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海底隧道6月通车后将结束“青黄不接”历史
2010年6月 胶州湾海底隧道实现主隧贯通
青岛新闻网5月30日讯 举世瞩目的胶州湾海底隧道将于6月底通车,这将会彻底改变大青岛“青黄不接”历史。作为打造现代化国际大城市框架的结构点,海底隧道的安全、质量、投资、工期全面均衡可控,创造了国内外海底公路隧道工程领域内的多项记录。青岛新闻网就为您盘点胶
州湾海底隧道的多项之最。
整体规模最大
胶州湾隧道是目前世界建设规模最大、我国隧道长度第一、世界长度第三的海底公路隧道,也是继厦门翔安隧道后我国的第二条海底隧道。线路全长8800米,隧道全长7800米,跨海域部分3950米,设计工期长达47月。
建设难度最高
隧道主体在海平面以下70米,覆盖层较薄,陆域以花岗岩为主,海域以火山岩为主,岩性多变,断裂带密集,环境和地质条件异常复杂。
施工手法最新
在国内首次采用高性能喷射混凝土。研制使用C35高性能湿式喷射混凝土和C50衬砌混凝土,解决了抗海水侵蚀、抗冻、抗裂等问题;首次采用可维护防排水系统。运用新型防排水技术、工艺和材料,提高了隧道防排水系统性能和方便后期维护;首次实施第三方监控量测。采用多种监测项目相互印证、实测与回归预测相结合等综合检测手段,增强了评判岩层结构科学性预见性,确保了隧道施工和地面建筑物安全;首次采用大型机械手施工作业。采用凿岩台车、风动钻机钻孔注浆,减少了隧道的渗漏水量,用大型无轨装运设备进行开挖出渣作业,确保工程快速、连续、均衡进展。
单位造价最低
隧道平均每公里造价约5.18亿元,低于厦门翔安隧道(6.78亿元/公里)等国内同类隧道。
施工进展最快
风险最大的土建主体工程施工只用了36个月,比厦门翔安隧道节省工期12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