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七为什么要上班?令人震惊的春节冷知识!

2017-01-29 17:06:05 青岛日报

  鸡是十二生肖中唯一的禽类;“春节”从前不是节日;压岁钱并不是“钱”;……这些春节冷知识你晓得吗?跟小编一起来涨涨知识吧!

  春节从前不叫“春节”

  正月初一在古代不叫春节,而叫元旦。辛亥革命后采用公历记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春节”从前不是节日

  中国历史上的“春节”一词,不是节日,而是特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后汉书·杨震传》中有载:“春节未雨,百僚焦心,而缮修不止,诚致旱之征也。”到了南北朝时候,“春节”则是泛指整个春季。

  春节有狭义、广义之分

  现今狭义的春节一般指中国农历年的岁首,即农历正月初一。民间广义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是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

  春节的时间(农历正月初一)在公历1月21日至2月21日之间游动

  “最早的春节”(如1966年的1月21日)和“最迟的春节”(如1985年的2月20日)相差整一个月。根据历法计算,如果不对农历进行人为调整的话,2319年2月21日将迎来“史上最晚春节”。

  春节可能过两个

    闰春节,又称“闰正月”,从公元 1645 年使用历理置闰制开始,到公元 2800 年,农历闰正月的年份分别是1651、2262、2357、2520、2539、2634,共发生6次。碰到这种情况,原则上春节过第一个正月的,不过也有过两次的。

  大年三十也会在“二十九”

  一个月没有30天,这在农历中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事实上,月亮从圆到缺的时间,平均周期是29.53天,安排月份的天数必须是整数,这就导致了大月、小月的出现,便会发生某个月有30天,某个月29天的情况。

  初七为什么要上班

  春节虽然是一个整体性的习俗,但是每天的庆祝内容却不相同。从初一到初七,分别是鸡日、犬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和人日。传说女娲先用六天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积累了经验后在第七天才造出了人,所以知道初七为什么要上班了吧!

  春节不只中国有

  世界上除了中国之外,还有很多国家将农历新年列为法定假期,如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缅甸、文莱等。另外,以前的日本也过农历新年,但明治维新后废除了农历,节日也直接搬至阳历。

  压岁钱其实不是“钱”

  压岁钱其实不是“钱”,而是铸成钱币形状的辟邪品。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除夕夜里出来害人,压岁钱就是专门用来吓走这家伙的。

  “福”字倒贴有讲究

  大门上的“福”字不能倒贴,在民俗传统中,水缸、垃圾箱和柜子才要倒贴福字。为了避讳在倒水和倒垃圾时把家里的福气倒走,便在这两处倒贴福字,巧用“福至”来抵消“福去”。

  最早的爆竹真的是竹子

  关于爆竹的最早可靠记载见于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当时的爆竹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故称爆竹。

  拜年抱拳有学问

  男子拜年抱拳要“左抱右”,中国传统习惯尚左贬右,所以抱拳时要用左手包右手,此谓“吉拜”;如果右手包左手,则称为“哀拳”。女性抱拳则相反。

  鸡是十二生肖中唯一的禽类

  东汉时期,与今天十二生肖种类相同的生肖体系基本定型。 在今天的社会文化中,鸡生肖的形象大多为驯养的家鸡,呼应了中国农业民俗文化中的“六畜”。但事实上,作为十二生肖中唯一的禽类,酉鸡的文化史内涵还与同为雉科动物的原鸡、雉、鹑等禽类密切相关。

  雉科动物是“凤”的主要原型

  在雉科动物中,鸡、雉、孔雀都有异常艳丽舒展的羽毛,因此雉科动物成为百鸟之王“凤”的主要原型。民间也常把鸡唤作“凤”。

  “鸡窗”代指书斋

  鸡在古代被称为“德禽”。《韩诗外传》归纳了鸡的“文武勇仁信”五德,释曰:戴冠为文、趾突为武、好斗为勇、呼食为仁、守时为信。《幽明录》载,晋人宋处宗养一长鸣鸡于窗前,鸡开口和他谈论,极富言智,处宗因此言巧大进。遂有“鸡窗”代指书斋的典故。

  斗鸡习俗在东亚、东南亚各地都很流行

  鸡勇斗的习性被饲主加以训练,遂形成斗鸡的游艺活动。斗鸡习俗在东亚、东南亚各地都很流行,历史悠久。规范的斗鸡活动有游戏规则,在爱护鸡的前提下欣赏斗鸡的敏捷、勇武和英姿。斗鸡为民众喜爱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勇武之气能感染人、激励人。

 

  来源:青报网综合

  

更多青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