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APP

打开

开放的青岛,“再出发”

2024-05-06 10:07    青岛日报

开放的青岛,“再出发”

——写在青岛获批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40周年之际

风起云天,潮涌胶州湾。

1984年5月4日,开放的春风拂掠海岸,从北到南,14个沿海城市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自此,青岛开埠百年的时光洪流奔腾至全新的历史阶段。

万壑归流,勇做弄潮儿。

40年来,青岛在开放的大潮中勇立潮头、斩浪搏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投身其中又亲历见证了沧海桑田、翻天覆地的城市变迁。

山东港口青岛港码头。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的时点,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勇毅前行的力量。

值此青岛获批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40周年之际,我们回首来路——初心不变,汲取过往一次次奋斗拼搏的经验与智慧;眺望未来——心潮澎湃,以锲而不舍、笃定前行的决心和气魄,在更高起点上推进高水平开放,追逐新的梦想,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青岛新篇章”。

创造发展奇迹

开放之于青岛,并不陌生。

百卅年前,青岛开埠。多元文化激荡、海洋意识觉醒,为后来青岛主动把握时代航向埋下了伏笔。

40年前,青岛入列14个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与1980年建立的4个经济特区一起,形成了我国沿海经济开放带,走进了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的“春天里”。

这是中国为拥抱全球化第一次主动打开一扇窗,也为世界全面了解中国推开了一扇门。开放,首先开阔的是国际视野,置身其中,当大门越开越大,更是“逼”出了改革的内生动力。曾经刻板的体制机制灵活起来,一个个微观个体成为活跃因子,打破“计划”拥抱“市场”,当制约发展的“任督二脉”被打通,中国经济有了更加显著的世界性。

40年间,勇立开放潮头的青岛在先行先试中镌刻下一个个探索创新的时代印记,书写着一个个令人惊叹的发展传奇。

40年,改革春潮澎湃起。全市生产总值从1984年的71.8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15760.3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从不足14亿元增加到1337.8亿元;常住人口规模从不足154万增加到1037.15万;城镇化率不断提升,2023年年底达到78.3%……青岛抓住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世界价值链产业链转移机遇,以彼之长,补己之短,用新的视野格局、新的体制机制更迭与时俱进的意识观念,从技术、文化、制度、管理等层面实现全方位提升,推动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跃迁。

40年,东风浩荡满目新。1984年,青岛获批建立全国首批经济技术开发区,被赋予扩大经济技术对外自主权、给外商投资以仅次于经济特区的优惠待遇。抢抓先发机遇,青岛一跃迈上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就在当年,山东省首家中外合资企业——中日合资的青岛华和国际租赁有限公司开业,拉开了外商在青投资的序幕;截至目前,青岛已吸引179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兴业;2022年,全市外资企业实现纳税总额244亿元、进出口总额217.1亿美元、吸纳就业26.4万人,以不到1.1%的企业总量,贡献了全市超过四分之一的税收、超过六分之一的进出口和近十分之一的就业。高度重视外资、大力吸引利用外资,是青岛开放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

40年,勇立潮头逐浪高。伴随着开放的步伐加快,青岛外向型经济发力,企业阔步“走出去”。截至2023年年底,青岛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达2.17万家。海关数据显示,青岛市进出口总值从有外贸统计之初1993年的19.3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1246.4亿美元,年均增长14.9%。青岛外贸从“三来一补”加工贸易起步,一路向着产业链更长、附加值较高的一般贸易迈进。到2023年年底,青岛一般贸易额占同期外贸进出口比重达64.9%。贸易结构持续优化的同时,出口升级推动贸易平衡发展。伴随着青岛及周边腹地工业的快速崛起,资源、能源类商品进口规模不断扩大,青岛已成为我国北方主要的进口大宗商品集散地。青岛的货物贸易进口值也由1993年的9.3亿美元增至2023年的576亿美元。品牌“出海”青岛彰显实力。雅万高铁是中国高铁走向海外的“第一单”,也是“青岛制造”叫响全球的“金字招牌”。海尔、海信、青啤等一批知名企业从青岛走向世界,深度嵌入全球供应链体系,成为中国品牌推进全球化战略的领航者。如今,青岛正全力打造面向东北亚、联通日韩和太平洋的重要门户枢纽,国际“朋友圈”遍布全球超过220个国家和地区,“引进来”与“走出去”并行,青岛对外贸易投资交流互促共进,城市开放发展的脉络更加清晰。

打好“青岛牌”

开放之于城市,不是“千城一面”的循环复刻,而是在充分认清自身特点后的个性化表达,并由此形成城市间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回首40年,这是青岛开放的成功所在,也是最值得总结的经验。

已成功举办四届的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就是一个很好的观察窗口。之于全球,这是跨国公司以最高效的方式读懂当下中国开放发展新理念、新格局的高层次对话平台;之于国家,这是谋求高水平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高能级开放平台;之于青岛,这是一个撬动全球资源、接入全球网络的重要支点。

