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是个三面环海的海滨城市。海岛多、港湾多、海岬多,所以修建了不少灯塔为过往的船只导航。每当夜幕降临,这些灯塔就会以独特的发光方式,闪烁在黑蓝色城市背景上,使青岛的大海、青山、高楼和长桥都平添了一种迷人的色调。
目前,青岛航标处管辖的灯塔有9座,其中5座有人值守。现在应聘“守塔人”这一职业的人年龄都在四五十岁,很少出现年轻人,他们和灯塔各有不同的羁绊,但都久远又深刻。
奥帆灯塔
/
青岛银应该最熟悉奥帆灯塔。它耸立在青岛奥帆中心情人坝尽头,是最年轻的灯塔,塔高20.08米,象征着2008年在青岛进行的奥帆赛,底宽直径6米,灯笼宽4米,射程3公里,晚上会发出美轮美奂的6色光芒。成为游客游览青岛的新地标,人气很旺。
去年,因为青岛航空冠名了国际帆船赛,所以青岛奥帆中心灯塔被加上了巨幅青岛航空的广告,但此举引起了青岛市民的强烈愤慨。青岛航空立即进行整改,在帆船赛结束时将广告牌拆除,并对市民表示真挚的歉意。青岛网民打赢了这场“灯塔保卫战”,液~!
团岛灯塔
/
老青岛一定知道“海牛”的“都市传说”,“青岛中能足球队”最早是叫“青岛海牛队”。
“海牛”是个啥呢?
传说团岛海底藏了头大海牛,每到大雾天便会发出“哞哞哞……”的叫声,所以有“大雾到,海牛叫”一说。但这个“海牛”其实是团岛灯塔的“电雾号”,是德国人修建灯塔时安装的,有3个放音孔,在大雾天里,灯塔无法发射不同颜色的亮光使船舶来判断自己的方向,就会启动电雾号,也就是所谓的“海牛”。
“团岛灯塔”始建于1899年,石砌八角形灯塔,塔高15.2米,灯高24米。 “灯塔”最珍贵的是其大型水晶玻璃灯器,入夜时分,由这种鼓形透镜所交替发出的白红蓝三色光柱,由空中直达遥远的海面,景色炫目而壮观。但它位于军事禁区内,不允许游人入内参观。
团岛灯塔的“守塔人"叫王炳交,他已经守塔40余年了。1976年,刚刚18岁的他,从老家日照来青岛当兵,就再没离开过灯塔。灯塔的内宽只有2米,在这狭小的空间里,王炳交每天曲身爬上爬下十几趟,把灯塔的外部、玻璃透镜和顶端的铜球全都精心擦拭和检查一遍。每年的春节假期,是王炳交一年当中最忙的时候,同事们都回家过年了,他往往是负责留守的那个人。
在他的辛勤管理之下,团岛灯塔的发光、发声、发讯率年年超过部颁标准,从未因灯塔信号原因出过一起海上事故,被评为我国一级灯塔。王炳交也成为了全国劳动模范,他却淡看名利,说自己喜欢与海相伴,能为大海上的各类船舶提供导航、定位服务,对自己而言就是最大的幸福。
这艘老灯船服役百年,今年刚刚退役,总长25.5米,型宽7.8米,船首吃水2.1米,船尾吃水2.2米,干舷高度2米,灯高10.5米,塔身高9.5米,目前停放在团岛灯塔旁。
小青岛灯塔
/
“小青岛灯塔”是除了琴岛女神之外的,小青岛上的另一个标志。它建于1900年,塔高16米,灯高32米,为石砌锥形白塔,会发出红色光束,6.5秒闪烁一次,射程12海里。当年德国人建立小青岛灯塔,这是因为青岛湾一带暗礁很多,需要对进出青岛湾、胶州湾的船只提出警示。2006年被设立为国家保护建筑,不能入内参观。
小青岛有很多别名,如琴岛、琴岗、琴屿,都离不开一个“琴”字。围绕它的,是一则动人的传说。很久以前 ,青岛还是个小渔村,村里有个小伙子,他心地善良、吃苦耐劳,每天日出打鱼日落回家。琴女看在眼里,渐渐地爱上了他,于是偷偷下凡,与他相恋,并结为夫妻。每天傍晚,琴女都会站在海边抚琴,即便是在大雾天,丈夫也能听着琴声归航。后来,玉皇大帝知道了此事,他刮起一阵台风,将小伙子的船掀翻了。琴女抚着琴在海边等啊等,可是丈夫却迟迟不归,最后,痴情的琴女也跟着殉情了。此后仍然能听到海边传来的琴声,老青岛都说,是琴女的魂魄和琴声幻化成海浪拍岸的声音,诉说着对丈夫的思念。
