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为啥盛产能工巧匠 听听专家怎么说(图)

青岛为啥盛产能工巧匠 听听专家怎么说(图)

青岛为啥盛产能工巧匠 听听专家怎么说(图)

    青岛新闻网9月6日讯 对于当下大力倡导的“工匠精神”,青岛新闻网日前采访到了岛城知名的工业文明及经济方面的专家。对于“工匠精神”,市档案馆周兆利表示,青岛从不缺能工巧匠,而市委党校刘文俭则认为,工匠精神不分行业,工匠精神存在于任何行业当中。

    市档案馆周兆利:“工匠精神”薪火相传

    对于青岛的工业发展史,周兆利介绍道,青岛的工业基础较好,产业工人队伍庞大,但由于以前制度不合理,从而使得建国前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均受到压制。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企业民主改革,废除了把头制、包身制等落后制度,工人翻身做了主人,这大大激发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涌现出一批像郝建秀一样的技术革新能手、优秀产业工人,并在他们的带动下,形成一个个团队,带动了所在行业的技术革新和产业的发展。”

    回过头来看,建国后前30年青岛历届政府都很注重培养技术工人,经常组织一些劳动竞赛和生产技能比赛,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所以青岛拥有产生能工巧匠的深厚土壤和氛围,再加上青岛有深厚的产业基础,产业工人有施展的舞台,因此青岛的金牌工人层出不穷,周兆利表示。

    “改革开放以来,青岛施行名牌战略,技术标准、质量标准更加严格、规范,并向世界名牌看齐,对技术的要求也就更好、操作更加严格规范。另一方面,青岛设立了众多职业技术学校,特别是引进了世界领先的德国双元制办学,成立高级技师学院,多次举办全市技能大赛。设立首席技师,从职称、待遇和政治地位上予以确保,这大大调动了产业工人进行技术革新的积极性,大批技师涌现出来。”

    “青岛从不缺能工巧匠”

    谈完青岛的工业发展史,周兆利总结为:“青岛从不缺能工巧匠。”

    周兆利先举了陈孟元的例子:1935年,陈孟元抽调20万元资金,亲自赴日本购置了整套印花设备,并聘请两名日本技师一起回到青岛。等设备基本安装完毕,一试车,工艺出了问题,600多匹布受腐蚀全部报废。随后,陈孟元辞退了日本技师并陷入深思。他没白没黑地蹲在机器旁,与从沈阳调来的10多名技术骨干一起,对照日文资料,研究操作工艺,一台机器一台机器地调试,最后终于把设备运行这一关给攻破了。后来他又派人到上海经营德国燃料的洋行,学习印花配色的工艺技巧。

    提及青岛的纺织工业,郝建秀的名字如雷贯耳。1951年夏天,为响应国家“三年恢复国民经济”的号召,青岛开展了劳动竞赛,青岛国棉六厂挡车工郝建秀,努力钻研,以创新精神,剔除旧工艺管理中的不合理部分。

    1950年10月至1951年4月的7个月中,她操作的机台平均皮辊花率为0.25%,比全国同行平均水平减少了5倍多。在推广郝建秀工作法过程中,青岛又掀起群众性生产技术运动的热潮,纺织工业部和纺织工会又适时在青岛总结出“五一支部工作法”和“五三保全工作法”。

    原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陈少敏曾表示,加入全国各纺织厂细纱工人的皮辊花率都能降低到郝建秀的水平,则每年少出的皮辊花至少可多生产44460件纱。以每人用布4丈计算,可供400万人一年的衣料。郝建秀工作法告诉我们:其规律一旦被人们掌握,劳动即不再是被及其支配的盲目动作,生产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说起王吉庭,同样是不可小觑。1952年青岛染料厂(今青岛双桃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的王吉庭在硫化蓝生产上不断革新创造,创造了亚硝基化操作法,这大大提高了亚硝基酚的产出率,受到了苏联援华专家的重视和赞赏。1953年,王吉庭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他所在的小组也被命名为“王吉庭小组”,数次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刘少奇委员长等人的接见。

    市委党校刘文俭:“各行各业都有工匠精神”

    对于工匠精神,市委党校刘文俭认为,工匠精神存在于各行各业,并非只存在于工业中,农业、服务业甚至是党政机关也必须具有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与中国梦是相辅相成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工匠精神。

    对于工匠精神的解读,刘文俭概括为: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更高标准、更高水平、永不满足、永无止境、勤恳努力、爱岗敬业、敢为人先、勇于创新、讲究质量、追求效率。

    此外,在刘文俭看来,工匠精神是城市精神、民族精神乃至爱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城市或者说一个国家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有力支撑,也只有越来越多的国民具备了工匠精神,这个国家才能更好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青岛新闻网记者 徐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