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 正文

系列评论12:郭家沟村土地股权化堪称样本

来源:大众网 2012-05-15 17:43:55

  郭家沟:土地股权化堪称土地流转的样本

  “鲁花杯”第八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系列评论之(12)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伊茂林

  有人做过这样的调查:现在真正在农村种地的农民群体中,几乎看不到年轻人的身影。现在的农民以50后、60年后为主,他们已经五六十岁了。也就是说,再过20年,当他们逐渐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我们将面临无人种地的局面。

  20年后,谁来种

地呢?有人说,这个问题不用担心,因为有农业机械化。不错,机械化作业当然是中国农业的必由之路。但问题又来了,如果按照现在的农村土地经营权状况,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有一个巨大障碍,那就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就是说,实行大规模农业机械化作业,必须改革现行的土地经营权模式。怎么改呢?莱芜市彭泉街道郭家沟村,在希望的田野上给出了一个带来希望的答案。

  不妨看看郭家沟的操作模式。郭家沟村现有耕地8000多亩,共有384户、921人。2004年以来,按照统筹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思路,该村推进土地承包经营股权化,建立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对村里的土地确权登记,明确权益所属人。在村民自愿前提下,按照每4亩地为1股的标准,将4684亩地折算成1171股,入股土地全部交给郭家沟生态农林开发公司经营,所得收益由合作社和公司按六四分成,社员每股每年保底收益1200元。入股流转土地,建立了花生、黄烟、扁桃、板栗4个种植园区和无公害蔬菜、冬枣、金银花3个种植基地,2011年又投资200万元建设了8个高标准的有机蔬菜温室大棚。由于实现了规模化种植,从种子开始,在农作物种植、管理、销售的各个环节,都采取了一套严格的标准体系,土地收益大幅提高。村里几乎没有闲在家的村民,他们要么外出经营,要么在村里的公司打工,每年工资收入成倍提高。

  像这样采取承包经营权股权化的办法,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量化为股权,农民可以用股权参与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从而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价值化和有偿化。可以说,郭家沟的这种做法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这种改革为什么会得到农民拥护?因为它充分尊重并保障了农民的利益。它不是那种为流转而流转、为改革而改革的权宜之计,而是在流转和改革中,找到了发展的后劲,有办法、有制度、有市场让农民的收益年年攀高。

  郭家沟村的土地股权化之所以能够成功,就在于它自觉运用了基本的市场规律,把土地资源变成了资本。资源只有进入市场才能变为资本,资本只有流动起来才能产生效益。推而广之,用改革的办法、市场的手段和创新的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顺畅流动,就能极大地解放生产力,增强发展活力,有效破解转变发展方式面临的项目、资金、人才、市场等制约问题。

  看了郭家沟村短短几年由穷变富的实例,它让人思考很多问题,包括农村大量闲置宅基地的有效利用等,都需要创新制度、创新模式,让资源效益最大化。这样可以引导资本市场逐渐向农村转移,一方面为大量民间游资找到了投资方向,一方面大大改善了农村面貌,缩小城乡差距。

  反思这些年来的改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落后、农民贫穷,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可自由支配的生产资料。农民对土地没有完全的处置权和收益权,使得土地不能作为生产要素进行有序流动。土地股权化,使土地由“死物品”变为“活资本”,从而使土地资本流动起来并能够升值。当进城农民或者不愿种地的人将土地转包甚至转让出去的时候,土地交易或抵押等能为土地拥有者提供直接的货币价值,这部分人就有了创业的本钱或者在城里买房的能力,农民摆脱了土地束缚,同时又赋予农民自由迁徙的权利,农民创业的压力和进城的难度会大大减小。这样,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才能在互相衔接中稳步推进,消除二元体制实现城乡一体化,才不是一句空话。因此,探索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让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以宅基地使用权入股,不失为一步好棋。

  最后再插一句,郭家沟村的变化也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当生产关系不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要大胆的改、大胆的试。这也完全符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

-
相关链接

上一篇:系列评论11:从阿胶到水城明珠传统共现代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