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男生与男网友发生性行为 感染艾滋病病毒

  近几年来,我省新增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中,15岁至24岁年龄段的青少年逐年增多,所占比例呈现明显上升趋势。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让我们关注—

  青少年面临艾滋威胁

  青少年占12%,72%因男男同性性行为感染

  15岁的小李是长沙某中学高一学生,他通过网络认识重庆市某男性朋友,假日应邀到重庆玩,事先不知道网友是男男同性恋者,到重庆后,觉得好玩而接受重庆朋友男男性行为。回来后没多久,他发现肛门长包,到医院就诊,诊断为尖锐湿疣,再抽血检测,发现他还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花一样的年纪,本应该享受阳光和快乐的他们,正被艾滋病的魔爪一步步侵袭。省疾控中心副主任陈曦介绍,近几年来,我省艾滋病流行形势虽然趋于平稳,一直保持低流行的态势,但每年发现的感染者和病人人数都略有增加。新增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中,15岁-24岁年龄段的青少年逐年增多,所占比例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据统计,2012年全省新发现青少年感染者和病人353例,占全年新发现总人数的10.5%。今年截至10月份,新发现青少年感染者和病人数占新发现总人数的12%,疫情形势严峻。

  更让人忧心的是,这些感染艾滋病的青少年中,72%因男男同性性行为感染,病例分布范围广,年龄趋小,从边远的小县城到省会城市的中学、大学均有发生。

  专家解释,青少年是人生中生理和心理发生巨大变化的一个时期,开始表现出对异性的好奇和性的萌动,而另一方面,随着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发展,他们萌生了更多的梦想和实现梦想的愿望。正是这些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有着极其强烈的好奇心,愿意接受并尝试各种想法、观念和行为,特别容易受到艾滋病的侵袭,同时感染多种性病,如尖锐湿疣、梅毒等。

  专家建议,预防青年学生感染艾滋病,要切实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将艾滋病相关知识纳入中学生思想品德科目的考试内容,加强师生的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意识,大力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据通报,我省已被国家列为一类艾滋病防治省份,艾滋病疫情波及全省123个县市区,以衡阳、湘西、湘西南疫情为重;以性传播为主,异性传播占67.6%,同性传播占7.2%,且男性同性恋感染上升较快。

  死亡病例上升快,约40%发现即病人

  省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科负责人贺健梅教授说,需要关注的是,我省艾滋病死亡病例上升快。绝大部分感染者发现即发病,或未治疗死亡,与发现晚直接相关。

  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病人,可能需要数年到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开始阶段,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还没有受到严重破坏,因而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症状,所以容易被忽略。贺健梅说,一半以上的病人都是因为别的疾病就诊而检测发现的,40%左右感染者发现时免疫功能已严重破坏,成为艾滋病病人。

  专家提醒,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三种,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使用被污染的血制品、使用不洁的针头等各种医疗器械,共用剃须刀或牙刷均可传播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也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其他如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专家提醒,出现不明原因的长期发热;口腔念珠菌病、带状疱疹、单纯疱疹、口腔毛状黏膜白斑、复发性口腔溃疡、脂溢性皮炎等细菌、真菌、霉菌感染;复发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腹泻;不明原因的肺部感染;不明原因引起的体重下降;发育迟缓或营养不良,且对治疗不敏感的儿童,都建议主动到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医院进行检测。

  早发现早治疗,病毒抑制率近90%

  30年来艾滋病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这令很多人“谈艾色变”。其实,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证明,抗病毒治疗能抑制病毒复制,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延长患者寿命和提高生存质量。

  我省发现的首例艾滋病毒感染者从发现至今21年,身体状况一直较好,各项体检指标均正常或接近正常。这不是孤例。省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我省艾滋病人坚持服用抗病毒药物后,病毒抑制率接近90%。

  湘雅二医院感染科艾滋病研究室郑煜煌教授介绍,英国科学家曾观察了2000年至2008年期间开始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发现在治疗开始一年内达到CD4细胞数量(艾滋病病人免疫系统损害状况的指标)大于350个/毫升同时病毒载量小于检测水平者,有可能接近正常人的寿命预期。其中经过5年治疗后CD4细胞数量在350-500个/毫升者,男性患者寿命预期可达77岁;女性患者寿命预期可达81岁,而达不到病毒抑制效果或吸毒的患者将减寿10年左右。

  同时,进行母婴阻断后,艾滋病母婴传播率降低到2%至3%。这意味着,“艾滋妈妈”也有可能生出健康的宝宝。据了解,在长沙今年新增的“艾滋妈妈”中,已有15人顺利生下健康宝宝。尽管目前全世界尚未有完全治愈的艾滋病病例,但这些临床研究让人看到了最终战胜艾滋病病魔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