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正文
青岛冠状病毒肺炎平台

市长带队赴成都,第一天都看了哪些地方?观象君深度探访,感受慢成都的快逻辑!

2021-05-11 08:50 来源: 青报观象山
分享到:

对标先进,比学赶超,已经成为城市成长、向更高处攀登的“必修课”。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城市发展的关键节点,青岛党政考察团再次南下学习,第一站选择了成都。

5月10日,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率青岛市党政考察团在成都考察,紧锣密鼓,马不停蹄,一天看了八个地方,这些考察点可谓“精挑细选”,相当有代表性,很“成都”,很有“看头”。

与此同时,观象君继续穿梭于蓉城的大街小巷,体悟这座网红城市的律动。

跟着考察团一路走一路看

第一站【中国-欧洲中心】

中国-欧洲中心由成都市与欧盟委员会、国家商务部、科技部于2017年5月共同启动运营,是中国-欧盟投资贸易科技合作洽谈会永久会址。作为“一带一路”对外开放的新旗帜,中国-欧洲中心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以“对欧商贸中心、交往中心、服务中心”为核心功能定位打造国家级对欧开放合作平台。同时,作为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示范点,全国首创行政审批及服务新模式,设有西部首个涉外“自贸区政务服务大厅”,集中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国际营商环境。

第二站【成都新经济活力区·双创服务平台】

成都新经济活力区·双创服务平台位于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府软件园C区,由双创战略总序厅、七大双创服务平台馆(人力资本协同平台、科技创新创业平台、服务实体经济平台、智慧城市建设平台、消费提档升级平台、绿色低碳发展平台、供应链创新应用平台)、六类双创成果展示馆(智能经济双创成果、数字经济双创成果、创意经济双创成果、流量经济双创成果、共享经济双创成果、绿色经济双创成果)三部分构成;配有“双创”会客厅、“双创”研究室、“双创”新产品发布厅等特色厅室。

第三站【成都规划馆】

成都规划馆展示内容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川时对成都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为重点,系统展示了成都4500年城市文明史;五版总规和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概要;成都重要区域、重要地段和重点项目的城市设计;“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五大功能区差异化区域发展策略;天府绿道等专项规划等内容。

第四站【菁蓉汇】

菁蓉汇是成都高新区按照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创新创业中心目标定位建设的天府创新创业旗舰项目。项目总占地面积95亩,总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8栋楼,其中研发写字楼7栋、综合配套服务楼1栋。截至今年3月,入驻孵化器/众创空间35个,种子期雏鹰企业123家,瞪羚企业38家。

第五站【望平坊】

望平坊位于望平街与蜀都大道交汇处,是成华区实施的猛追湾市民休闲区一期工程的示范区,占地6200平方米,总改造建筑面积15710平方米,整体以“工业文明和现代时尚交相辉映,美食文化与文创产业共生共融”为打造理念,通过引入几何书店、万科泊寓、万科理想加、途家斯维登全国民宿标杆项目等核心资源,打造融合跨界书店、文创新零售、产业孵化、国际青年社区、特色民宿等多模块的“最成都?文创美食合集”,营造形式多元、功能复合的体验空间。

第六站【下涧槽社区】

下涧槽社区前身为成都机车车辆厂家属区,始建于1952年,总人数14085人,其中常住人口11658人。社区通过整合资源,精心打造三大功能空间和24处邻里交往空间,集成优化服务功能,拓宽社区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渠道,从“人、文、治、地、景、产”六大维度,构建社会企业孵化新平台、社区生活新场景、社区服务新业态、社区文化新生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第七站【中车·共享城】

中车·共享城是四川省级重点项目、成华区首个TOD项目、中车置业退城入园全国布局首站项目、工业遗产保护及改造示范项目,以“一站、两路、两心、三组团”为设计理念打造,即中车站(一站)、创意铁轨步行景观道和连接中车站与成都理工大学的林荫大学路(两路)、两个社区文化中心(两心)、工业主题社区组团—以机车公园、四季花园、艺展中心构成,TOD核心组团—2号、3号地块集中商业打造及工艺遗址改造等与轨道交通的结合,中车创智街区组团(三组团)。

第八站【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是由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组建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各类中小尺寸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面板(TFT-LCD)及相关产品的高科技企业。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BOE)创立于1993年4月,是一家为信息交互和人类健康提供智慧端口产品和专业服务的物联网公司。作为全球半导体显示产业龙头企业,BOE(京东方)带领中国显示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强。目前全球每四个智能终端就有一块显示屏来自BOE(京东方),其超高清、柔性、微显示等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知名品牌。

