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往事 | 原来这些名人都在青岛居住过!

    “青岛之红瓦绿树、青山碧海,为中国第一……恐昔人之仙山楼阁亦比不及,诗文不足形容之。”康有为的话成为青岛标志性的评语。青岛别有韵致的人文景观与美丽多彩的自然景观是浑为一体的。许多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拥有一定声誉的文化名人都在青岛居住过,这些名人故居见证了青岛人文发展中引以为荣的一段历史。在青岛最美的夏季,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带你重游这些“有故事的房子”。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专稿

    唐婕 摄影报道

    转载盗用必究

    俯瞰黄海之滨,在郁郁葱葱的鱼山之麓上,一片红瓦顶的欧式老建筑仿佛是这座城市中那些心里装满了故事的老人。

    青岛为欧亚文化交汇地,内在的奥秘在小鱼山文化名人街区有着生动的展现。这里分布着大量建于1914年以前的欧式住宅,如总督副官官邸、胶海关 税务司阿里文旧宅等,为青岛早期建筑的代表作。20世纪二三十年代营造的法国领事馆旧址、宁文元别墅等皆以欧陆风情为依托。

    小鱼山文化名人街区位于青岛历史文化名城的中心地带,是环绕小鱼山而形成的一片区域,北至红岛路,南至海岸线,东至延安一路,西至大学路,街区得名于小鱼山。历史上,由于大批文化名人在此寓居,这片海边山岗成为青岛的文化圣山。现存三十余处名人故居,凝结着城市文脉,展现了一幅意味深长而精彩相传的人文图景。

    幽静的福山支路上,有座建筑因它经闻名于世的主人而在青岛的文化史上占据了特别的席位。雕栏玉砌,遗留着当年主人的显赫与富华,它的名字叫“天游园”,是晚清名士康有为的故居,如今已修复开放为纪念馆。

    康有为故居前临汇泉湾,后依小鱼山。走进 “天游园”,铁艺大门之内仍保留着当年的石板路,路旁一丛丛的绿色灌木,开着粉色蔷薇。

    康有为是清末维新运动的主要领导人物,维新变法失败后便流亡海外,到辛亥革命后又回到祖国。

    1923年康有为来青岛后便买下此楼居住,并对此院十分满意,说“青岛此屋之佳,吾生所未有”,“此屋卑小而园甚大,望海碧波仅距百步”。由于溥仪曾赠给康有为一个堂,名叫“天游堂”,所以康有为将这里取名“天游园”,自此康有为每年都要在此住一段时间。

    康有为在青岛度过了他人生中的最后四年,是他从历史颠簸中转而亲近自然、感怀宇宙的四年。

    走过狭窄的长廊,“康有为生平史迹展”浓缩了他作为维新运动领袖、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的一生。

    康有为故居因其建筑规模和蕴涵丰富的历史而被认为是青岛文化名人故居的标志。在德占胶澳、戊戌变法、五四运动、青岛主权回归等重大历史事件,康有为都留下了极为重要的印记。1897年,德国侵占胶州湾时,康有为痛心疾首,上书光绪,陈言变法图强的紧迫性,这就是著名的《上清帝第五书》。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学生运动,“还我青岛”响彻全国。5月6日,康有为发出《请诛国贼救学生电》。13日,他在《公言报》上发表文章,赞颂北京大学生“发扬义愤,奉行天讨”的救国盛举,大力声援五四运动。

    当时,康有为在青岛的居住以避暑为主。远离京城的政治纷争,他在青岛的日子最惬意。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优美诗作,最有代表性的一首是《乙丑夏五月重还青岛感赋》:“海气苍苍岛屿回,山巅楼阁抗崔巍。茂林峻岭百驰道,又入仙山画里来。”城市的自然美感、艺术格调与宜居情怀,在他的字里行间有着传神的揭示。

    著名学者梁实秋在《书房》一文中曾写道:“我看见过的考究的书房,当推宋春舫先生的‘褐木庐’为第一。在青岛的一个小小的山头上,这书房并不与其寓邸相连,是单独的一栋。环境清幽,只有鸟语花香,没有尘嚣市扰……”

    走上一道木质的旋转楼梯,到达纪念馆的二楼,康有为的书房“天游堂”里还留存着他周游世界时一直随身携带的书箱。

    两侧的几间厢房里,他的书法艺术陈列,他在“世界之路”上搜集的各种藏品展,让人见识了那个在青岛潜心研究书法碑学开创 “康体”的人文大家,看到了他在向西方寻求真理之路上的比较文化史观的形成。

