儿,吃着地瓜干儿,听着柳腔戏儿。”生动描绘了柳腔的声韵、神韵。
▲柳腔传人袁玲演出《寻儿记》退礼一折
乾隆年间,民间说唱“肘鼓子”传入即墨,与当地民间小调、秧歌相互融合,逐渐由说唱变为演唱,虽然形式简单、表演朴实,但因乡音浓郁、生动有趣而颇受欢迎。
▲即墨市柳腔剧团演唱《龙凤面》
青岛于1950年成立了“金星”柳腔剧团,1959年改称青岛市柳腔剧团并赴京三进中南海,向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毅、彭真等演出了《赵美蓉观灯》等经典剧目。
▲1959年,剧团成员与刘少奇等国家领导人合影
2008年6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不完全统计柳腔剧目现有传统剧目120余个,移植剧目80余个,现代剧目40余个。其中移植剧目主要有《逼婚记》《秦香莲》《打金枝》《宝莲灯》《凤还巢》等。茂腔:胶东
茂腔生根于青岛原胶南市、胶州,并在胶东半岛一带广泛流传。大体经历了射鼓子——本肘鼓——冒时鼓——茂腔这样一个发展过程。
▲高密茂腔《罗衫记》
它兴起于清朝康乾年间的山东农村,在当地素有“胶东之花”的称誉。源远流长,从其产生到现在,已有二、三百年的发展历史。茂腔发展之初,多由乡野民间的草台班子搭台唱戏。
▲戏班唱戏时期,李村大集上的茂腔
▲《新民晚报》的报道,青岛茂腔走近上海剧坛
后在1950年2月和8月,青岛市政府先后组织筹建了“青岛市金光茂腔剧团”和“青岛市光明剧团”。剧团的成立,取代了戏班,成为了茂腔表演的重要演出形式。
▲茂腔经典剧目《西京》
在音乐伴奏上,在坚持以民族乐器伴奏为主的基础上,又辅以提琴、贝司等西洋乐器,使茂腔艺术焕然一新。“茂腔一唱,饼子贴在锅沿上,锄头锄在庄稼上”,这是过去乡下人对茂腔的赞誉。
▲茂腔的几种伴奏乐器
莫言的作品《檀香刑》中多次提到的曲艺艺术,在作品中叫做“猫腔”,莫言本人也说过:我一听“猫腔”就感觉热泪盈眶!
▲莫言的作品《檀香刑》中多次提到茂腔,在作品中叫做“猫腔”。莫言本人也说过:我一听“猫腔”就感觉热泪盈眶!
·茂腔与柳腔:茂柳不分家,两剧姊妹花
◆茂腔和柳腔都有“本肘鼓”的发展阶段,即“肘鼓子”。在流传的过程中,平度、即墨一带发展成柳腔;胶州、高密一带则发展成茂腔。故有“茂柳不分家,两剧姊妹花”之说。
◆在代表剧目上,茂腔和柳腔相似,即四大京(《东京》《西京》《南京》《北京》)、八大记(《罗衫记》《绣鞋记》《玉环记》《风筝记》《钥匙记》《丝兰记》《火龙记》《绒线记》《蜜蜂记》)。吕剧:莱西
吕剧是在山东琴书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地方戏剧种。又称化装扬琴、琴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八大戏曲剧种之一,山东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
▲吕剧《三凤求凰》
吕剧音乐属于板腔体,兼唱曲牌,主要伴奏乐器是坠琴、扬琴、三弦、琵琶,称“吕剧四大件”。它以淳朴生动的语言,优美悦耳的唱腔,丰富多彩的音乐语汇而深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吕剧四大件”:坠琴、扬琴、三弦、琵琶
吕剧的剧本大致可分两种:
▲一种是小戏,如“扬琴戏”《小二黑结婚》、《小姑贤》、《王定保借当》、《小借年》等,是它的基本戏;
▲另一种是连台本戏,多根据鼓词、小说和琴书的脚本改编,如《金鞭记》、《金镯玉环记》、《五女兴唐》等。
在吕剧的发展史上,青岛有三大知名吕剧剧团。
◆莱西吕剧团:代表剧目《梅香》《张郎休妻》《丰收之后》等。
◆平度吕剧团:代表剧目《杨八姐游春》《王定保借当》等。
◆青岛吕剧团:代表剧目《小借年》《龙凤面》等。
▲吕剧《墙头记》
▲吕剧《小姑贤》
青报君介绍了这么多,快来听听咱们青岛的地方戏,由我们的民间艺人倾情献唱哦,向老一辈戏曲爱好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