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好品山东丨“中国土陶第一村” 让传承了600多年的“非遗”活起来

2022-02-25 10:00    大众网·海报新闻

乡村有记忆,“非遗”有传承。在青岛平度市于凤台街道的何家楼村,土陶烧制技艺已有600多年历史,被誉为“中国土陶第一村”。土陶有红陶和青陶两种,分为生活、建筑、工艺品三大类别,1000多个品种。2018年何家楼村的陶器烧制技艺,被列入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凤台“非遗”陶艺进校园

据何家楼村第十九代制陶传人、平度市陶艺博物馆馆长张永伟介绍说,何家楼土陶最大的特点是“会呼吸”,完全靠手工制作、柴草烧制、成为绿色环保最佳商品,其原料采用地下深层特殊陶土,不添加其它任何材料,土陶产品成为人们相互赠送的生活用品。

2015年7月,在当地党委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历时3个月在朝阳小区内建起了平度市陶艺博物馆,占地面积81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余平方米。2017年,被青岛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未成年人“青岛社会课堂”。

据介绍,何家楼村制陶的历史始于明朝洪武二年,到现在已有六百多年了,堪称“中国土陶第一村”。在传承发展中,传统的制陶技艺在何家楼村形成了独有的土陶文化。在博物馆展示的土陶藏品中,大到陶缸、炉盆,小至碗、碟、钵、罐,不仅包括砖、瓦、檐板等建筑用品,还有孵小鸡盆、婴儿座盆等日常家居用品,在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应用中无处不在。

学生参与陶艺制作

“制陶这门祖传手艺不能失传,要留住我们的‘根’和‘魂’,代代传承,源远流长。”据制陶传人、民间陶艺师张茂林说,近几年来,陶艺博物馆在凤台街道党工委关心支持下,陶艺博物馆除免费向公众开放、举办展览展示外,还从娃娃抓起,开展了“非遗”进校园研学互动活动,让非遗”活起来。

从2015年开始,每年“六一”儿童节都组织开展“非遗”进校园,传统文化代代传活动,发挥了“社会课堂”的作用,收到了很好的传承文化教育效果。自2021年以来,凤台街道“非遗”进学校,走进了平度市第二实验小学、平度经济开发区小学、厦门路小学、凤台幼儿园等8所学校,举办陶艺、面塑技艺讲授现场制作培训9期,受训学生1751名。

“陶”语花香,与“泥”有约。如今,土陶几乎成为何家楼村的代名词,不仅使这个村庄游人如织、名声远播,更作为多所学校的第二课堂,承担起了文化的传承的重要任务。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精彩推荐

国家部委激励支持拟推荐名单公示,青岛入选

2022-02-25    商务部网站

青岛已排查到本土确诊病例密接者、次密接者471人 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2022-02-25    青岛卫生健康

乌克兰总统:西方已经完全放弃了乌克兰

2022-02-25    央视新闻

青岛发出“作风能力提升年”动员令:凡事讲政治、谋事为群众、干事重实效、成事争一流!

2022-02-24    青报观象山

市南区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 回家不用再"爬山"

2022-02-25    青岛新闻网

最高3000万奖补!青岛出台意见,重金“播种”

2022-02-24    青报观象山

青岛早知道|青岛市2月22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外出培训同行者确诊 崂山绿茶首次走出国门 进入国际市场

2022-02-25    青岛新闻网

H5|打开青岛速写合集 看未来五年十区市发展蓝图

2022-02-25    青岛新闻网

查看更多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