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 正文

独家:青岛老街之十一 大师已去书犹香

来源:青岛新闻网 作者:陈志伟 | 责任编辑:郑言 2014-09-17 20:01:40

    福山支路还保留了一段马牙石路,石楞已经磨得溜光水滑

    点击查看相关报道>>>>

    独家:青岛老街之一 大学路上的惬意慢生活

    独家:青岛老街之二 第一大澡堂天德塘的挽歌

    独家:青岛老街之三 名流荟萃的三十年代

    独家:青岛老街之四 赃官巷的前世今生

    独家: 青岛老街之五 林荫掩映的建筑画廊

    独家:青岛老街之六 百年广兴里期待重生

    独家:青岛老街之七 市井生活的鲜活标本

    独家:青岛老街之八 多种视角凝望大教堂

    独家:青岛老街之九 黄岛路上的蜗居生活

    独家:青岛老街之十 谁执水袖当空舞

    【青岛新闻网独家报道】

     福山路和福山支路像两条小河,沿着小鱼山蜿蜒而下,福山路长些宽些,福山支路窄窄的,绕着小鱼山走了大半圈,两条路拐了几个S,一路袅袅婷婷,汇入了鱼山路。

    1923年定居于青岛的康有为名气甚大,青岛是他的养老之地,也是他的埋骨之所。

康有为和青岛结缘可以追溯到1917年秋,康有为来到青岛,用十六个字,概括这座海滨城市:“碧海青山,绿树红瓦,不寒不暑,可舟可车。”此时的他刚经历了政治的失意,在这里找到了知已。

1923年,康有为从上海再至青岛,初居于旅舍,后买下了福山路6号(今福山支路5号),就是德国提督旧宅。康有为热爱写诗,他在诗中称这所宅子“庄严旧日节楼在,今落吾家可隐栖。”由于当年溥仪曾经为康有为提过“天游堂”三个字,康遂将溥仪的匾额悬于宅中,此宅即命名为“天游园”。

1927年3月31日,康有为离奇地在青岛去世,这位国学大师之死笼罩了一层神秘的疑云,至今史学界仍众说纷纭。

 

位于福山支路6号的褐木庐藏书楼旧址

    青岛的旅游旺季,有不少游客喜欢到青岛的名人故居寻访。福山支路康有为纪念馆的游客络绎不绝,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康有为纪念馆斜对过儿,曾经有过一个藏书楼,名曰褐木庐 ,在上世纪30年代,闻名海内外。褐木庐的主人是宋春舫。

    宋春舫,浙江吴兴人,王国维的表弟,剧作家、戏剧理论家,曾留学瑞士,精通英、德、拉丁等多种语言,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宋春舫又是一位藏书家,被誉为“世界三大戏剧藏书家”之一,其书房“褐木庐”主藏国外戏剧书刊。

宋春舫的褐木庐藏书楼建在青岛,它是上世纪 30年代青岛文化繁盛的见证和缩影。宋春舫的褐木庐,成为当时青岛的一张文化名片。其时,国立青岛大学名流会集,像杨振声、闻一多、梁实秋等都有留学背景,在古典文学、诗歌、翻译、戏剧方面各有专长。可以推测,他们都是褐木庐藏书楼的读者。当时在青岛的戏剧家、翻译家,如洪深、章铁民、张友松、孙大雨……也是褐木庐的读者。

在青岛大学任外文系主任的梁实秋 ,兼任青岛大学图书馆馆长,得意于自己的国外戏剧史料及莎士比亚研究资料的收藏,但参观了“褐木庐”的藏书,被主人宋春舫的藏书折服。

福山支路28号的山东大学教职员宿舍旧址

一所国立的大学,一个私人的藏书楼,形成了上世纪30年代青岛的文化磁场,吸引了国内众多的学者、作家、诗人、戏剧家纷纷来青岛,那时的文化盛况,令人心驰神往。(陈志伟)

福山支路14号是蔡元培故居

福山支路的老楼,大多与文化、名人相关。走在这里如同走进了文化史的隧道,福山支路14号是蔡元培故居、福山支路13号是周叔迦故居、福山支路12号是熊希龄故居。

福山支路12号是熊希龄故居

福山支路13号是周叔迦故居



康有为故居








康有为故居


康有为故居



康有为故居内景


康有为故居内景


康有为故居



提示:支持← →箭头翻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