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来自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的救护车驾驶员薛凯华驾驶负压救护车,准备转运新冠肺炎病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分批从北京、上海、青海、内蒙古、云南、吉林等六地征召65名队员,组成32个车组,派驻武汉市急救中心、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光谷院区、协和医院本部、协和西院,开展新冠肺炎患者转运工作。自2月12日到3月10日24时,车队累计转运新冠肺炎患者7343人次,其中危重症、重症患者2464人次,接送出院康复者数十人。
这些生命“摆渡人”日夜在医院与医院之间、留观点与医院之间穿梭不停,在车轮上、担架旁、轮椅边忙碌着,转运新冠肺炎患者。
据上海车队领队刘轶介绍,在转运任务最重的时候,他们一天出车次数要达到20次,转运病人数量超过百人。“再苦再累,我们每一次出车都能把病人平安地送到医院,病人在我们的车上没有发生危险、没有死亡,这就是我们工作最大的成就感。”刘轶说。
近日,他们的工作量较前期呈减少趋势。对于他们来说,运往ICU的患者越来越少,出院的越来越多,就是他们最高兴的事。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3月14日,几辆负压救护车前往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武昌医院转运新冠肺炎病人。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3月14日,来自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的救护车驾驶员薛凯华(左)运送新冠肺炎病人抵达武汉泰康同济医院后,与跟车医生刘畅商议转运事宜。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3月14日,来自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的救护车驾驶员薛凯华(左四)、来自内蒙古医疗队的护士陈丽华(左二)和跟车医生刘畅(左三)运送新冠肺炎病人抵达武汉泰康同济医院。病人加上担架以及其他医疗设备,要近100公斤重,在繁忙的转运任务中,救护车驾驶员往往也需要下车帮助抬担架、接患者。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3月14日,来自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的救护车驾驶员薛凯华(中)、来自内蒙古医疗队的护士陈丽华(左)抵达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武昌医院,准备转运病人。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3月14日,来自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的救护车驾驶员薛凯华抵达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武昌医院,准备乘坐电梯上楼接新冠肺炎病人。在繁忙的转运任务中,救护车驾驶员往往也需要下车帮助抬担架、接患者。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3月14日,内蒙古医疗队的护士李维娜(左)在前往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武昌医院转运新冠肺炎病人的路上调整自己的护目镜。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3月14日,来自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的救护车驾驶员陆志刚在驾驶负压救护车。年近五旬的他是目前在武汉工作的上海救护车队驾驶员中年龄最大的,是上海第一批驰援武汉的救护车司机之一。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3月14日,来自内蒙古医疗队的护士陈丽华(右)转运完新冠肺炎病人后回到武汉市急救中心,在同事的帮助下做个人消毒。转运车队队员大部分都会与新冠肺炎病人发生各类接触,暴露风险高,个人防护是他们首先要做好的工作。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3月14日,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武昌医院,来自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的救护车驾驶员薛凯华(右)和来自内蒙古医疗队的护士陈丽华将新冠肺炎病人送走后,给担架和自己消毒。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3月14日,一名来自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的救护车驾驶员在运送几名新冠肺炎患者抵达武汉泰康同济医院后,等候在病房楼外。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