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青岛新闻 > 正文

官宣:基本完成!一干就是五年,山东“取得突破”

2022-08-13 20:58 责任编辑:中石 来源:青报观象山
分享到: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在“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上的坚持与努力,正带给山东丰厚的回报和更多想象空间。

8月12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走在前、开新局”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介绍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相关情况。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孙爱军表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确定的主要指标基本完成,119项重点任务全面落地,综合试验区建设成效凸显。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这五年,正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山东的“紧要处”。

选择决定命运。五年前,遭遇“成长烦恼”的山东面临着新与旧、破与立的两难。山东的选择是,把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破解发展中难题的“钥匙”,作为事关山东全局长远发展的大事要事紧紧扭住,以前所未有的决心与毅力推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2018年初,国家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这是全国唯一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战略。

在这一重大机遇、重大责任、重大挑战面前,山东锚定“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目标,系统擘画各领域各方面发展蓝图,并以工程化、清单化、项目化方式,逐项破解发展难题、狠抓各项任务落实,强力推进动能转换。

在这个过程中,山东经历过阵痛、遭遇过困难,但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滚石上山的韧劲,跳出传统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全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事实一再证明,山东这一步走对了、走实了:“四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年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31.7%;入选国家级战略性产业集群7个、数量居全国首位;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年提高8个百分点、达到43%……

这一系列标志性、突破性的重大变化,是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突发疫情严重冲击、困难挑战不断增多的严峻形势下取得的,尤为不易、愈显珍贵。

在新旧动能转换的牵引下,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上三个万亿大台阶,达到8.3万亿元,GDP增速、全国占比两条曲线都实现了“V”型反弹,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断提升,第三大经济省份的地位愈发牢固。

作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三核之一,青岛把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作为实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领先发展的重大机遇,努力当好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排头兵、驱动器、示范区。数据显示,五年来,青岛经济增速连续跑赢全省、全国,在全省、全国的占比持续提高,在实现自身更好发展的同时作出了更大的青岛贡献。

01

为什么要“突破”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如此,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作为沿海省份,山东在一些重要历史时期、关键节点,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经济总量连续跨上几个大台阶,曾经连续四年位列全国第一位,在国家发展大局中扮演着重要作用。

山东地处我国南北交界地带,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既具有南方省份领先发展的优势和基础,也面临北方地区转型发展的难题和困惑。

长期以来,传统产业占比高、经济结构偏“重”、能源资源消耗大是山东转型发展的心头之痛,大而不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质量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五年前,山东传统产业占工业比重约70%,多数产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传统动能主体地位尚未根本改变;新经济规模偏小,新兴产业占比低,新业态、新模式处于起步或跟跑阶段;研发创新投入不足,科研成果转化率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能源消耗总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位居全国前列,资源环境承载力接近上限;民营企业活力不足,资本等要素市场发育仍不充分,市场配置资源能力和政府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山东在全国经济大盘中的地位作用有所减弱。观象君梳理最近20年数据发现,山东GDP在全国的占比在2006年达到一个高峰,为8.64%。此后,一路下降,到2017年下降至7.57%,同时与广东、江苏的差距也在进一步拉大。

对于山东来讲,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不仅关系当前,也关系长远;不仅关系山东,也关系全国;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既可赢得自身发展主动,又能在优化我国南北发展格局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从青岛看,也存在类似问题。2003年,青岛GDP在全省的占比达到16.68%,形成一个小高峰,此后出现下降,到2015年下降至15.66%;2006年,青岛占全国的比重达到1.38%的高点,此后出现下降,到2017年下降至1.22%。

在山东发起新旧动能转换之时,青岛迎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率、动力与先进城市差距拉大,支撑动能转换的资源要素、体制机制和营商环境存在短板。

改变,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02

“突破”了什么

几年来,山东的变化有目共睹,突破是全方位的。

由于多种原因,山东形成了资源型、重化型产业结构,产业层次低、质量效益差、污染排放重。新旧动能转换,重中之重是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

经过努力,山东产业结构不优的问题取得突破:

