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青岛超市:叫自选商场 顾客不知咋付钱

    那时(上世纪80年代末)青岛的商业其实已经到了一个非改不可的地步了,不改可能就意味着被淘汰,改了可能才有生存的希望,早改比晚改好,改比不改好。

    ——孟广耀

    这里购物不用排队,没有柜台,买东西不需要通过售货员,可以自己从货架上挑选,这里有很多百货店买不到的商品。新鲜的购物方式引来众多市民围观。

    自选商场,这是人们当时对它的称呼。多年后,当大型超市开遍全城后,人们还会记起这处最早的“超市”。

    疗供自选商场开业的1984年,恰是青岛被列入沿海开放城市的那一年。而在那个年代,业态单一的供销社、百货店、副食店和粮店是人们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主要渠道,很多物品的供应定量定额,还要凭票购买。

    然而30年后的今天,超市、便利店、专卖店以及网上购物、电视购物、直销等纷纷出现,全市各类商业网点达到几十万处,遍布城乡各个角落,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购物甚至不用出家门。

    ■试水

    自选商场 顾客不知咋付钱

    自选商场的创意源于一次试验性改革。上世纪80年代初,省商业厅决定效仿国外商场的先进经验,对传统的商业经营模式做试验性改革,建立大型自选商场,就是撤掉柜台,让顾客自选商品。

    在时任青岛疗供总经理潘玉琇的记忆中,当时改革的地点圈定两个,一个在省城济南,另一个就定在青岛。原市商业局接到这个任务后非常重视,对全市的商业零售网点做了筛选,最终选定位于八大关景区的疗养区供应公司(简称 “疗供”)。实际上疗供当时主要担负周边各疗养院的蔬菜副食品供应,大都是团体采购,零售只占营业额的很少一部分。

    “一则是因为这里硬件条件比较好,有足够宽敞的商场可以利用,再就是周边居民的层次较高、素质较好,并且消费能力比较高。”潘玉琇说,接到任务后,他们开始了紧张的筹备工作。首先把楼下大厅腾出,进行了粉刷维修,然后根据新经营模式的要求开始购进货架。

    当时,自选商场必备的卧式冷冻货柜和敞开式货架,国内还没有厂家生产。为了能尽早开业,商业局决定拨款并派人远赴日本采购,没过多久,8台体积庞大的货柜及货架就漂洋过海运了回来。与此同时,公司组织进行商品的大规模采购。采购员们不辞劳苦,奔波在天南地北,把各地著名品牌的商品源源不断地运回青岛。

    新的收银台收款方式是自选商场的关键,但这是一个陌生的工作,所有人都没接触过。为了开业后能正常运转,在征得商业局的同意下,商场专门派员去北京商业科技研究所学习收银台的具体操作。一行5人,不但接受了培训,还将在研究所购置的4台日本产的收银机带了回来。

    1984年9月30日,疗供自选商场正式挂牌开业。潘玉琇说,开业后的热闹场面大大出乎意料。昔日安静的街道,突然变得人来人往,不但周围的居民前来选购,其他各区的居民也慕名而至,很快全青岛人都知道了“疗供有个自选商场,里面的东西可以自己随便拿”。

    已经年过八旬的潘玉琇至今犹记得,自选商场刚开业不久,很多人进来买东西,不知如何付款,商场不得不派出导购员,引导市民到收银台“打码”付款,400多平方米的商场配备了40多名工作人员。上货、打码等要耗费大量人力,大家工作也比较辛苦。

    其实,疗供自选商场吸引市民的不但是全新的消费模式,还有丰富的商品。“我们是全国各地调货,有很多东西都是其他百货店没有的,特别是高档调料,很多酒店都到这里购买。”潘玉琇说,每当过年,人们还纷纷来排队抢购鸡鸭、大排等紧缺商品。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超市的人气达到了鼎盛,周边县城,甚至烟台、威海、济南等地的外籍教师和专家,也常在周末到这里大批量采购食品。

    潘玉琇说,当时还没有电子监控,也没有报警系统,开业后不久,就发现商品开始缺失,不得不靠人“死盯”。面对这种局面,人们对是否坚持办下去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国人素质差,办自选超市为时过早。但也有人坚持要办下去,他们的观点是消费需要引导,素质会逐渐提高,自选超市是消费趋势,不能因噎废食。最终,还是坚持办下去的意见占上风,超市得以继续生存。

