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海军航空学校:“海空擎鹰人”的摇篮

组建海军航空学校:“海空擎鹰人”的摇篮

组建海军航空学校:“海空擎鹰人”的摇篮

  在辽阔的深海大洋,中国海军新型驱护舰破浪前行,机务人员坚守战位,保障着直升机起降;在沿海的海军机场,每一条飞机跑道上,机务人员精神抖擞,维护着待飞的战鹰……这些分布于舰艇、机场的海军航空机务保障人员,被誉为“蓝天铺路石”“海空擎鹰人”,他们的母校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组建的海军航空学校,一个被誉为海军航空兵“摇篮”的地方。

  1950年6月,经中央军委批准,海军党委指示“成立学校,训练学员,培养干部,建立海空军”,决定组建“一航校”(飞行学校)和“二航校”(地勤学校)。其中,“二航校”在1950年9月19日首先成立,其前身是几个月前组建的海军业务学校。

  1950年10月31日,海军第一航空学校在青岛沧口机场成立。

  1951年1月1日,经中央军委批准,“一航校”“二航校”合并,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学校,赵汇川、桂绍彬分别担任校长、政委。

  1952年,海军航空学校第一期空、地勤学员毕业。当年6月,以该批毕业学员为骨干,组建了海军航空兵第一师第一团。至此,人民海军航空兵第一支战斗部队宣告诞生。资料显示,海军航空兵“天字第一号”学员姚雪森、“地字第一号”学员张毅民均毕业于海军航空学校,曾分别担任一团团长、机械师。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建校67年,海军航空学校三次分合、四迁校址、十易校名——1952年8月,海军航空学校一分为二,“一航校”迁至潍坊,“二航校”留在青岛沧口;1970年,“二航校”迁往山西太原,1974年迁回青岛;1992年并入海军航空工程学院,今年成为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

  67载光辉岁月,67载擎鹰海空。伴随着海军战略转型以及军队院校、军事教育调整改革,这所军事院校已累计培养航空装备保障各类人才10万余名,承担和参与南极首次建站、亚丁湾护航等220余次重大任务,成为海军航空兵部队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支撑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