跟着观象君品味这座城

没人能否认成都的巴适安逸。

甫抵蓉城,空气中飘散着麻辣火锅味儿,蓦然回首,街道拐角还散发出淡淡的书香味。谈天、采耳、下棋、喝茶,在最慢的节奏里,成都人享受着最闲适的生活。

这只是成都的A面。闲适生活的背后,这座城市发展的步伐正变得急匆匆,展现出的发展速度和力度令人惊艳。

“十三五”以来,成都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1%、超过1.77万亿元,在全国城市排名上升2位至第7位;电子信息产业成为万亿级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万亿元;国家级创新平台达119家、增长77.6%,市场主体突破292万户;7家企业达到独角兽标准,新职业人群规模位列全国第三,成为“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之一……

为解码这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基因,5月8日至10日,观象君兵分四路,探访成都的B面。天府市民云,成都“互联网+”一站式城市服务平台,APP上线不到3年,超940万人在使用;成都TOD,城市综合治理的新范式,启动3年多时间,14个TOD综合开发示范项目次第呈现;菁蓉汇,中西部最具代表的“双创升级新空间”,不到5年,入驻企业总数已达1775家;

发展新经济,成都推动城市战略转型的重大抉择,布局3年多,新经济总量指数跃居全国第2位……在这一个又一个场景里,成都发展的快逻辑喷薄而出。

01

智慧治理的新路径

坐标:天府市民云

有大数据显示,18到40岁的成都人,手机上可以没有抖音、快手,或许没有京东、拼多多,但“天府市民云”APP几乎是有的。截至目前,成都常驻的1600多万人口中,超过940万人在使用这款APP。

5月8日上午,观象君来到成都天府市民云服务有限公司,办公室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块占满整面墙的大屏,上面显示着后台运行监测的数据,如用户总数、总服务人次等。“以成都的人口总量来测算,‘天府市民云’基本覆盖了城市所有家庭。上线近三年,注册人数此时此刻仍在平稳增长。”天府市民云有限公司产品总监李良东说。

大屏幕上每30秒一次的数字更新,代表着又有几十位成都市民通过一款APP链接进入城市智慧治理的网络中。

市民的主动“入网”是基于需求能得到满足。成都市民李含荣说:“这个APP只要认证一次,就可以查社保、公积金、交通违章等信息,又可以生活缴费、挂号,还可以在线办事,有了它,再也不用下载一堆软件,关注不同公众号,设置不同的账号密码。”

不仅如此,市民享受城市便利服务的同时,也为成都政府城市治理提供了精准依据。

小软件,大效用。一款看似简单的APP,实则考验了城市顶格推进的“大智慧”。天府市民云以市民需求为导向,是由中共成都市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成都市政务服务管理和网络理政办公室牵头,联合多个部门、平台企业,推出的“互联网+”一站式城市服务平台,定位为覆盖全川的城市服务的总入口。

李良东直言,解决当下城市公共服务分散,审批流程复杂,办事不便等问题,技术不是难题,真正难在如何打破数十个乃至上百个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实现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共享、资源协同。

“成都市委市政府把这款APP开发运营列为‘一把手工程’,坚持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统筹协调近60家部门(单位),并提供强大的服务器等基建资源,攻克行政和技术障碍,最终实现数据互联互通。”目前天府市民云整合政务APP20余个、公众号40余个,其他市场主体APP、公众号500余个,涉及230多项服务。

“天府市民云”APP更像是一扇窗,展现了成都精细治理、智慧治理的决心。

近年来,作为全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城市,成都不断探索特大城市智慧治理的新路径:在加强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面,学习上海、杭州等地先进经验,坚持“一体化、一盘棋”统筹推进,先后制定出台多个支持文件;在提升“城市大脑”支撑能力方面,持续推进系统接入、数据汇聚和应用场景开发。

成都的“顶层思维”“顶格战法”,以及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不遗余力,或能为青岛提供借鉴。

02

城市治理的新范式

坐标:TOD展示中心

初夏时节,绿树渐已成荫,百花犹有余香,如果没有路牌、没有周边正在施工的工地,观象君只当走进了一处绿地公园。漫步展示中心户外广场,花径铺展在树下,下沉广场水幕潺潺,碧桃、矮松、花灌围合四周、错落有致,步步皆风景。

“离家即是地铁,出站便是单位,在这里上班是一种享受。”3月18日,TOD展示中心对外开放之初,展厅讲解员许淳鑫便已来到这里。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她已为100多拨访客介绍了成都建设全球TOD典范城市的理念。许淳鑫说,TOD这一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为成都人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生活的大门。

