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敏:发挥青岛本土优势 全力锻造"明星"中医药产业

青岛市人大代表、上海医药集团青岛国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孟庆敏‍

青岛新闻网5月16日讯 新冠疫情发生后,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全方位全疗程参与,大大提高了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疫情下的中国无比强大,疫情下的青岛“国风”勇于担当。疫情期间,溯源于北京乐家老铺的青岛本土“老字号”品牌——“国风”,作为岛城唯一的国有中药企业,发挥着抗击疫情的主力军作用。企业第一时间向青岛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定点医院捐赠独家生产的抗病毒药品苦甘颗粒,并向全国各地医护人员捐赠医用口罩,助力白衣战士共同战“疫”;依托商业,春节无休,坚持营业,多方筹措抗疫物资,平价满足消费者需求。随着苦甘颗粒被纳入山东省疫情防治重点医疗用品(山东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学观察期推荐用药),“国风”从正月初五(1月29日)开始紧急复工,提前恢复相关药品生产,保证市场供应和民众健康需求。

可以说,疫情彰显了中成药的独特作用,与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分不开。2019年10月20日出台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强调,要提升中医药特色康复能力,促进中医药、中华传统体育与现代康复技术融合,发展中国特色康复医学。随着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老龄化加剧情况以及全民医保新医改政策的实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医药产业已经迎来加速发展黄金十年,因此未来的中国中成药领域将继续保持高速的增长。

中医药产业是国家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5月9日召开的山东省促进中医药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强调,要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把中医药产业与现代高效农业、医养健康、文化旅游有机融合,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对青岛来说,适应这一新要求,需要加速国家中医药改革综合实验区建设,展开医药产业大发展的强力攻势。

围绕如何抓住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这一前所未有的高光时刻,发挥青岛本土优势,培育龙头企业,全力锻造“明星”中医药产业,市人大代表,上海医药集团青岛国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孟庆敏表示,青岛中医药产业从规模、速度、质量、效益,在全国和全省范围内排名并不靠前,与青岛的城市地位不大相称,中药产业布局、中药企业培育和扶持机制还未完全建立。新一轮的青岛医药经济发展,必须融入到健康青岛、平安青岛以及青岛城市整体发展的关键环节中去,全力改造传统产业,以中成药创新为主导,以工艺创新为手段,以机理研究为基础,打造明星药,创造新模式,提高市场竞争力。

孟庆敏认为,要整合中医药产业资源,推动青岛医药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用“大平台”来带动;培育属于青岛自身的大品牌,强化工商协作、商商协作、建立一种协作机制,利用现有的中成药企业品牌资源和市场平台提升中医药研发能力,培养一批市场竞争优势的品牌。大力扶持以生产企业为主导,鼓励产学研联合,推动国家“经典名方”研发上市进程,引擎增速,打造新的行业增长点;大力扶持青岛中成药企业的资源要素配置和生产空间的布局,提高装备技术和智能化制造水平,提升产品质量的标准,“用质量谋求健康生活”。

关于优化中医药产业的营商环境,孟庆敏提出了以下建议:降低中成药企业的融资成本,支持多层面的资本市场融资,适当地给予一些财政政策,提供资金保障;按照市场化的原则发挥国有企业的龙头作用,建立、完善正向级机制,发展健康产业;加大对本土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支持鼓励青岛市医疗卫生机构优先配备和使用本土企业生产的疗效确切、百姓认可、具有品牌优势的优质中成药,满足本地百姓健康需求,助力本土企业抗疫情保经营稳发展。

目前,全国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性成果,各项工作正在逐步由应急状态向常态化转变。除了以上建议,孟庆敏认为,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的中医药工作非常重要,首要的是重视顶层设计,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大健康工作格局,真正让中医药文化渗透、植入到全民健康教育、尤其是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和健康教育中,教育和引导广大市民提高中医药文化健康素养,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青报全媒体记者 陈志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