    疗供自选商场红火了大约有10年的光景,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多家超市相继开张,它渐渐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到2000年停止了营业。

    ■业态

    千店一面 百货商店一个面孔

    在疗供自选商场试水之际,当时的百货业态实际上还是“千店一面”。从经营范围到商品摆设布局,从员工培训到服务管理,所有的国营商店几乎一个样,一楼卖日用百货,二楼卖针棉制品,三楼卖家电,四楼卖绸布,每个楼层靠墙摆满货架,货架前是一米多高的柜台。顾客买东西时站在柜台外,由售货员从货架上拿商品,商品售出,一般不退货。当时的售货员清一色蓝制服、冷面孔,买东西还得看售货员的心情和脸色。

    1970年,刚刚就业的张树森成了辽宁路百货商店的一名售货员。那时的百货店也就百余平方米,所卖的不过是生活日用品、服装、布料等小百货商品。在那个物质匮乏、供应短缺的年代,国家还在实行“统购统销、计划供应”,紧俏商品供不应求,特别是当时被称作“三转一响”的缝纫机、手表、自行车和收音机等家用大件商品,购物要凭专门配发的票证,否则有钱也买不到。

    张树森说,他从每月21块钱的工资里结余10块,在站了一年柜台后终于攒够了120块钱,向单位多次申请得到了一张手表票,到中山路亨得利手表店连夜排队买了他人生的第一块手表。

    从辽宁路百货店调到市场二路的人民市场百货店,再到青岛市百货公司,最后从国货退休,几十年来就职于数家大型百货零售集团,在张树森的记忆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青岛市的商业只有中山路一条购物街,也是商业最繁华的地方,但像现在这般规模的大型商场却还没有,只有位于中山路南端的青岛第一百货商店算是当时上档次的商场,位于北端的老字号国货当时经营面积也不过2000多平方米,其他就是谦祥益、盛锡福、亨得利、妇女儿童商店等店铺。

    ■改变

    股份制改革利群率先迈出步伐

    时间进入到1984年,事情正在起变化。商店里雷打不动的价格开始频繁调整,个别商品的价格甚至一个月就会调一次……当时,在崂山百货大楼当柜台售货员的张贤存调至商场业务股,他已从跳动的商品价格中感受到了市场化的气息。这期间,青岛商业正在酝酿一场改革。

    张树森所在的靠吃“管理饭”的市百货公司最先迎来转轨变型改革,3年时间内,逐步撤销政府财政拨款,转变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同时依旧担负百货店管理职能。

    与此同时,为搞活经济,国营商店推出经营承包责任制,职工可以自主报名参与竞选商店负责人,原有僵化的管理体制开始打破。 1984年,在全市首批试点企业改革中,现任利群集团董事局主席徐恭藻,现任青岛海滨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立明等被推选为总经理。

    在现任青岛维客集团董事长张贤存看来,改革后最明显的变化是企业拥有了自我发展的资金,激励机制改掉了“大锅饭”的弊病。同时,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日益凸现。

    1988春天,24岁的张贤存出任崂山百货大楼副经理,崂百开风气之先,在青岛商界中率先打出了车体广告。在穿梭的3路、9路公交车上,来自张贤存创意的广告语——“逢二遇七李村集,崂山百货欢迎你”分外醒目。

    “那时青岛的商业改革做了一些尝试,但力度还是不够。青岛的商业其实已经到了一个非改不可的地步了,不改可能就意味着被淘汰,改了可能才有生存的希望,早改比晚改好,改比不改好。”曾任青岛市财办主任、现任青岛市商业联合会会长孟广耀说。

    利群百货商店最先迈出了改制的步伐,1988年成为了全国最早一批股份制改革试点企业。“但‘股份制’是什么,没有人说得清楚,管理经营几乎还是沿用老路子。”1992年,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利群经济效益严重下滑,徐恭藻“临危受命”,从市百货公司调任利群成为“掌舵人”,他说当时作为同批股份制改革试点的北京天桥百货店已开始向着真正的股份制模式推进了。他们便决定到北京“取经”,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利群百货又现出勃勃生机。

    而当时崂百负责此事的张贤存却心急如焚,“若按部就班,在申请时间上肯定搭不上试点的“头班车”。为争取先机他决定越级申报。经过积极争取,市体改委终于将试点单位追加到13家,崂百成功搭上试点“头班车”。公司股份制改造后的当年,销售额突破亿元。

--