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6.12亿应对最难就业季 每生发500求职补贴

投6.12亿元破解最难就业季

投6.12亿元破解最难就业季

  9万名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市财政今年拿出6.12亿元用于促进就业,签约率达到85.85%。记者昨日从市财政局获悉,为了应对今年的最难就业季,市财政充分发挥财政部门职能作用,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鼓励就业能力提升、优化就业环境等方式,自2009年以来的5年间,投入促进就业资金22.4亿元,目前已经实现驻青高校毕业生签约率达到85.85%,扶持大学生创业11662人,创业带动就业57909人。

  大学生培训

  创业培训最高补2000元

  市财政局局长周安介绍,为了帮扶创业,我市推出了毕业后就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根据规定,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并通过技能鉴定取得初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最高1800元的培训费补贴和鉴定费补贴。我市还出台毕业生综合能力培训补贴政策,高校毕业生参加综合职业能力培训,每培训合格一人,根据培训后就业情况,给予培训机构最高1000元的培训费补贴,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在毕业生创业培训方面,我市采取财政补贴的方式,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能力的提高。驻青高校应届毕业生和毕业5年内高校毕业参加创业知识、模拟实践、实际操作和跟踪扶持四位一体的创业培训,市财政按照最高2000元的标准给予培训补贴。我市还给予毕业生就业见习补贴,高校毕业生到全市288个见习基地参加就业见习,见习期间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六区1380元、四市1220元)给予见习生活补助并统一购买商业综合保险。

  首创利好

  每个学生发500元求职补贴

  周安局长介绍,我市财政给予中介机构职业介绍补贴,在全国率先将职业介绍补贴由登记失业人员扩大到全体来青岛创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努力实现公共就业服务的全覆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免费介绍高校毕业生在我市成功就业,按照每人300元的标准给予职业介绍补贴。

  我市还全国首创毕业生就业求职补贴政策,对本市户籍应届高校毕业生按照每人5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就业求职补贴,从而降低毕业生求职成本,鼓励其积极就业。我市自2009年开始给予就业特别困难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补贴,2012年作为当年的市办实事,我市将该项政策补贴范围扩大到本市户籍所有应届大中专毕业生,政策普惠之广属全国首创。

  鼓励招录

  企业招大学生财政补保险费

  根据目前的就业形势,市财政局发挥了财政政策引导作用,放大市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效果,通过多项政策鼓励企业招录毕业生。“首先应该说一下用人单位吸纳就业困难毕业生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周安局长介绍,各类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财政部门在给予三年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补贴(每月540元)的基础上,另外按每人每月200元的标准给予就业岗位补贴。此外,市财政还鼓励毕业生到小微企业就业,高校毕业生在小微企业就业期间,给予12个月的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补贴,每月标准为540元。

  此外,我市统筹实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社区工作者)、“全科医师培训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对本市户籍大学生三支一扶(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参照服务地区街道、乡镇事业单位工资标准给予生活补助和社会保险补助。

  创业孵化

  房租减免帮扶创业者

  创业带动就业是我市推动就业工作的重要举措,对入驻基地的高校毕业生,实行第一年100%、第二年50%、第三年30%的房租减免优惠政策;首创财政扶持创业孵化长效机制,根据孵化服务人数,按照每人每年2000元的标准给予基地孵化服务补贴;按照孵化成功人数给予基地每年最高15万元的孵化奖励,其中对市级创业孵化载体给予全额运营补贴。

  此外,市财政投入1000万元吸引社会资金4000万元,建立了“青岛市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投资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大学生创业自筹资金不足的,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财政部门对除国家限制行业外给予全额贴息;大学生在青岛创办企业,可享受5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带动就业的,按照每招用1人2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岗位开发补贴。

  就业环境

  发创业补贴不再看户籍

  我市启动了创业引领计划,并打破地域限制,我市自2010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将政策资金扶持人群由本市派遣期内的高校毕业生,扩大为驻青高校在校大学生和在我市创业就业的毕业5年期内的所有高校毕业生,从而创造公平就业机会和吸引人才的良好就业环境。留青计划的实施,将促进毕业生就业与人才强市战略有机结合,博士硕士研究生在青创业就业期间可享受博士生每月600元、硕士生每月400元最长不超过3年的住房补贴。

  据市财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市今年启动了实施人才储备计划。对纳入我市储备的未就业毕业生,在签订储备协议接受就业服务半年后仍未就业,按照每人每月310元的标准,给予6个月的生活补助费;每年安排1000名毕业生进入我市事业单位参加岗位见习,由政府统一购买商业综合保险,并给予见习生活补贴。

  输血变造血

  6.12亿元促进大学生就业

  据了解,2013年市财政安排6.12亿元用于促进就业,较上年增长31%;其中专项用于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资金达到8600万元。上半年,我市毕业生就业形势逆势上扬,接收高校毕业生37114人,同比增长26.2%,驻青高校毕业生签约率达到85.85%。

  周安局长表示通过完善创业扶持体系,变“输血式”保障为“造血式”保障,我市将政策资金更多地投向更有活力、更具带动性的高校毕业生创业上,着力建设“创业型”城市,实现经济社会良性循环。2009年以来,全市扶持大学生创业11662人,直接带动就业57909人。大学生创业项目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现代物流、蓝色经济等20多个行业,依托孵化体系,为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了渠道和平台,高校毕业生的创新产业是对我市发展新兴产业的有益补充,有效提升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

  [案例]

  有了创业政策帮扶小企业才能一飞冲天

  市人社局成立的青岛创业大学,主要目标是为创业者提供全程化创业服务,以满足创业者从起步到成长、发展、壮大的全过程需求。

  “我是2010年来到大学生孵化基地的,当时公司已经成立四年了,但是老家在诸城,没钱没关系在青岛总有种无依无靠的感觉。”青岛航远工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史启航说,大学毕业五年以内都可以来,还可以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我觉得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机会。自2010年入驻大学生孵化基地以来,他一直在创业中心进行办公,据介绍,对他来说创业中心的房租补贴,让他渡过了创业难关。“我们还能享受到税收返还的资金政策,又有创业培训、创业信息和导师的指导,还可以享受创业补贴,所以我们有好多中小企业在这里进行办公。”据了解,史启航享受到了第一年全免,第二年、第三年减免50%房租的优惠政策,为企业节省了一笔不小的开支。

  青岛创业大学的学生张雅丽也已经是我市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的入驻老板,她的北京人言传媒公司成立于北京,今年才在青岛建立分公司,“北京房租太贵了,一年成本都十几万,差不多是利润的三分之二。”张雅丽提到在北京的日子时依然是一脸的无奈,青岛的创业政策为她提供了节省成本和开发新客户的机会。(记者 陈珂 实习生 李梦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