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四,渤、黄海结束3个月的休渔期,青岛数千条渔船将出海捕捞,大量本地小海鲜将“游”回市民餐桌。
沙子口码头停靠大量渔船等待出海
记者沿崂山沙子口国家中心渔港向北到即墨渔村码头进行探访发现,沿海渔民忙碌着为开海“备战”,众多渔民纷纷补网修船,准备9月1日这天驾船出海。
在沙子口捕捞作业10多年的老渔民称,9月开海后,主要上岸的海鲜以蟹虾、小黄花鱼和鼓眼鱼等本地小海鲜为主。
现场即将开海渔港码头忙备战
3天后平静的沙子口码头将成海鲜市场
前日早上7点多,青岛沙子口国家中心渔港码头上,数百艘大大小小的渔船停靠在码头上,很多渔民在忙碌,有的在向船上运送网具和生活用品,还有的已经开始提前将冰块装进船舱内,用棉被盖住,以备3天之后出海所需。
渔民提前将冰块装进船舱
记者沿沙子口码头,一直向北经过罗家营、仰口和即墨冯家河、七沟等渔港码头看到,沿途许多渔民已经开始忙碌起来,这几天为了备战开海,渔民起得很早,忙着修船补网,每一个码头上都是一幅备战开海的忙碌画面。
渔民在码头上忙着补网准备开海
开海当天,青岛沿海约有5000多艘渔船同时进行海上捕捞作业,当天就有不少本地海鲜上岸。
讲述撒下第一网期盼鱼满仓
从5年前开始,因为海洋资源少,许多渔民即使在开海后,也选择按兵不动。经过几年的生息养护,海洋资源得到了一定恢复,加上休渔期间偷捕现象基本得到控制,所以海里的鱼类相比几年前肯定会多一些。
码头一派上修船补网的忙碌景象
“去年出了不到10趟海,今年打算多出几次。”即墨市鳌山卫街道办七沟一村渔民老于说,前几年,他转行进行了海上养殖业,但今年感觉海里的东西多了一些,所以又回到码头准备出海,希望第一网能来个大丰收,不求能有大鱼触网,只求本地小海鲜能多一些。
在山东头村码头,上百艘渔船一字排开,每条船上都挂着红旗。许多渔民都把写有“财源广进”的红色旗幡挂在船头,寓意出海能够满舱而归。
特写布好“网阵”专捕小黄花
补好渔网只等开海
“出海前的网具准备,是最关键的一项工作。如果渔网不好,那收获肯定不会好。”在沙子口国家中心渔港码头上,几个渔民正在忙碌修补渔网。记者注意到,这张网长约60多米,采用不同颜色的渔网组合而成,渔民将一张张大网按照规定缝到一起,形成一张更大的“网阵”。
“你看,这些渔网都是按照渔业部门要求的大小尺寸,网眼太小也打不上鱼来。”渔民老吕是南方渔民,在这个码头上捕捞作业已经10多年了,每年开海后,就用专门的网具捕捞本地的小黄花鱼。
渔民收拾渔船
渔网是收获的关键
而捕捞小黄花需要技术,尤其是在修补网具上,有着特别的要求,几张网合在一起,还要特意在大网上安上几个小布袋式小网,这样鱼类触网后,就不容易逃脱了。
“因为现在的技术都很先进了,出海后,根据黄花鱼的生活习性,用鱼讯探测仪器,很快就能发现哪里有鱼讯,渔船一般是跟着鱼群行驶,然后看准时机下网捕捞。”渔民介绍说,前几年一网下去,可以捕上数千斤黄花鱼,现在不行了,一网也就几百斤就很不错了。按照现在海鲜的价格相比,捕捞量虽然减少了,但价格上涨了,收入基本差不多。
进展开海后本地小海鲜唱主角
“因为南方海域比北方的渤、黄海开海时间早一些,所以休渔期间,还有个别南方渔船在仰口和罗家营等码头靠岸。”一海鲜商贩介绍说,他们每年休渔期间,都要从南方预订一批鱼类等海鲜,在青岛开海之前,还会有船上岸带回一些海鲜,等到本地船开海后,外地渔船就会离开,换成本地小海鲜。
大型渔船3天后出海捕捞
本地小渔船开海当天就能带回海鲜
9月1日中午12时整,一切准备就绪的渔民将驾船,到附近海域进行捕捞作业,大一点的渔船可能会跑远一些,一般捕捞到的海货,会在海上让收购船直接收走。
沙子口渔民老于告诉记者,这里的渔船多为中型马力的船只,远的跑到了东海南海海域。每次出海往返时间在5到6天,多的时候也有长达半个月,主要是看收成怎么样,因为油钱是固定的,打不到鱼就要在海上靠着,不能空船跑,通常都要捕到两千斤以上的海鲜才考虑回岸卸货。
从事海上捕捞作业20多年的渔民冯延城说,从多年开海的情况来看,9月份开海后渔船收蟹虾较多,另外,立虾、舌头和黄花、牙鲆、鼓眼等占了多数。
沙子口的铁皮渔船等候出海
开海当天咱能吃上啥?
本地小渔船开海当天就能带回海鲜。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介绍,小型渔船主要在胶州湾内及距离岸边三四十海里的近海海域捕捞。
胶州湾口东南方向的大公岛、小公岛附近海域,海鲜的品种很丰富,渔民在这里能捞到虾虎、八带蛸、海蜇、鲅鱼等;
即墨的大管岛、小管岛、千里岩附近海域贝壳类的海产品比较丰富。
灵山岛和竹岔岛之间海域面条鱼较多。
早报记者 康晓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