当青岛峰会聚拢全球跨国公司领导人的丰富资源,越来越多优质产品、尖端技术、创新资源由此汇聚,简单的买卖关系、代工关系,转变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双向合作、深层互动。由此,我们能够清晰地感知,开放带来的无穷活力,将转化成大大小小的各类机遇,滋养城市能级进一步跃迁。

门开得越大,发展就越快,竞争力也越强——青岛的开放发展历程,一再验证这样的规律。

当前,在世界经济的新一轮规则重塑中,相比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制度型开放强调的是更深层次的开放。此时,青岛只有保持大视野、大格局,把未来发展放在中央对青岛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放在国家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中来思考和谋划。

这是一座开放城市的应有站位。坚持这样做,才能更加理解,开放是青岛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希望所在,是青岛最鲜明的城市底色。提升开放平台能级,正是其中“关键一招”。

今年1月,山东省印发《关于支持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加码助力上合示范区“四个中心”建设等21条举措,突出上合示范区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在推进贸易便利化、畅通物流通道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进行10余项探索创新。

4年前,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正式挂牌,截至2022年,青岛片区以占山东省万分之三的面积贡献了全省6%的进出口和3.7%的利用外资。今年,青岛自贸片区将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融合集成自贸区体制和政策优势,全面增强高能级开放平台示范引领作用。

2023年10月,《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印发。作为城市地域空间形态演化的高级形式,青岛都市圈将推动作为中心城市的青岛与周边地区更大范围的资源要素自由流动,青岛也因此可以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集聚人口和经济势能,提高开放水平和发展能级。

国家赋予青岛的一系列“重任”,正是青岛“开放大门越开越大”的重要载体。建强用好这些高能级开放平台,需要我们思想更解放、眼光更超前、行动更有力,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勇气和决心,将开放举措落到实处。

回答时代命题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全方位、深层次演进,众多参与者的角色定位和发展诉求都在发生变化。此时,开放不是、也不可能回到过往的“舒适区”,而要在激烈竞争中寻求合作与发展。

今天,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全新语境下,开放站上了更高起点,“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亟待深入破题。

时代发问,城市提笔。青岛需要在更加主动、更深层次地参与全球化中作答求解,不断探索新维度、谋求新突破。

我们看到,在存量竞争激化、“内卷”博弈升级的当下,企业作为全球化主体的作用始终不减。更加关注挖掘增量、不断把“蛋糕”做大,当“慢球化”“全球化曲终人散”等杂音甚嚣尘上之时,实业家们更多谈及的是“新蓝海”,乃至“新的全球化”。

数字经济成新引擎。这一全新经济形态,是全球经济增长和创新发展的新动能。伴随其发展,数字贸易蓬勃兴起,数字相关规则的内涵外延不断扩展,跨境数据流动、数字知识产权和税收相关规则均取得新突破,并纳入越来越多的国际协定之中,必然为扩大开放带来强劲动力。

绿色低碳是新赛道。《世界开放报告2023》指出,近十年来,绿色贸易在全球货物贸易总额中占比维持在20%至23%之间,未来仍有巨大增长空间。各国加强在碳定价、碳规则等方面的沟通与协调,减少“绿色壁垒”,加速绿色低碳产品和技术在全球范围的扩散,必将开拓出更广阔的开放合作空间。

开放格局有新变化。全球秩序面临重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作为全球开放的重要参与者,寻求互利开放的愿望更加强烈。在新一轮区域性经济格局重组中,如何抓住发展新风口,成为企业与城市共同探索的一道“必答题”。

在上述新领域,青岛已加快探索的脚步:数字产业加速成势,集成电路、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产业一批龙头项目加快上新;寻找“低碳”最优解,青岛作为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强龙头”,提出实施碳达峰十大工程;加快构筑国际物流大通道,青岛充分发挥“四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国家综合型流通支点城市作用,尤其关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需求,有力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于青岛而言,主动作为、善作善成,努力探出开放新路径,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也是需要不断拓展、深化的“将来时”。

今天的青岛,需要承载的使命和功能,已远远超过40年前。在这里,要看得到高能级的要素资源配置,也要看得到富有活力的城市生态;要看得到前沿的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也要看得到有温度的生活服务、公共空间;要看得到不断跃升的“硬实力”,也要看得到持续提升的“软实力”,唯有不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才能让人才近悦远来,投资者心之向往。

开放,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历史的答案。带着对高水平开放承载的满心期待,踏上“再出发”的全新征程,青岛必将在扩大开放、深化改革中不断创造新的耀眼历史。(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兰星)

精彩推荐

青岛影视基地:期待更多“大片”上演

2024-05-07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

重磅政策!多省10000元!5月15-20日来青岛车展!买车正当时!

2024-05-07   

第二十二届玉珠峰登山大会闭幕 71人成功登顶

2024-05-06    中国新闻网

查看更多

识别二维码
关注青岛新闻网微信qdxww0532

青岛新闻APP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