后来雕塑家张白涛根据这侧传说,发挥想象力制作了琴女雕塑,而她裸体的艺术造型也在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当然啦, 现在这里只是个象征着爱情圆满久长的婚纱照圣地。节假日新人多得很呢~
每当夜幕低垂,灯影波光交相辉映,像一幅飘动的彩绸,形成“青岛十景”之一的——“琴屿飘灯”。
极地灯塔
/
继小青岛灯塔、奥帆中心灯塔之后,极地灯塔成为不少市民心中的“岛城第三塔”。与两位前辈塔不同,极地灯塔并非单纯景点,而是一家能源公司的办公场所。身份的不同并没耽误这座崭新灯塔在夜晚绽放光芒,由于夜景美轮美奂,每天入夜都有众多新人前来拍照,这里也成了青岛又一热门婚纱拍摄地。
朝连岛灯塔
/
许多人都不知道,在距离市区33海里的地方有座小岛叫“朝连岛”,更不知道在这个偏远的海岛上有一座百年灯塔。从青岛6号码头到朝连岛,单程需要3个小时,而往返一趟朝连岛仅耗油就需要大约1万元。
“朝连岛灯塔”是青岛地区最早的灯塔,也是德国在青岛海域建造的最大规模的灯塔。建造于1899年,石砌结构,塔高12.8米,灯高80米,灯质为白色光束,每10秒钟闪烁一次,射程24海里。
守塔人周成祥,58岁,1976年当兵,1982年转业后就开始了守塔的生活,在千里岩岛和朝连岛上一守就是40多年;阎寿森也是朝连岛灯塔的守塔人之一,37年前,他从德州老家踏上朝连岛,生平第一次见到了一望无际的大海和灯塔,谁知自己在这里一守就是37年。以前守塔的有四个人,两个人一班共同守塔,还能聊天解闷,而去年其中的两位守塔人退休了,目前就剩下两个人,守塔生活更显得枯燥了。而且守塔人两个月出一趟岛,食物基本靠岛外运输,这个辛苦、单调的工作很难留住人,最短的守塔人仅工作了两个月。
但他们也在守塔生涯中看到了科技进步,以前灯塔采用1000瓦的灯泡,而现在变成了LED灯,这种灯更加清晰明亮,24海里以外就能看到;岛上之前用的是柴油发电机发电,每次轮船把柴油送到岸边,岛上的人需要把一个个大油桶背上灯塔,一趟就要爬四五百个台阶,但现在岛上利用太阳能发电,既节能又省了运油的气力。
千里岩灯塔
/
千里岩岛是黄海中离大陆最远的岛屿,青岛最东端的海岛,也是青岛地区太阳最先升起的地方。千里岩岛是由两个较大山头组成,岛上只有灯塔和气象站的工作人员。“千里岩灯塔”的建造时间为1957年,1979年又重建,石砌结构,塔高10米,灯高84.6米,灯质为白色光束,每15秒闪烁一次,射程24海里。塔上有站长张世江和副站长吕泽利,他们都是耳顺之年的老人了。
千里岩的条件比朝连岛艰苦得多。补给船经常因为大风来不了,守塔人就没吃的了。因为每次补给就够一个月左右,拿多无益,菜就烂了。看吃的不多了,就省着吃,三顿饭改两顿。最后没办法了就只能弄点海草拌拌吃,有时连盐都没了。
他们现在的小楼是2008年才搬进来的,此前一直住在一排平房里。岛上特别潮湿,地上都长青苔,被子能捏出水来。
但张世江说,岛上也有岛上的乐趣,可以钓钓鱼,虽然很少能钓上来鱼。另外,岛上清静,还有城市里看不到的满天繁星,天特别透,星星格外亮。
也许,这乐趣就是这些守塔人安于艰苦的环境,让生命归于平淡的意义之一吧。
+ + +
这些灯塔你最喜欢哪座?
戳【阅读原文】快速进入 小红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