许淳鑫的想象中,在TOD项目居住的人,近在咫尺的公园、商场可一站式解决生活所需,若要远行小区地下通道更是直通地铁站,方便快捷;在TOD项目工作的人,走出地铁站不远就是工作场所,下班后健健身、购购物,乘上地铁回家,舒适安逸。

2017年成都TOD启动至今,3年时间、4年未满,许淳鑫的畅想正变成现实。“建设TOD项目,成都有一个‘137’理念,这在陆肖站TOD规划中得以充分运用。”陆肖TOD项目现场负责人苟伟介绍,“1”指的是以轨道交通站点为中心,在半径100米核心区布局商业服务业设施;“3”则是指在半径300米次核心区布局公共服务设施等;“7”指的是在半径700米非核心区的低密开发,布局住宅、公园等。苟伟认为,TOD并非简单地组合,而是一种有规划的布局,实现整个社区的综合性开发、促进城市有机更新是TOD的题中之义。

十多个TOD综合开发示范项目同步开建,统筹全域推广一盘棋,成都“重仓”TOD有着极其现实的考量。

2017年底的成都,管理人口已达2053万,而且正以每年50万人口的速度增加;与此同时,“成长的烦恼”随之而来——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加,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大城市病”带来的问题日益凸显。

面对“大城市病”,成都预判谋划,对症下药,精准“开方”。

2017年,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打造绿色交通体系”的目标,大力推进轨道交通加速成网。

发展轨道交通是建设绿色城市的有效途径,但随着轨道交通建设运营里程不断增加,投入也将越来越大。

如何平衡轨道交通的公益性和经济性,实现轨道交通为城市发展助力的同时,以“自我造血”实现可持续发展?TOD正是“祛病良方”。

03

双创升级的新空间

坐标:菁蓉汇

“以成都为中心组建云网专业团队,我们要将这里打造成鹏博士全国云网业务标杆城市。”5月8日下午,在位于成都高新区核心区域的菁蓉汇,一场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大会成功举办。会上,鹏博士电信传媒集团云网通信事业部副总经理周思华透露了公司新一轮布局规划。

跳出重点布局的北京、上海、深圳,“押注”成都背后,鹏博士显然是看中了这座城市日益蓬勃的创新创业氛围。近年来,成都创新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歇,一大批初创期企业从这里走向世界。

2016年3月启用的菁蓉汇就是成都“双创”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中西部最具代表性的“双创升级新空间”,菁蓉汇成为成都高新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动力源。截至2020年底,这里已入驻众创空间、孵化器25家,入驻企业总计1775家。

通过构建企业融通“横向”机制,菁蓉汇织密区域协同创新网络。

启英泰伦是一家专注于为市场提供端侧语音AI芯片、算法以及配套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采用其AI芯片或方案的直接客户超过600家,包括海尔、海信、美的等行业巨头。日前,启英泰伦刚刚完成新一轮融资,融资金额达数千万人民币。

“园区也在为我们接洽新的投资机构,在新一轮融资计划中,他们很有可能就是跟投人,甚至领投者。”启英泰伦董事长助理凌静伟表示,就人工智能类企业而言,落户菁蓉汇的好处并不局限于此,“我们更看好这里打造的全生命周期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凌静伟介绍,菁蓉汇落地有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导入了清华大学MR中心、联通5G+AI创新中心等13个创新中心,这对启英泰伦而言,有着“近水楼台”的先发优势。

通过构建企业培育“纵向”梯度,菁蓉汇打造科技型企业集群。

针对雏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龙头企业等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菁蓉汇制定精准化、差异化支持政策,构建多元化产业社区。2020年,菁蓉汇培育种子期雏鹰企业45家、同比增长221%,创造出国内乃至全球多个首次。

其中,精灵云是国内唯一拥有自主可控容器调度引擎的云计算服务商,也是全球首批21家KCSP服务提供商。“我们在这里感受到了成都蓬勃向上的创新创业激情。”精灵云副总裁陈汶称,自己感触最深的就是人才招聘时不再焦头烂额。

“公司研发人员占比高达70%以上,前些年最担心的就是招不到人、留不住人。”陈汶透露,自己刚刚到访过电子科技大学,她从学院负责人处了解到一个情况:该学院毕业生“留蓉率”较几年前翻了一倍还多,越来越多行业人才毕业后愿意留在成都,“对企业而言,人才什么时候都不嫌多。”

