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心声丨全国人大代表史伟云:抓住发展机遇,提升医学装备国产化率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研究所所长、附属眼科医院院长史伟云:
抓住发展机遇,提升医学装备国产化率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6日讯 随着经济的全面发展和人民健康意识的逐渐上升,医疗器械行业开始逐步走进国家和居民的视野中。“近年来,国家对医疗器械的发展给予高度关注,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趋势和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带来的居民对健康需求的上升也将长期驱动医疗器械市场高层次化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研究所所长、附属眼科医院院长史伟云经调查发现,在现有支付方式下,提高10%~30%的材料国产化率可以使患者自负费用下降80%以上,医保支付费用下降10%~38%。为此,他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设备国产化的建议》。
医疗器械的创新不仅体现在产品上,更体现在整条产业链、资金链等的相互平衡供给上。史伟云认为,推进医疗设备国产化,要发挥“政、医、企、金”协同作用,优化国产设备采购政策,通过探索建立区域医疗机构、上级医联体与企业联合的多中心研发模式,构建新型医疗器械创新研发体系,要促进“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完善创新链和产业链,构建从研发到技术到产业化与应用的产业链生态,以供需良性互动建立长期、稳定的科研与供需关系,从而带动医疗器械产业的转型升级,满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创立并管理创新型医疗器械临床应用评价中心,完善审评通道,有力促进器械的市场化应用。
史伟云建议,要设立国家专项经费,实现原始性技术创新突破,提升国产医疗器械产品整体市场结构。重点突破解决限制高端医疗器械及核心部件国产化的突出技术问题,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高性价比的医疗器械,补充国内高端市场需求。同时,支持针对重点诊断试剂和设备技术应用的创新研究需求,实现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协同和互促。要加强多元资金保障和体系化产业激励政策,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提升企业资金保障程度,通过企业并购,加强、完善业务领域和专利布局,推动行业企业结构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要抓住发展机遇,重点突出部分方向,实现以点带面的突破。(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蔺君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