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新闻网3月30日讯 在本次青岛“两会”上,作为青岛打造蓝色枢纽与西海岸经济新区建设的重要节点,胶州市的发展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之一。中共胶州市委书记、胶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德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胶州市将加快建设现代化幸福宜居新区,努力实现全省县域发展领先、进入全国前十强。 在青岛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市委提出了“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城市总体布局,做出了实施大沽河综合治理的战略部署,胶州作为北部新城的有机组成部分,拥有胶州湾腹地最开阔的空间优势,在大青岛海陆统筹、东西联动的海湾型城市布局中日益凸显出不可或缺的枢纽作用;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育十条千亿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对胶州提出了打造高端制造业基地的发展定位,为我们深入承接蓝色硅谷的科技研发和孵化成果,密切联结西海岸经济新区的港口物流发展,进一步明确了主攻方向。 着眼于全面贯彻落实青岛党代会和“两会”精神,胶州将坚持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实施倍增计划(力争五年内主要经济社会指标翻一番),实现两个率先(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全力打造蓝色枢纽之城、创新发展之城、生态宜居之城、弘文尚德之城、和谐幸福之城,加快建设现代化幸福宜居新区,持之以恒地寻标、对标、达标、夺标,单项工作创一流、全面工作争第一,勇当青岛五市排头兵,努力实现全省县域发展领先、进入全国前十强。 坚持海陆统筹 积极打造蓝色枢纽 中共胶州市委书记、胶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德平介绍,胶州市居半岛咽喉,自古以来即是商贸重镇、流通中心,北宋时期曾为全国五大对外通商口岸之一,设立市舶司,长期以来,在环湾区域乃至半岛发展中具有海陆联动的突出区位优势,在大青岛历次规划布局中,均赋予重要地位,早在1935年城市总体规划中,即被确定为青岛市综合交通枢纽中心,目前,“三高四铁两站”(青银、青兰、沈海三条高速公路,胶济、胶黄、胶新、胶济客运专线四条铁路,中铁集装箱中心站、胶济客运专线胶州北站两站)汇集于此,形成了强大的区域辐射能力,境内年集装箱流量近340万箱。 在未来的发展中,胶州市将抢抓蓝色硅谷建设、西海岸经济新区建设、大沽河治理等战略机遇,加速推进“一区一港一带”建设,增创功能优势,打造海陆统筹的蓝色枢纽。 一区即由产业新区、少海新城对接融合构筑起的近百平方公里滨海新区,加快引进蓝色高端制造业项目,建设统筹联动、一体发展的蓝色高端制造业基地,打造产业联动枢纽; 一港即胶州湾国际“陆港”,依托总周转量可达350万标箱的中铁集装箱中心站,突出陆海联动、公铁联运优势,拓展口岸、保税功能,引进长春一汽物流、青啤物流等项目,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保税加工、电子商务等产业,打造山东半岛集疏运商务物流枢纽; 一带即大沽河产业带,按照“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要求,着力打造生态中轴、幸福纽带、活力水岸。北部发挥胶州大白菜、沙梁土豆等特色农业品牌的规模带动效益,建设12个特色精品园,打造生态农业示范带;中部依托少海新城、李哥庄沽河金岸旅游区等,加快发展特色服务业,有序推进流域内81个村庄合并成17个社区,加速2.53公里样板段建设,打造新型幸福社区聚集区;入海口依托生态湿地,提升生态涵养能力,打造滨海湿地保育带;南部培育壮大一批百亿级产业集群,打造蓝色制造产业区,造福沿岸近10万百姓,打造大青岛生态轴线枢纽。 拓展产业链条 加速壮大蓝色高端制造业 在产业规划上,胶州市将发挥产业规划引导作用,立足自身产业基础,着力打造千亿级高科技机电产业集群,重点培育(海尔)家电产业、(中集)冷链产业、(软控)数字化装备产业、(华创风能)风电产业、锅炉及辅机产业和金属结构制造产业等六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同时,深入开展“定向招商突破年”活动,瞄准有关产业链条、技术链条、市场链条和品牌链条,加速引进一批核心龙头项目。成立大项目推进协调领导小组,完善市级领导包大项目推进工作制度,统筹项目落户的奖励办法、分成办法和考核办法,促进产业集约布局,集群发展。综合运用科技创新、协会管理、品牌打造、上市培育和发行债券等措施,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强化人才支撑,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两大计划,打造人才集聚洼地。 优化发展环境 全力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环境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是一项民生工程。未来,胶州将进一步优化环境作为重要工作目标。 一是着力治理城乡环境。以建设更具竞争力、各类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社会为目标,深入贯彻青岛市大干300天市容环境整治行动动员大会和年初召开的胶州环保大会精神,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省级生态城市“三城”共建,在全市范围内“造好绿”、“治好河”、“整好山”、“管好城”,同时抓好主城区、滨海新区、大沽河流域等重要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打造一批示范样板。 二是着力优化政务环境。加强政治生态建设,以“干净健康、生机勃勃、广泛汲取、包容和谐”为要求,深入开展“机关作风提升年”活动,着力推进“六治”(治庸、治懒、治散、治慢、治拖、治瞒),在全市大力弘扬“勇争一流、优政勤勉、真抓实干、公正严明”四种作风,促进各项工作进一步加速、提升、增效。 三是着力改善社会环境。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做好解难题、化矛盾、促和谐、保发展的文章,强化服务大局、服务项目、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理念,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序的生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四是着力提升人文环境。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树一批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敬业诚信等方面的先进典型,切实提升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弘扬城市的“精气神”。(青岛新闻网记者 任俊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