04

引领发展的新动能

坐标: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展厅

走进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展厅,迎面而来的是成都市地图形状的LED屏,屏上展示着“发展新经济,创造新动能”新经济主题词,以及一段成都新经济宣传视频。

这里是展厅内起、承、转、合四个主题厅的起点,也是透视成都新经济“前世今生未来”的起点。

成都是率先布局新经济的城市之一。2017年8月,成都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成立新经济发展委员会,9月成立新经济发展研究院,11月召开新经济发展大会……与新经济有关的决策部署如鼓点般密集,标志着成都新经济元年的到来,以数字经济等“六大新经济形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等“七大应用场景”为重点的新经济产业体系自此开始构建。

观象君来到“承”的主题展厅,这里图文并茂地展示着成都实践探索新经济的阶段性成绩。至2020年底,成都实现了独角兽数量从0到7的飞跃,科创板上市及过会的新经济企业已达8家,新经济企业超过45万家,新职业人群突破60万人,新经济总量指数居全国第2……

短短3年多,成都新经济实现了从起步到腾飞,推动力源自哪里?

发展新经济,成都有一套自己的创新机制。在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宇看来,制度创新是先手棋,实践创新是立足点,理论创新是指向标。三者不断迭代,形成新经济发展“成都路径”。

以实践创新为例。在“转”主题展厅内,智慧家庭、健康社区和城市出行三组生活场景,串联起日常生活中的新经济场景。

场景是新经济落地的重要载体。成都作为全国率先提出新经济场景理论的城市,早从2019年3月起,就在全国发出首份“城市机会清单”,围绕政府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需求,梳理发布可供新业态企业参与的机会,为企业的前沿技术和创新模式提供应用落地的空间和载体。

2020年,成都举办了10场“双千”发布会,共计释放城市场景建设项目投资约6400亿元。今年1月举行的新经济共享大会上,成都再发布1000多个场景释放约1.9万亿元机会。

场景的释放,在企业眼中,是实实在在的发展机会。仅疫情防控期间,成都先后发布三批次专题城市机会清单,促进50余家企业的热成像体温筛查系统、智能消毒机器人等创新产品得到规模化应用。

成都新经济发展的最终落脚点还是如何服务企业、培育企业。“成都在招引新经济头部企业的同时,也注重梯度培育本土新经济企业,以链圈思维聚焦前沿细分行业,既深度服务了头部企业,又在差距最小的领域占领先机。”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有关部门负责人举例,京东方落户后,成都迅速聚集了一批新型显示企业,既有招引进来的,也有培育强大的。展厅里有一台极米激光电视,研制它的企业——极米科技,就是成都本土培育起来的智能投影、激光电视领域的领军企业。3月,极米科技已经登陆科创板。

另外,今年2月上市的国内“无人机第一股”——纵横股份,也是成都本土培育起来的工业级无人机领域的领军企业。“众所周知,深圳的大疆是无人机领域的NO.1。但进一步细分,大疆属于消费级无人机赛道,而成都在工业级无人机赛道具备高点起步、快速发展的条件。我们错位发展,大有可为。”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有关部门负责人这样说。依托雄厚的航天军工产业研制基础,成都如今实现工业级无人机国内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培育了腾盾、纵横、傲势、携恩等无人机相关企业超过500家,成为工业级无人机的产业中心。

以本土培育壮大产业主体,以场景营城推动产业发展,实践创新为成都新经济迅速起势提供了强大动能。

展厅参观的最后一站,播放了一部仿若身临其境的3D微电影。影片展现了2035年的成都:通过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懈追求,实现人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站在未来看今天,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成都、青岛,进阶路径已然明晰。  

观象君手记:

成都是一座怎样的城?

短短几天,观象君有了太多成都印象: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小吃摊,大排档,萦绕着市井烟火气;聚集着一众国际大牌和网红品牌的古街里、春熙路,洋溢着时尚范儿。

成都人吃饭走路慢动作,当地人说自己随性惯了;桂溪生态公园的绿道,写字楼前精心修剪的园林景观,处处体现了城市的精细管理。

破墙透绿的人民公园,知名的宽窄巷,无不透露着老成都的慢格调;十字街头步履匆忙的都市白领,川流不息的地铁人群,深夜灯火通明的创业聚集地,这里俨然又是一座快节奏之城。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成都。正是骨子里快节奏的奋进精神,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开放包容的秉性,才让成都人有了可以慢、可以随性的资本。因为清楚知道自己有什么、要什么,所以成都,或许未来都成。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