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头条图片 > 正文

【青岛故事·护士节特辑】坚守核酸采样一线 护理“铁娘子”筑牢疫情防线

2022-05-12 05:30 作者:李丽涛 宁冠宇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青岛新闻网独家】

(记者 李丽涛 宁冠宇)

姜琰很遗憾,自己已经接连错过了女儿的高中开学典礼和颁奖典礼,看着女儿熟练地拖着行李箱赶班车的背影,她悄悄抹了抹眼泪,随后转身赶往医院,投入到新一天的核酸采样工作中。

姜琰是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院区的一名护士,19岁入行,在护理岗位上干了23年,去年3月1日,姜琰从住院病房被调至核酸采样点担任护理组长,带领全组12位护理“娘子兵”投入到核酸采样的工作中。

转眼,姜琰在核酸采样点迎来了自己又一个护士节,也许当下没有鲜花和掌声,但在姜琰看来,节日当天和团队们一起坚守在岗位,也是一种别样的“乐趣”。

日均采样7000份,进入“白+黑”工作模式

当真正穿上那身“大白服”,姜琰才明白核酸采样绝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录入信息、手消、拆拭子、采样、装好样本、手消,紧接着下一个……每次采样也许不超过一分钟,但当每个步骤乘以1000次、2000次,一天下来双手早已被汗水泡得发皱,胳膊怎么也抬不起来了。

2022年春节过后,刚经历一波复工核酸采样,还没来得及喘口气,3月初莱西出现了疫情,核酸检测需求陡然增加。“感觉每天都是采不完的核酸,好像望不到头。”凌晨2、3点结束完深夜的最后一波采样,紧接着清晨第一批检测者又开始排起了长队,日采样量能达到7000份。

作为24小时开放的核酸采样窗口,由于采样量过大,原本8小时替换的班次,大家都主动选择加班,留下来继续坚守。走过缓冲区,有一间留给采样人员的休息室。不足10平米的休息室里摆放了一张不到1米宽的折叠床,一台电脑,一个储物柜和一张用来吃饭的小课桌。条件算不上舒适,但一整个班下来,就算只能轮流在折叠床上躺个10分钟,对她们来说也是幸福的。

除了保证采样窗口的高效运转,物资接收、样本整理都要严格落实。姜琰坦言,那段时间完全进入“白+黑”的工作模式,有时候一天睡不上3个小时,好不容易躺到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了。

“除非我不干了,不然不可能离开。”

自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核酸采样窗口似乎变成各大医院最忙碌的一角。作为院区核酸采样点的护理组长,姜琰最为骄傲的是,自己身后有一支能打硬仗的“铁娘子”采样团。

身处在暴露风险较大的采样一线,在莱西疫情形势最为严峻的时候,姜琰曾听到了一番令她泪目的对话。那是队内一位生产后刚刚复工的“宝妈”,孩子才一岁多。出于担心,孩子爸爸打来电话劝她调离核酸采样窗口,回到原来的岗位,既能轻松一点,也能安全一点。听到丈夫的劝说,这位护采样士只淡淡地说了一句:“除非我不干了,不然我不可能离开。”

姜琰深有体会,出于职业的特殊性,自己错失了女儿成长中很多个重要瞬间,遗憾的同时,女儿却总是懂事地表示理解:“妈妈,没关系,我自己也可以的,你去做更重要的事情吧。”

脱下防护服,摘下口罩,姜琰她们也是父母的宝贝、孩子的依靠、丈夫心中的牵挂。尽管任务艰巨,但这支12人的采样队从未说过放弃,也从未有过动摇。年龄最小24岁,最大43岁,横跨70后、80后、90后的她们原本来自于不同的科室,但此时,她们都拧成一股绳,牢牢筑起这道防疫线。

今天,我在岗位上过节

随着防疫压力的加大,市民们对于核酸检测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也意味着采样窗口的压力也随之增大。

医院更重要的是要保障日常的诊疗救治工作,通过大量抽调各科室医护人员来进行核酸采样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采样队也更加明白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

“好在如今各区市都增设了核酸‘愿检尽检’采样点,希望能最大限度地方便市民就近核酸检测,这样也能避免人员聚集,在此,也提醒大家检测时保持一米以上的安全社交距离。”谈起专业内容,姜琰显得格外认真。5月12日是护士节,姜琰照例收到了女儿的短信祝福:“妈妈,护士节快乐!”也许当下没有鲜花和掌声,但在姜琰看来,节日当天继续坚守在岗位上也是一种别样的“乐趣”。

姜琰还记得女儿曾不止一次提到过,长大后也想成为一名护士。作为一名母亲,姜琰有些不忍心;但作为一名护士,她很庆幸女儿有这样的追求。不论是在病房,还是如今在采样一线,姜琰始终在岗位上诠释着这份“救死扶伤”的使命感:“入行越久,越能感受到‘护士’这两个字的重量。”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