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谁知盘中餐 “蛎蛎”皆辛苦

2023-02-16 08:13    青岛早报

谁知盘中餐 “蛎蛎”皆辛苦

-8℃出海、一小时捞两千斤……记者跟访鳌山湾养蛎人冯炳雪出海

在过去的10多年里,对于一直在海上养殖海蛎子的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街道神汤沟村渔民冯炳雪来说,平淡的日子里发生着不小的变化:小小的海蛎子,从开始的每斤几毛钱卖到了现在的2元钱,从原来的“本地销”变成为南方“鲜霸”。市场需求大了,养殖产量和收入也跟着增长,老冯感觉十分知足,每年靠着蛎子收入15万元左右,一家人住在小渔村“海景房”里,过着平淡幸福的日子。2月15日,已经连续跟踪采访冯炳雪10年的记者再次登上养殖小渔船,和60岁的老冯一起,冒着-8℃的气温出海捕捞海蛎子。

冰海一小时捞上两千斤

海上的寒风刺骨,坐在小渔船上不到5分钟,记者的双手就冻得通红。虽然已经60岁了,但老冯驾驶渔船身手敏捷,站在船头之上,那黑里透红的脸庞,是长年累月经过海风吹打形成的渔民特质皮肤。

“天热了就不出海捕捞海蛎子,天冷了才出海。”由于马达声音很大,冯炳雪扯着大嗓门告诉记者,鳌山湾是一片天然的养殖场,这也是老辈渔民选择在这里养殖海蛎子的原因。

冯炳雪在海上捕捞。

说话间,冯炳雪驾驶的小渔船就来到了养殖区域。这是一片安静的海面,海上的寒风虽然有些刺骨,但阳光斜照在海平面上,让人有了一丝丝暖意。养殖区一道道养殖浮标在海面上左右浮动,“安家”在约2米长养殖绳上的海蛎子,已经在大海中自然生长了半年多。

只见老冯将一根粗大的养殖绳放在船板滑轮上慢慢移动,开始收获海蛎子。随着一根根养殖绳被拉出水面,又大又肥的海蛎子便立即出现了眼前。老冯说,一根养殖绳上大约有10多斤蛎子,一个人能轻松地拉出水面,但等到全部出水后就变得沉重起来。看着渔民一根根向上拉得很轻松,但只有自己体验后才知道其中的辛苦。冯炳雪一连拉了20多根后,身上已经出汗了。稍作休息,老冯继续捕捞。一个小时的时间,船甲板上已经堆起了一座小山,足足有两千多斤海蛎子。

数千斤海蛎子上岸。

育苗看似简单却有门道

“春节前后是最忙碌的时候,每天都有几十万斤海蛎子上岸。”老冯介绍,他们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养殖海蛎子,近几年养殖面积有所增加,上百家养殖户加起来,一年的产量至少在5000万斤。这些捞上来的海蛎子,多数销往本地,还有一部分运到了南方城市。

鳌山湾养殖蛎子,基本采用的是传统养殖法,就是根据自然规律在大海里自然育苗,这些海蛎子会一直在10米左右的海水里自然长大。“每年7月1日到10日,是野生海蛎子集中产卵的季节。养殖户必须提前一天将带着扇贝壳的养殖绳放到海里,等待海蛎子自然在扇贝壳上产卵。”老冯说,自然育苗技术,已经在鳌山湾延续了几十年。自然育苗看似简单,但算不好日子很容易失败。如果提前把养殖绳放进大海里,哪怕早一两天,就会有别的海洋生物与海蛎子苗抢“家园”。经过长期实践,渔民们摸透了这个规律,只要等到7月1日这天,错开其他海洋生物的产卵期,这样野生海蛎子育苗率就会大大提高。

价格翻番“鲜”遍全国

跟大海打交道多年的冯炳雪,海上捕捞和养殖的经验都很丰富。今年,已经是老冯养殖海蛎子的第13个年头了。刚开始养殖海蛎子那年,由于运输等因素,捕捞上岸的海蛎子销路不是太好。后来虽然市场需求量一年比一年大,但批发价却一直在每斤八毛到一元左右徘徊。这几年,海蛎子的品质好了,产量大了,吃的人多了,价格也翻了番。

“靠着得天独厚的海湾,养殖海蛎子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老冯说,近几年养殖户们在不断根据情况创新养殖方法,提高海蛎子的品质。这几年,随着现代物流、网络平台的发展壮大,海蛎子成了不少市民追捧的“冬鲜儿”。市场在不断壮大,养殖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大量青岛的海蛎子远销全国各地,尤其是近两年成了南方的“鲜霸”。

“目前,海蛎子的批发价格是每斤2元。”老冯介绍,十几年前每斤蛎子的价格才几毛钱,后来批发价涨到了1元多,直到现在的2元,并且市场需求量很大。

即墨区鳌山卫街道神汤沟村党支部书记于国清告诉记者,鳌山湾拥有天然的野生牡蛎群,加上有河流从鳌山湾畔入海,藻类和微生物丰富,为海蛎子生长提供了天然的饵料。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即墨神汤沟村、七沟村沿海一带成为远近闻名的海蛎子养殖专业村。每年7月,当地渔民就会在养殖海域用绳子吊放扇贝壳,让海里的野生牡蛎苗附着,经过5个月左右的生长期便可以收获。在冬季收获期,渔民每天至少往返养殖区一次,捕捞的海蛎子基本当天就销售一空。

鳌山湾环境海域盛产海蛎子。

每年收入15万元左右

“每年年底开始忙碌,一直到第二年的5月份,基本每天都要出海捕捞海蛎子。尤其是春节前后的两个月,是一年中捕捞数量最多的阶段。”老冯介绍,就像在地里种田,他们每天漂泊于海上,风吹日晒,冒着冬季的严寒,时间长了脸上都冻起了厚厚的一层黑皮。虽然很辛苦,但每当看到收获颇丰时,老冯的心里很满足。老冯说,在他们村,像他这样的普通养殖户每年能赚到15万元左右。

新闻多一点

岛城海蛎子养殖

主要在这3个区域

记者了解到,除了即墨鳌山湾外,青岛的海蛎子主要养殖区域,还有胶州湾的红岛海域、崂山湾的沙子口。早在20多年前,以神汤沟为中心的几个小渔村,就已经开始大力发展海蛎子养殖产业。而胶州湾红岛海域,和鳌山湾一样合适海蛎子生长,每年不计其数的海蛎子从这里运往全国各地。

目前全球已知的牡蛎有100多种,在形状、大小、所含营养物质上有所区别。在我国一些沿海地区,牡蛎也被称为海蛎子或蚝。不少市民表示,分不清海蛎子和生蚝的区别。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牡蛎在南方被称为生蚝,在北方被称为海蛎子,营养构成中锌含量极高。一般来说,由于南北温度差异,生蚝生长快、个头大,海蛎子生长慢、个头小。海蛎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着“海中牛奶”的称呼。(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康晓欢)

精彩推荐

【青视点】烟火气回来了!除了发消费券 青岛还在这些方面发力

2023-02-16    青岛新闻网

时尚集团已冻结王力宏公司901万存款

2023-02-15    网易娱乐

河南济源王屋山云海奔腾春雪瑞泽

2023-02-15    中国新闻网

查看更多

识别二维码
关注青岛新闻网微信qdxww0532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