“四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年提高10个百分点、达到31.7%,提前完成30%的既定目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11.8个百分点、达到46.8%;培育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5个,入选国家级战略性产业集群7个、数量居全国首位。

产业结构不优的问题说到底是科技“含金量”不高的问题。着力在强化科技供给上实现新突破,是山东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突破口。

几年来,山东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21家、省实验室9家、省重点实验室261家;累计争取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98家,培育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57家,数量均居全国首位;2021年末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50776件,比2017年末增长102.1%;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3万家,超额完成1万家以上的既定目标;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9万家,居全国第3位。

山东省能耗总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居全国前列,能源消耗占全国的9%。降低能耗水平、发展绿色能源是助力动能转换的重要突破口。

经过努力,山东绿色低碳成效彰显:细颗粒物(PM2.5)浓度4年下降31.6%;今年上半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到37%、比2017年提高17.6个百分点,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稳居全国首位;万元GDP能耗下降18.4%。

作为沿海省份,山东是吃“开放饭”发展起来的,但也存在开放型经济发展优势挖掘不够、全面开放的广度深度有待进一步拓展等问题。几年来,山东着力在推动开放发展上实现了新突破。

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博鳌论坛全球健康大会等重大活动影响广泛;开放型经济逆势增长,2021年,山东实现外贸进出口2.93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首次突破200亿美元,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额均过千亿元,开放型经济新优势进一步凸显。

全方位的突破正在带来全方位的改变。

从2020年起,山东一举扭转了经济增速慢于全国的局面;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也扭转了下降势头,呈现稳步上升趋势: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上半年,占比分别为7.15%、7.20%、7.27%、7.41%。

青岛同样画出了上扬曲线:2021年,青岛市生产总值超过1.4万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从2017年的16.1%上升至17%,龙头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上半年,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190%、1.221%、1.236%、1.257%。

03

怎么“突破”的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经济增长的过程就是新老交替的过程,如果硬要抱残守缺,徘徊不前,就一定会被时代所淘汰。

旧事物的淘汰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往往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落后产能也是如此。山东的做法是主动“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腾笼”是第一步。这五年,山东坚定不移严控“两高”优化其他,不断拓展发展空间。累计治理“散乱污”企业11万多家,化工园区由199个压减至84个,整合退出地炼产能2352万吨,压减焦化产能1866万吨,压减钢铁产能占全国12%。

产能可以转化为产出,转化为GDP,大量产能的集中压减退出,在特定时期拉低了GDP总量。这就是在新旧动能转换实施初期的2018年、2019年,山生产总值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从长远看,“做减法”是为了“做加法”,放慢速度正是为了“助跑”。

“腾笼”之后需要“换鸟”,山东要换的是“俊鸟”。对符合政策和标准的非“两高”行业,精准制定具体措施,加强规范、系统优化,集中能耗、煤耗等要素重点支持低能耗、低排放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实。

这五年,山东坚定不移培育壮大“十强”产业,加快构建新动能主导的发展格局,143个“雁阵形”产业集群总规模达到7.2万亿元;甄选领军企业217个、总规模2.6万亿元,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777家、瞪羚企业1666家、独角兽企业24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45家。

一大批科技含量高、活力足、成长性强的好企业为山东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能。

山东产业结构不优主要原因是错过了一些风口。这几年,山东把握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快推动新技术异军突起、新产业培育壮大、新业态层出叠现、新模式蓬勃涌现,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引领支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能。

以数字化转型为牵引,山东产业的内核更加强劲。山东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年提高8个百分点、达到43%;高标准建设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先后培育出4个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和115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济南、青岛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开通运行,累计开通5G基站14.9万个。

新旧动能要转换,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关键是要改革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

几年来,山东改革由重点突破向系统集成转变,扩权强县、国资国企、财税金融、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要素市场化配置等改革成效显著;营商环境建设整体水平位列全国第一方阵;截至6月底,全省市场主体总量1385.4万户,较2017年底增加578.6万户、增长71.7%。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站在新的起点上,山东不容片刻懈怠、歇脚松劲,正乘势而上、砥砺前行,切实提升“五年突破”质量成色,向着“十年塑成优势”奋力前行。

作者 |观象君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中石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