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信息传递、学习办公、交友联络、表达感情的重要工具。但与此同时,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和隐秘性也使其成为负面情绪宣泄的场所。特别是各类网络谣言时有发生,如果任由其充斥着网络空间,将不断冲击社会信任体系,严重扰乱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
(一)科技的进步如信息技术、基因工程等,给现代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不确定性,加剧了公众生活的恐慌心理,为谣言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二)由于历史原因,部分人民群众知识水平不高、科学知识有限、对科学盲目崇拜的心理,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接受各类媒体信息往往早于社会公共信息的发布,导致公众对突发事件进行盲目性猜测,是谣言产生和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相关互联网法律法规的滞后,导致许多新型传播行为所造成的后果难以追究法律责任,谣言等有害信息传播的成本和风险大大降低,客观上助长了其滋生蔓延。
(五)由于商业利益的驱动,部分企业和个人为满足一己私利,不顾社会道德,编造谣言打击对手,致使网上舆论距离事实真相越来越远。
(六)网络推手、自媒体经营者出于自我炒作和营销推广的目的,通过在网上故意编造和散布谣言,吸引眼球、增加点击率、提高知名度,强化了谣言的扩散,成为制造和传播谣言的主力军。
(七)网上谣言信息往往带有欺骗性,网民出于善意提醒的目的,未经甄别核实转发给亲朋好友,客观上为谣言的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网络谣言的分类和危害
常见的网络谣言主要分为虚假灾情、虚假恐怖信息、虚假警情、社会生产、食品及产品安全、儿童安全、科学知识类谣言等类型。
(一)虚假灾情谣言
主要为捏造某种灾害即将发生的信息,或者捏造、夸大已发生灾害的危害性信息。这类谣言利用了人们害怕灾害发生的心理,极易引起社会恐慌,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如今年8月份利奇马台风在我市登陆前,即墨网民徐某制造了“崂山仰口隧道出现泥石流”网络谣言小视频,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二)虚假恐怖信息谣言
主要为虚构恐怖信息或危害公众安全事件的发生。这类谣言往往凭空捏造,危言耸听,容易引发公众恐慌、影响社会稳定。如2014年崂山网民董某编造发布了“恐怖分子大批来青,请家长不要带孩子去公共场所”的谣言信息,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的处罚。
(三)虚假警情谣言
主要针对人们对自身安全的关注,捏造一些骇人听闻或令人发指的虚假警情信息。这类谣言的编造贴近普通人的生活,容易引起公众愤怒、恐惧,引发公众对政府或某些群体的不满,严重扰乱人民的正常生活。如今年春节期间即墨网民王某国编造发布的“即墨古城有砍人事件”的谣言信息,给节日期间的即墨市民造成恐慌,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10日并处罚款1000元的处罚。
(四)社会生产谣言
主要为编造涉及社会生产的虚假不实信息,捏造或夸大现实社会生产事故的负面影响。这类谣言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秩序,极易引发社会恐慌,造成混乱。如2018年6月“上合青岛峰会”前夕,我市某自媒体号运营人李某编造了“市区所有加油站暂停营业”的谣言信息,导致市民连夜排队加油,严重扰乱社会秩序,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
(五)食品及产品安全谣言
主要为捏造或夸大某类食品或产品存在质量问题。这类谣言主要利用人们“民以食为天”的心理特征,引发公众对某类食品或产品的抵制,在满足一己私利的同时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秩序。如今年4月份“海军节”前夕,平度网民袁某某编造发布了“平度市23人感染H7N9死亡,暂时别吃青岛猪肉”的谣言信息,虽然是流传多年的老谣言,但仍在当地引发恐慌,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
(六)儿童安全谣言
是虚假警情谣言的衍生版本,主要针对社会、家长关爱少年儿童的心理,编造出儿童被拐卖、杀害的谣言信息。这类谣言传播后易引发全社会对儿童安全问题的过分担忧,极其不利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如今年7月份在我市朋友圈传播的“人贩子伪装开车卖螃蟹”的谣言信息,导致家长们纷纷教导孩子远离卖螃蟹的游商游贩,使孩子本该天真烂漫的童年无辜地增添了一个阴影。
(七)科学知识类谣言
主要打着科学的旗号,利用普通网民科学知识有限,对科学盲目崇拜的心理,发布例如“路由器释放甲醛”、“食品过X光安检机后存有辐射”等谣言信息,屡屡引发公众焦虑、增加公众对政府部门的不信任感,从而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三、传播谣言的主体
从我们前期工作情况看,老年人是传播谣言的主体,究其原因,主要是老年人对社会接触面少,知识结构与新科技的发展脱节,容易轻信所谓“专家”、“大V”、“学者”的宣传,特别是涉及反腐、健康类的谣言,不但轻信还积极转发。另外,从内容上看,涉及未成年人的谣言在家长中传播较多,这与家长关心孩子健康和教育有关。
四、如何应对网络谣言
了解了网络谣言的产生和危害后,我们普通群众应该如何应对呢?
(一)树立法律意识,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不为一己私利制作和传播网络谣言,配合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打击利用网络传播谣言的行为。
(二)增强社会责任感,自觉做到文明上网、文明发言,不传播未经核实的网上信息,做网络健康环境的维护者;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不助长谣言的流传、蔓延。
(三)提高科学素养,通过科普书籍、官方科普网站学习科学知识,增强自身对各种“伪科学”谣言信息的分辨能力。
(四)在生活中培养正确的批判性思维方式,遇到事情多思考,对于朋友圈中来历不明的所谓“真相”信息,可以自行通过网络搜索的方式进行对比判断,以政府部门官方账号通报信息为准。
2019-09-16 齐鲁网
2019-09-16 青岛新闻网
2019-09-16 青青岛社区
2019-09-16 青岛西海岸新闻网
2019-09-16 蓝睛
2019-09-16 法治青岛
2019-09-16 青岛新闻网
2019-09-16 青岛新闻网
2019-09-16
2019-09-16 青岛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