    对于这座别墅,康有为甚为满意:“屋虽卑小,而园甚大,望海绿波,仅距百步”,“风景极佳盛暑不热”。

  院子里康有为亲手种下的银杏树。

    洪深故居位于八关山麓福山路1号。1934年洪深来青岛接替梁实秋任山东大学外文系主任时在此居住。洪深的父亲洪述祖来青岛曾有别墅,名“观川台”,但被日本统治者没收。洪深租宅于此。他结合家庭遭遇及当时青岛的屈辱史,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电影文学剧本《劫后桃花》,由当时的明星公司拍摄,由电影皇后胡蝶主演。

    穿过两扇雕花的铁栅栏大门,正对着大门的是一段宽敞的沿地势而建的台阶,拾阶而上,台阶向两边分开,之后绕过一面造型古朴的壁墙,进入高处的院内,再通过石阶才能进入居室。洪深故居是一座二层楼的德式建筑,高大的门厅,拱形窗户,青砖灰瓦,歌特式的屋顶,十分的宽敞和气派。

  我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电影文学剧本《劫后桃花》就是洪深在其故居里创作的。

    老城区中的黄县路沿几百米长的路面蜿蜒上下,充满生活气息。民国时期它是文化气息浓郁的一道风景线,许多文人墨客曾在这里留下足迹。更令青岛人引以为豪的是,这里还是“人民艺术家”老舍的故居。

    老舍故居位于市南区黄县路12号,面南背北,楼下为老舍全家居所。老舍于1934年来青岛受聘于山东大学,直至1937年离开青岛,大部分时间居住于此。

    老舍一家从1935年底到1937年7月底住在这里,一共630天。在这里,他创作完成了经典代表作《骆驼祥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推开铁门走入庭院,迎面呈现两尊塑像,院中心坐北朝南是老舍先生。

    院落西南角是祥子拉车的塑像。栩栩如生的神态,使人很容易联想到小说、电影、话剧和连环画里的祥子。

    老舍开始创作《骆驼祥子》,是在1936年,何月何日写下第一个字,他自己也记不得了,他还在此写下了许多小说、散文和杂文。

    《骆驼祥子》作为长篇连载,最早出现在《宇宙风》第25期上。《宇宙风》是上世纪30年代很有影响的杂志之一,发行量达到45000多份,是文学刊物的冠军。

  1982年,凌子风将《骆驼祥子》小说改编为电影同名电影。

  《骆驼祥子》电影剧照。

    博物馆的展品主要在一层,共四个房间,展示了一些珍贵的资料图片和实物。馆内的布局,大都是根据舒乙先生的建议。他在给青岛市有关部门领导的信中,谋划的非常详尽。博物馆展示的老舍先生生前衣物、眼镜、印谱、钢笔、小古玩、花盆等,都是老舍子女捐赠的。

  老舍故居里的祥子书店。

    吕美荪曾任北洋高等女学堂总教习,后任教于各地。因父辈师友赵尔巽、吴郁生、张公制及黄公渚等客寓青岛,均赞青岛之适于居住,遂于1930年来青岛,筑宅于鱼山路7号,自题为寒碧山庄。

    因居青岛,青岛古为齐地,其诗书均署为“齐州女布衣”或“寒碧山庄主人”。1934年,青岛遇大雪,鱼山上下如琼楼玉宇,吕美荪趁兴写下了“此际酒暖歌风诗,一唱齐和阳春词。”吕美荪将自己诗作及唱和诗作汇集,请于元芳作序,出版了《阳春白雪词》。她还出版了《瀛洲访诗记》、《勉丽园诗》二卷、《勉丽园随笔》一卷。她的诗词集青岛市图书馆有藏,为其后人捐赠。

    沈从文故居在福山路3号一栋二层依山面海的欧式建筑。1931-1933年沈从文在国立青岛大学中国文学系执教期间在此居住,巴金来青岛时亦居于沈从文寓所。

    沈从文故居建在半山坡上,临街的楼门紧闭着,无法进到院子里拍摄故居全景,有些遗憾。

    1931年至1933年,作家沈从文在青岛大学中国文学系执教,期间就住在福山路3号这座洋楼里。沈从文在青期间完成了几十篇小说和散文,包括《自传》、《八骏图》和《月下小景》等,其代表作《边城》也是在此寓所完成的。

  鱼山路36号,是童第周,束星北,冯沅君、陆侃如夫妇曾经的居所。

    走过锈迹斑斑的铁大门进入一个大院,里面有好几栋楼房,每栋楼房里面都住得满满当当,夏季的青岛郁郁葱葱,红色的楼顶与鲜嫩的绿色形成强烈的对比。

    童第周是著名生物学家、教育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动物研究所所长。192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1927—1930年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前身)自然科学院生物系助教,后长期在山东大学任教。90年代即被列入世界100位最优秀的科学家之一。他曾先后三次来到青岛山东大学任教,历时10余载。

