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 正文

【第一书记】徐勇:村里来了个"万能书记"

来源:青岛新闻网 2013-08-29 21:47:36

   【青岛新闻网特稿】

   【足迹﹒走近第一书记】

    清晨4点半,天刚亮,胶州市里岔镇良乡一村“第一书记”徐勇的一天就开始了。

    作为青岛市委宣传部网络办副主任,他到良乡一村任职已1年有余。这一年多时间里,他深入田间地头,谁家有农活他都抢着干。在徐勇的摩托车后座上,有一个自制的“应急服务箱”,不论什么机械出了故障,一个电话,徐书记就会第一时间赶到。村民们戏称,书记的工具箱是“万能宝箱”,书记是“万能书记”。

    良乡一村有蔬菜种植的传统,打进村那天起,徐勇就广泛利用自己的资源,建网站、联系专家,为蔬菜销售打开渠道。在他和村委会的努力下,良乡一村的蔬菜销售收入大幅增长。

    除此之外,徐勇还积极开展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夜校、办报纸、设小记者站,每一件事他都亲力亲为,赢得了村民的交口称赞。村民赵伯胜这样评价他:“在我心中,焦裕禄第一,徐书记第二。”

    一年挂职到期后,良乡一村的村民自发写了封请愿书,每个人都按下手印,请求徐勇能多留一年。

    村里来了个“万能书记”

    见到徐勇时,他身着迷彩短袖、短裤,脚穿胶鞋,肤色黝黑。如果不是主动打招呼,记者很难将他和“城里来的干部”联系起来。

    实际上,1年前徐勇刚来良乡一村时,村民们接受他也有一个过程。村民赵伯强告诉记者:“徐书记刚来时,我们都觉得他是市里派来的干部,镀镀金很快就回去了,也没当回事,可接触后才发现,他根本不是那样的人。”

    在良乡一村,徐勇凡事都以身作则。刚上任时,他对村里的情况还不了解,只能一边劳动一边调研。每天早上4点多他就起床,到田间地头找活干,装卸车、刨土豆、掰棒子,样样精通。

    有一次,菜农庄殿忠在自家蔬菜大棚扬鸡粪,徐勇路过看见了,二话不说挽起袖子就干。庄殿忠告诉记者:“大棚里的鸡粪,臭气熏天,我自己干都头疼,真没想到书记能帮我干。”

    在民情日记里,徐勇这样写道:只有深入田间,才能深接地气。他说,和乡亲们一起劳动,不但能学到很多知识,还能增进感情,乐在其中。

    作为部队转业军人,徐勇利用自己业务特长,自制了一个“应急服务箱”,不论谁家电器、工具有问题,不论远近,一个电话,他立刻赶过去维修。村民们戏称,书记有个“万能宝箱”,称赞徐勇是“万能书记”。

    住在“厕所”里的第一书记

    到良乡一村任职后,徐勇只能趁闲暇时间,回青岛看看家人。平日里,吃、住都在村里。

    在村委办公室旁边,有个公共厕所改造成的小房子,徐勇就住在里面。一张床、一张桌,还有各种工具、农具。他笑着对记者说:“这个夏天过得很矛盾,没有空调、没有蚊帐,打开窗的话,蚊子太多;不开窗吧,热的慌,有时候实在热得不行了,就带着铺盖上会议室住一宿。”

    在宿舍的一角,放着方便面、饼干等,有时候一忙错过了饭点,就胡乱拿这些充饥。据徐勇讲,刚来村里时,村里还计划让他“吃派饭”,到村民家里搭伙吃饭,但被徐勇拒绝,“我怕麻烦别人。”

    徐书记的这些行为,村民们都看在眼里,每次逢年过节,村民们都主动邀请他到家里做客。如果没空去,大家就做好了饭,给他送一份。

    带领乡亲奔上致富路

    在和村民们打成一片的同时,徐勇也在思考着村子的未来发展。他不仅要给乡亲们服好务,还要带领乡亲们致富。

    良乡一村是蔬菜种植大村,为提高村民种植水平,徐勇联系有关部门成立了“新农民夜校流动课堂”,利用晚上农闲时间,给村民讲解农业科普知识。作为“第一书记”,徐勇深知村庄要发展,就要改变以往“驻村帮扶就是帮钱、帮物”的传统观念,多考虑村庄科学发展、长远发展,让农民从“根儿”上富起来。为此,他还组织种植户分几批到寿光等地学习。

    为了让蔬菜有更广的销路,徐勇四处考察,经过努力已经与中国石油大学黄岛分校达成蔬菜直供合作项目,村里种植的蔬菜,直接进入大学食堂,拓宽了村庄蔬菜销售渠道,在农民和单位直接对接的基础上,还最大限度省去中间环节。

    除了建立新的销售模式,作为市委宣传部网络办副主任的徐勇还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依托网络,建立网站,帮助菜农开展网络营销宣传,提高良乡一村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他先后发表博文、网帖600多篇,图片2500多张,点击量超过10万人次, 有效解决了菜农市场信息不畅等问题。

    徐勇还为良乡一村建起了村民“流动夜校”、小记者站,并印发了“村报”《创业路》。他想从观念上改变村民,让村民成为有知识、有技能、会经营的现代农民。

    “蔬菜种植是我们的特色,一定要把产业做大做强,才能切实提高村民收入。”徐勇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生产路全部硬化并实现环形的畅通路网;总长度4.5公里的河道开挖完成,从胶河调水至良乡一村,全村62眼机井安装节水灌溉设施……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村里的老老少少从心底里喜欢上了这位从青岛来的“第一书记”。(记者 王安 陈志伟)

徐勇利用自己专业知识,帮助良乡一村建立了蔬菜展销网站

他在村里开办了村报——《创业路》,借助报纸讲解政策、传授知识。

清晨4点半,天刚亮,青岛胶州市里岔镇良乡一村“第一书记”徐勇的一天就开始了。

每次看到农活,徐勇总是带头干。他说:“只有深入田间,才能深接地气。”

    在徐勇的摩托车后座上,有一个自制的“应急服务箱”,不论什么机械出了故障,一个电话,徐书记就会第一时间赶到。

徐勇协助村民建立的蔬菜大棚

良乡一村改造工程已经启动

帮助村民维修拖拉机

帮助村民干农活

帮助村民干农活

他在良乡一村建立了蔬菜农残检测实验室,确保蔬菜质量安全。

在他的牵针引线下,良乡一村的田间地头装上了高科技防虫仪器。

干农活、修机器、带领村民致富,徐勇被大家亲切称为“万能书记”。

帮助村民干农活

村里的路网已经硬化

在徐勇的努力下,良乡一村积极和大学对接,村里的蔬菜成为了大学食堂的“特供产品”。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分享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