    楼还是原来的楼,只不过是没有了当时的简约与古朴,也熟不知这几个名人准确的住在哪个楼,除去繁华之貌,当时是何种景象。

    除了童第周,36号院里还住着束星北、陆侃如等众多中国科学界、文学界的先驱。

    院内风景。

    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主权,此期间的青岛文艺界被称为“文艺沙漠”,没有新文学刊物,只在报纸上有文艺性的副刊。1927年,著名作家王统照移居青岛,并在1929年创办了青岛第一种文学期刊——《青潮月刊》。

    王统照,字剑三,山东省诸城人,现代作家、诗人。1924年毕业于中国大学英文系。1918年办《曙光》。1921年与郑振铎、沈雁冰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曾任中国大学教授兼出版部主任,《文学》月刊主编,开明书店编辑,暨南大学、山东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大学中文系主任,山东省文化局局长。1927年转赴青岛,先后在青岛铁路中学、市立中学任教。1923年起,王统照就不断地往来于相州、青岛之间。1927年起,大兴土木,翻修建造观海二路的房子。

    在青居住期间,创作了诗歌《这时代》、短篇小说《声》、《银龙集》、散文集《片云集》、《青纱帐》和著名长篇小说《山雨》等名篇。由于房屋建在较为陡峭的山腰,路面低于楼底,来客行人便须仰视才能看见掩映于院墙树丛之后的居室客房。

    在青医附院平原路出口的马路对面,有一段石阶可以直通观海二路,石阶尽头观海山公园脚下的老宅便是王献唐故居。虽然王献唐的后人如今多数都在青岛生活,但故居早已易主。透过紧锁的红色漆门,只能依稀看到院里的一方青翠,却不见了亭子的影子,而当年知名的王献唐的书斋“双行精舍”更是无缘得见。

    王献唐,山东日照人,著名的考古学家、图书馆学家、版本目录学家,精通文字、音韵、金石学,又通典籍,兼长诗文,并且还是公认的书画家和篆刻家、国学大师。王献唐在青的重要成就之一,是在他的领导和主持下对龙山文化遗址发掘,另外他还对山东古东夷文化进行研究,出版有《炎黄氏族文化考》、《山东古国考》等著作。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校园西北角,有一处独立院落,游人从红岛路进入海洋大学4号校门后,向右一拐,便可看到一幢红瓦黄墙古朴典雅的二层小洋楼。这座典型德国风格的洋楼是德国侵占青岛期间建设的俾斯麦兵营的一部分,当年是德国军官宿舍,后来成为私立青岛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的第八校舍。现在是中国海洋大学本校的校舍。这座看似普通的小楼就是青岛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民主斗士闻一多先生当年在国立青岛大学任教时的故居——“一多楼”。

    闻一多先生,本名闻家骅,湖北省浠水县人,1899年生。清华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攻读美术专业,但不久便致力于文学研究与创作。回国后在大学任教,同时从事诗歌创作。20年代出版了诗集《红烛》、《死水》,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由此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诗歌方面的地位,其作品也成为中国现代诗歌中杰出的代表。  

    纪念碑的背面镌刻着闻一多先生在青岛大学任教时的学生、著名诗人臧克家撰写的《闻一多先生纪念碑碑文》。

    1930年夏天,闻一多与好友梁实秋一起乘海船来到青岛,就任国立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这一年,他31岁。后来,他在一篇名为《青岛》的散文中记述了自己第一眼见到青岛时的情景——“海船快到胶州湾时,远远望见一点青,在万顷的巨涛中浮沉……簇新的、整齐的楼屋,一座一座立在小小山坡上,笔直的柏油路伸展在两行梧桐树的中间,起伏在山冈上如一条蛇。谁信这个现成的海市蜃楼,一百年前还是个荒岛?”

    闻一多在“一多楼”里完成了《唐诗大系》、《全唐诗汇补》、《唐诗要略》和《诗经词类》等近20部学术著作,不凡的学术成就奠定了其文学大师的地位。

    1930年夏天,闻一多先生应刚刚成立的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之邀,来到青岛,就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教授。闻一多初到青岛时,与家人租住在汇泉广场附近,每天可以听涛观海,使闻先生获得了很好的情趣。1931年,闻一多将妻儿送回湖北原籍,只身留校,遂搬入当时编号为“第八校舍”的二层德式小楼的二楼内。直到1932年暑假闻一多先生离开青岛大学到母校清华大学任教为止,都一直居住在这座小楼上。

  如今的一多楼已经变身王蒙文学研究所。

    青岛名人故居的文化价值不仅因名人的光环,使这些红瓦建筑名声鹊起,关键还在于发生在故居中的事情以及名人在这里创造出的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也是最有价值的“青岛往事”。

    喜大普奔

    伙伴们

    微信推出新功能啦!

    将微信更新到最新版本后,

    打开订阅号页面,

    点击右上角小人,

    可以把喜欢的公众号置顶,

    赶快设置起来!

    妈妈再也不担心我错过掌上青岛的消息啦!

阅读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